分享

哮喘的科学规范管理有多重要? 专家来给你支招!

 hghhphf 2022-08-07 发布于新疆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Image

通过长期、规范化治疗,助力哮喘患者有效改善预后。


哮喘作为一种常见且危害极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已成为一类全球性健康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家庭装修、食品添加剂、家养宠物、环境污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哮喘发病率居高不下。

面对日益严峻的哮喘防治形势,临床该如何对哮喘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哮喘诊治方面,临床又迎来了哪些最新进展?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就中国哮喘防治现状与规范化管理的相关话题分享宝贵的临床经验。



哮喘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该如何加强规范化管理?



“在我国,患者对于哮喘的知晓度和重视度均不够,主要表现在很多患者仅在发作时才到医院治疗,当症状缓解后更会停药,导致其用药依从性不佳,哮喘也并未被有效控制。一旦哮喘反复发作,将会对患者的生活及预后产生严重影响。”瞿介明教授首先针对我国哮喘现状谈到。

针对这种情况,临床要进一步加强哮喘患者的教育及管理,提高患者对哮喘的认知度,使患者了解长期规范治疗哮喘的方法及必要性,从而提高哮喘的控制率、改善生活质量。但瞿介明教授也进一步指出,除开患者本身的因素,哮喘临床诊治和管理方面的不足也是导致哮喘防治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临床中既有典型的支气管哮喘也有不典型的哮喘。典型的哮喘症状,如喘息、肺部闻及哮鸣音等较容易识别。但当患者出现一些不典型的哮喘表现,如反复的咳嗽、胸闷,面对这类人群,临床应该加大筛查力度,避免将其当作一般支气管炎或者感冒,从而发生漏诊和误诊。

另外,瞿介明教授还指出,患者本身对于哮喘治疗药物的顾虑也是导致其控制率较低的原因之一。部分患者由于惧怕所谓的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副作用而停用规范治疗。但需要强调的是,哮喘的治疗和糖尿病、高血压类似,都需要长期规范的维持性治疗。

在药物选择上,近年来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已成为治疗哮喘的主流药物方案,但其在不同层级医院的普及率仍旧具有较大差异。



长期治疗、全程管理,哮喘防治有妙招!



针对上述问题,瞿介明教授也进一步提出了解决之道,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

  • 首先是加强哮喘的科普教育,让患者像了解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了解哮喘这一疾病,提高其对胸闷、喘憋等症状的敏感度,从而第一时间去医院进行主动筛查。

  • 第二点是针对已确诊的哮喘患者,医生应该了解哮喘发病的本质、制定诊断之后治疗策略、正确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进而对患者进行规范、科学的治疗。同时更进一步加强患者教育,强调稳定期的规范持续治疗,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患者急性加重的手段。以ICS为例,其可以降低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从而降低患者对环境过敏原的敏感性。

  • 第三点在于提高医务人员对哮喘的认知,这对于正确识别和诊断哮喘来说至关重要。哮喘分为不同的亚型,因此让一线临床医生在第一时间更新哮喘相关知识及研究进展尤为重要。

  • 第四点在于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对哮喘的早期筛查诊断。如基层医疗机构可以配置肺功能仪器设备,让患者在家中自备峰流速仪,随时监测呼气峰值流速(PEF)及日变异率,并记录哮喘日记,用以评价与监测哮喘程度及治疗效果。在医护人员方面也尽量做到同质化、规范化,ICS/LABA等哮喘基础药物要配置到位,让患者的治疗得到充分保障。

最后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在公共卫生政策方面,可以将哮喘、慢阻肺这类疾病纳入到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中,这其中包括了人群早期筛查、基本药物政策以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从整体上统一政策,落地到实处,从而造福更多患者。



从ICS/LABA到ICS/LABA/LAMA,哮喘患者迎来新选择



除了从宏观角度,瞿介明教授还从具体药物治疗上对哮喘管理策略进行了分享。瞿介明教授指出:“2022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就明确推荐ICS/LABA联合制剂可以作为Step3~Step5哮喘患者的首选控制及缓解药物[1],长期以来,GINA对于支气管哮喘本身的治疗策略并未发生较大变化。”

之所以哮喘核心治疗方案无明显变化,主要是目前对于哮喘发病机制的认识相对一致,现有的ICS/LABA也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二联治疗方案,其中ICS可以有效抗炎,LABA则可以有效扩张支气管、改善肺功能。需要强调的是,与单一使用ICS相比,从同一吸入装置中吸入ICS/LABA可使患者疗效获益更多,同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但与此同时,临床也发现有部分患者即使接受了ICS/LABA治疗,仍旧控制不佳[2]针对这类患者,临床也在进一步探索治疗方案。瞿介明教授指出,目前也已出现了新的治疗方案,那就是在ICS/LABA的基础上联用长效抗胆碱药物(LAMA)。但如果分开吸入这三种药物,会对患者药物使用的方便性和可及性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目前已经有ICS/LABA/LAMA三联药物成功在慢阻肺领域应用,在哮喘领域,具有明确哮喘适应证的三联药物ICS/LABA/LAMA(茚达特罗/格隆溴铵/糠酸莫米松吸入粉雾剂)也已正式在国内获批,为ICS/LABA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



总结



对待哮喘,只有做到长期、规范、合理的用药治疗,才能帮助患者有效改善预后,畅享“自由呼吸”。

专家简介

Image

瞿介明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领军人才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 感染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
  • 上海市医师协会呼吸内科医师分会会长

参考资料:
[1]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22.
[2]Busse WW, Fang J, Marvel J, Tian H,et al,Uncontrolled asthma across GINA treatment steps 2-5 in a large US patient cohort. J Asthma. 2022 May;59(5):1051-1062.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