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春 | 从宋辽高梁河之战的战场看高梁河的位置

 北京的骑士 2022-08-07 发布于广西
从宋辽高梁河之战的战场看高梁河的位置

图文|王春

公元979年宋辽高梁河之战,今人常常认为战场在西直门一带,那里有高梁河。于光度先生研究认为当发生在玉渊潭、复兴门一带,那里也有高梁河。

于光度《辽宋高梁河战役及其战场》(载《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一辑,1983年4月)一文云:

《宋朝事实.经略幽燕》及《长编》卷二O中的记述,均为“癸未(公元979年农历七月六日),幸城西北隅督攻城”;《辽史.景宗纪》记为:“癸未,沙等及宋军战于高梁河”;《宋史.太宗纪》亦记为“癸未,帝督诸军及契丹大战于高梁河”,应认为可互证为高梁河的战场就在南京城的西北隅处。又据《辽史.耶律学古传》所记述:“会援军至,围遂解,学古开门列阵,四面鸣鼓,居民大呼,声震天地,旋有高梁之捷”。学古是守南京城的,辽援军开到,他开门列阵响应配合援军。“四面鸣鼓”应是在城下进行的。“居民大呼,声震天地”当是驱迫城中人民为其呐喊助威,亦应为城下的活动。这些均可证实“解围”的战斗就在城下展开,而不是离开城下较远之处,更不会是远达十里以外的地方,因为战场在远离城下十余里,开门列阵、城下四面鸣鼓以至居民大呼助威就不易对战场上的战斗起到配合作用,同时,宋军主力也集中在城的周围,也没有可能远离城周十里之外去作战。

图片

综上所述,由辽南京城的西北隅有高梁河水道,高梁河之战即发生于太宗到城西北隅督攻城之际,战斗即在城下进行等,可初步相互证实,辽南京城西北方城下即有高梁河水道,高梁河之战的战场应在该处。

笔者研究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里古代北京地区的水系及金元时期的金口河,笔者研究认为《水经注》记载的高梁河在公元1000年左右一度断流,金代疏通高梁河故道,并小有调整,改称金口河。辽之前的高梁河经过于光度先生所说的玉渊潭、复兴门一带,而西直门一带的高梁河是高梁河的北岔,所以笔者认同于光度先生的见解。

简要说明金口河与《水经注》记载的高梁河的关系。

 金口河又称金沟河。《金史.河渠志》云:“大定十年,议决卢沟以通京师漕运,上忻然曰:「如此,则诸路之物可径达京师,利孰大焉!」命计之,当役千里内民夫,上命免被灾之地,以百官从人助役。已而,敕宰臣曰:「山东岁饥。工役兴则妨农作,能无怨乎?开河本欲利民,而反取怨,不可!其姑罢之。」十一年十二月(1172年1月),省臣奏复开之,自金口疏导至京城北入壕,而东至通州之北,入潞水,计工可八十日。十二年三月(1172年4月),上令人覆按,还奏:「止可五十日。」”。

其中这段话“自金口疏导至京城北入壕,而东至通州之北,入潞水”很重要。请注意关键词"疏导",是在原有河道基础上疏通导流的意思,这说明在金代从金口到金中都原本河道就存在,只是堵塞了不通水了,需要疏通,用50天完成疏通任务。金口的位置今已知道在石景山与龙首山之间的垭口,1985年在龙首山与石景山的西侧发现了金口闸遗址[1]。如果“金口”及“金口河”是新挖的,50天也完成不了,须知都江堰开宝瓶囗用了八年。所以说,从石景山到通州只用了五十天,不是在老河道基础上疏导根本做不到。依据金口的位置和2017年发现的古河道位置,结合1947年的地图以及1968年的卫星图显示的金口河故道遗迹,可以还原金口河的位置。金口河在石景山与龙首山西侧与永定河分岔后东流,经过原首钢的凉水池北部边缘(2017年宋经纶先生在此发现古河道遗迹),然后在古城村北侧向东北流,在杨庄又向东南流,经田村山与八宝山之间东流经玉渊潭东后南转,经复兴门南的“受水河”,东接通惠河到通州。

