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札记 ‖ 学校: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知易行难nev5ph 2022-08-07 发布于河南

每年暑假,对于很多初三毕业生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个充满焦虑的时间,无他,因为孩子上学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总是想让孩子上一个最好的高中,毕竟凤尾也是凤,鸡头还是鸡,只是这样真的好吗?

在我们国家,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重点中学制度,虽然现在不这么说了,但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但是并不是上了重点高中,就一定能够成功,在我们这个地区,只有两所高中,其中一所每年把圈地区中考前几百名的学生都录取走了,录取分数线要比另外一所,其实就是我们学校高一百分左右,就这样,一些报了我们学校,但是中招考试成绩又勉强超过另一所学校分数线的学生,仍然想方设法、千方百计要去另一所学校上学。其实三年之后,大部分学生都过不了一本线,只能考取一个普通的学校。

因为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个人的努力、学校的氛围、教室的教育,在顶尖儿的高中里面,集中的都是顶尖儿的学生,学生个人因素占据了绝大部分,教师只起到了一个辅助作用。而对于大部分一般学生来说,个人因素大为弱化,这个时候,学校的氛围和策略,教师的关注就显现出更大的作用。

前天看到学校今年的录取情况,每个美术班,都是三十多人被A段本科院校或以上录取,还不乏985、211类院校,要知道,这些学生当年的中招成绩,基本上文化课都在三百分到四百分之间,正常来说,靠文化课,他们连本科线都过不了,最后大多都是上一个职业学校的结果,现在有这样的结果,不客气的说,可能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事情。

这时候,不仅想到,如果两校录取的学生能够更加平均一些,那些去了另一所学校,但是最后没有考上一本或二本学校的很多学生,如果能在我们学校,又会是什么样一番情景?

上世纪九十年代,新郑在全国第一个改革了中招录取制度,三所普通高中,平均分配生源,结果是每个学校的老师工作有动力,不管哪个学校的学生,学习有希望,最后整个新郑的高考成绩水涨船高。前几年,隔壁的荥阳,效仿新郑,实行了一个阉割版的改革,除了全县前一百名之外,剩下学生平均分配生源,结果今年高考,原来的非重点高中——荥阳二高,出了一个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是竞争的力量。

对于主政者而言,什么样的制度,才能够给每个学生带来最好的教育,才是教育管理的应有之义。对于家长和孩子,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而不是最好的学校,才是对自己而言最好的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