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七夕也是乡思时

 你的景和我的桥 2022-08-07 发布于广东

文/景桥先生 每周一文,温暖同行  全文1294字,阅读约需4分钟

温馨提醒:景桥“乡愁”系列暖文集已出版——《愿你出走半生 归来仍有故乡》,当当网、京东、淘宝均有售。祝您阅读愉快!



七夕,是个美丽浪漫却又沾了浅浅一身忧伤的日子。

相思,自不必说,一年一度鹊桥会,又岂在朝朝暮暮。

但七夕,不惟相思,更牵动乡思。

旧时古道,山高路远,千里迢迢,西风瘦马,一别便是经年累月。亲人爱人远在故乡,勾起相思,自然也就有乡思。

唐代诗人孟浩然,就有一首《他乡七夕》: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样的,每逢佳节倍思乡。在他乡遇上七夕,“孤寡”一人,“羁愁”不就是乡愁嘛。

而且,在故乡的爱情,往往最纯真,最令人难忘。乡思相思,常常合为一体。

就说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是极具乡土特色的。两人恩爱,过的也是“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的乡村田园幸福生活。

尔后,银河相隔,一别万里。只剩一年一度,两人鹊桥相会,想必一述衷肠的,多半也是遥忆当年在故乡男耕女织的平凡“小确幸”。

记得小时,在乡下,传说七夕之夜,侧身躲到房前的葡萄架下,就可以偷听到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耳鬓厮磨。

屋子前的葡萄架,无疑是幼时故乡的地标之一。

那时七夕,当天断夜后,暑气渐退,不知名的虫儿冒出来,不知疲倦地嗡嗡奏乐,萤火虫一闪一闪浪漫伴舞,房前屋后瓜果飘香,农家的炊烟里飘出诱人的饭菜香味,葡萄架子上大片大片的叶子里,稳稳落着一串串渐趋饱满的绿色葡萄。

心中想着牛郎织女今夜的故事,大人小孩们,心中涌动的是过节般的兴奋和激动。

吃过夜饭,夜渐深了,孩子们煞有介事,雀跃地钻进棚架,顺着葡萄藤撑开手掌、竖起耳朵。仿佛那葡萄藤是一根根电话线,牛郎织女的声音,随时可顺着传递过来。

当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蝉虫鸣叫。渐渐累了困了,便意兴阑珊躺竹床上看星星去了,在漫天的星光中,细细辨识哪颗是牛郎星、哪颗是织女星,辨着辨着就困着了。

牛郎织女的浪漫故事,却深深扎进了孩子的梦里心中。就像故乡一样,永生无法磨灭。

而我们与故乡的血肉情感,也就是这样一天天、一件件,串联起来,从此永无更易。


我们热爱故乡、思念故乡,对象当然不止于故乡的山和水,也有故乡的风土人情,更有故乡的亲友和爱人。

而且,往往是故乡的景最美、情最真、爱最深。

小时候,有首《小芳》的歌,风靡一时,唱道“多少次我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衷心祝福你善良的姑娘/多少次我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你站在小村旁”。

后来,又有首《窗外》,唱道“再见了心爱的梦中女孩/我将要去远方寻找未来/假如我有一天荣归故里/再到你窗外诉说情怀”。

有多少游子,爱情的萌芽,都留在了故乡。

那是人生最美丽的初恋,稚嫩的悸动,纯真而无瑕,付出了所有的美好和真诚。

多少年后,那些渐被皱纹占领脸庞的游子,在他乡饱受都市生活的敲打,灯红酒绿之中,再也找不回那份简单的真挚,那份清淡的纯澈。

七夕之时,也自难体味到“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的美丽与浪漫。

唯有故乡的那次动情,很久很久以后,还是那么刻骨铭心。

故乡的爱情,远方的梦想,那离别经年的游子,曲终人散,款款思念中,究竟是在思乡还是在相思,也就缠绵难以分割了。

就这样,七夕于很多人而言,最终都由情人节、相思节,沦为了思乡节。

月色清浅,夜凉如水,遥看星河,一身乡愁。

此刻如我,即是这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