金口河的流向与《水经注》记载的高梁河的流向一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高梁水(高梁河)“水首受㶟水与戾陵堰,水北有梁山,山有燕剌王旦之陵,故以戾陵名堰。水自堰枝分,东迳梁山南,又东北迳《刘靖碑》北,又东南流迳蓟县北,又东流至潞县,注于鲍丘水”。《水经注》记载高梁水是从三家店出山之后在梁山(今红光山)南和㶟水(永定河)在戾陵堰分岔的,有学者已经通过访问获得钻探资料发现戾陵堰的地点[2],地点就在金口闸的西侧约200米处,这样,通过以上的剖析,得出金口河的前身就是高梁河。

那么,金口河在高梁河基础上局部小有调整的地方在哪?笔者研究认为,在玉渊潭东向南引入金中都北城壕,是小有调整的地方,河道考古证实在玉渊潭向东南经复兴门南,在元大都南护城河一线有河道存在,[3]这就是高梁河故道,在此故道以南约500米的“受水河”一线就是金中都北城壕。

人们不禁要问,你说高梁河在这里,那紫竹院、西直门也有高梁河又如何解释?

图片

要回答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简要捷说就是,在北魏郦道元时代,紫竹院一带有泉水,流经西直门、后海、前海、北海,向南注入高梁河,而紫竹院以上并没有河道和高梁河接通。是在公元565年,北齐引高梁水北合易京,才把高梁河与紫竹院之间开通,这样由石景山区杨庄一带从高梁河分出一支经紫竹院、西直门、后海、前海、北海,向南接高梁河的河道,由于水来自高梁河,也被称为高梁河,是高梁河的北岔。由今大会堂西侧向南还有一条河道也与高梁河相通,也称高梁河,它经过前门、鲜鱼口、龙潭湖,在小红门一带与㶟水(隋、唐、辽宋时称桑乾河)交汇。这条从大会堂至小红门的河道原本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高梁之水”,这一河段是高梁之水的下游。高梁之水发源于蓟城西北平地泉,笔者考证平地泉位置在今八宝山南平地,过去叫“黑山水泉”,上世纪六十年代已干涸。高梁之水中游经过蓟城北,成为蓟城北护城河,由于北魏之后将高梁水引入高梁之水,导致“高梁之水”之名后来就消失了。大会堂至小红门河道在隋、唐辽、宋时称高梁河,元末称金口新河,明清称三里河。

由上文可知,《水经注》所说的高梁河是在蓟城(也称幽州、辽称南京、燕京)的北边大约一里的地方东流。那么,这条河的断流时间在公元1000年左右,是如何推断出来的?

图片

公元979年辽宋高梁河大战以及公元989年宋琪建议由桑乾河横堰灌入高梁河水隔幽州的策略,表明在幽州城北一里的高梁河还没有断流,而公元1008年宋人路振提到过幽州城北十里的高梁河,这说明在公元1008年幽州城北一里的高梁河已断流干涸无水了,高梁河名称消失,意味着在公元989年一1008年之间的某一年在今石景山与龙首山之间的高梁河河口淤塞了,所以推断高梁河因淤塞而断流时间在公元1000年左右。高梁河河口的淤塞也导致杨庄至紫竹院段的河道断流,但是紫竹院有泉水,所以紫竹院经西直门以下河道并没有断流,因此此处河道依然称高梁河。

公元1172年金人又从新把高梁河河口挖开,称河口为金口,因此称金口一下的河道为金口河,断流170多年高梁河又有水了,但是已改称金口河了。

在元代重开金口河,又疏通了金口河至紫竹院段的高梁河,后来又封闭“金口”,导致金口河及金口河至紫竹院段的高梁河最终断流而成为旱河,使得高梁河的水源全部由金代开凿的紫竹院至昆明及上至昌平山涧的支流供给,因此高梁河的上源在元代出现了变迁,河名发生了转移。

成书于元代晚期的《析津志》说:“高梁河,原出昌平县山涧,东南流至高梁店,经宛平县境,由和义门北水门入......”

