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向孔子学习什么 盛夏研学泗水滨, 湖光山色绿阴阴。 万紫千红寻儒根, 传统文化润身心。 暑假,我们参观了孔子博物馆、孔府孔庙,由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带领我们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儒家经典文化。通过参观和学习,我们了解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和伟大思想。 孔子,至圣先师,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他兴办私学,招收三千弟子,成就七十二贤士。孔子毕生的理想是实行仁政,弘扬礼教,建立安定和谐的大同社会。 孔子的思想用三个字概括就是德仁礼,德的核心是仁,仁靠礼来实践。仁有三个层次,一是仁者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仁者爱人,爱亲,泛爱众,善待万物。三是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也就是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应该向孔子学习什么? 首先,我们应该学习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朝闻道,夕死可矣”“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作为老师,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要立足学以致用,加强学习,坚持阅读,广泛阅读。 第二,我们应该学习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学生的智力和兴趣千差万别,家庭条件各不相同,我们教师要怀揣一颗仁爱之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正确看待学生的差异,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更不能人为地给学生贴上各类标签。 第三,我们要学习孔子坚定的理想信念。孔子一生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恢复周礼,实现社会大同。他的人生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孔子倡导的理想王国,大同世界。孔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我们教师的理想应该是做一名好老师。好老师的标准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扎实的学识,有仁爱之心。我们要克服职业倦怠思想,淡泊名利,忍受孤独,耐得住寂寞,坚守自己的理想,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而奋斗终生。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乎!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行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我们要学孔子,活在当下,既不要自视清高,目中无人,也不要甘于平庸,随波逐流;既不要脱离教学,高高在上,也不要没有原则,委曲求全。我们要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树立终身从教的思想,既做教育者,又做研究者,既扎实工作,又善于反思总结。我们要有为国育才的思想,开展研究式、项目式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