元至顺三年(1332年)元文宗(1304-1332年)“泛舟于西山高梁河,调卫士三百挽舟”。

由此元代中后期人士的记载可知,在元代中后期期今紫竹院至昆明湖及以上河段称高梁河。

但是疏理元代前期的文献就会明白,在元代前期紫竹院至杨庄的河道称为高梁河,而紫竹院至昆明湖及昌平县山涧的河道虽然在金代就存在,但是在元代前期还没有称高梁河。

《元史·世祖本纪》载:"至元七年(1270年)二月,筑昭应宫于高梁河"。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双林寺西,昭应宫,元至元中建,又西二里,三虎桥"。清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一统志》载:“天禧昌运宮,在西直门外三虎桥,旧名昭应宮,元至元中(1261年~1294年)建,本朝康熙四十六年重修赐今额,乾隆二十一年又修,皇上屡经临幸拈香”。《日下旧闻考》载"昭应宫遗址在双林寺西,今长河在其西北,相距半里许"。双林寺遗址在今紫竹院东南部,昭应宫在双林寺西、长河东南半里左右,由此可知昭应宫在今双紫支渠南岸,那么,元代初期筑昭应宫于高梁河边,证明今双紫支渠的前身就是元代前期的高梁河。

另外还有一元代史料可以佐证双紫支渠的前身即是高梁河,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二月,中书右丞马速忽等言:“金水河所经运石大河及高良河(高梁河)、西河俱有跨河跳槽,今已损坏,清新之”。由玉泉山引水的金水河在今长河以南与长河并行,紫竹院以南的双紫支渠是金水河必经之处,此处双紫支渠过去有三虎桥,见于明人的记载,可见明代之前此处有河道存在,而由此可知金水河在三虎桥一带跨越的这条河道就是高梁河。

图片

由上述可知在元代前期今紫竹院至昆明湖的长河还没有称高梁河,它当时是高梁河的支流。那么双紫支渠的前身高梁河源自哪里呢?

元大德五年(1301年)因“浑河水势浩大,郭太史(郭守敬)恐冲没田、薛二村,南北二城,又将金口以上河身用砂石杂土尽行堵闭”。

金口河也称金沟河,河道遗迹在民国地图上还有显示,金口的位置在今石景山区石景山与龙首山之间的西侧。元代郭守敬恐怕河水冲毁的田村在今海淀区田村山的北侧,而金口河在田村山的南侧,金口河距离田村有7公里,相距实在是太远了,而能冲没田村的河道必在田村边上,可见郭守敬所说的恐冲没田村的河流,不是指金口河。在1975年的地图上显示,紫竹院、双槐树、半壁店、田村、龚村、杨庄一线有河道,在杨庄与金口河故道相接。那么,这条在杨庄与金口河分岔经过田村到紫竹院的河道就是郭守敬恐怕冲没田村的河道,这条河道处于双紫支渠的延长线上,可知杨庄至紫竹院的河道的前身就是高梁河,元代前期的高梁河是金口河的分支,水源来自金口河。

终上所述,不难看出,郭守敬在公元1301年的元代前期将金口堵闭,导致金口以下河道,包括金口河及其分支的高梁河(杨庄至紫竹院河段)断流,这样紫竹院至昆明湖及昌平县山涧的河流成为紫竹院以下高梁河的唯一源头,由支流变成高梁河的主流,所以在元代中后期紫竹院至昆明湖及昌平县山涧的河道被元代中后期的文人称为高梁河。因此可见高梁河在元代有过变迁。

又因为元代中后期文人只知记录不作考证,不知道高梁河有过变迁,误把元代晚期所称的高梁河当做曹魏时《水经》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的高梁河,所以才会出现元代中后期诗人马祖常(选自《析津志辑佚》)诗句:

“天上名山护北邦,《水经》曾见注高梁。一觞清浅出昌邑,几折萦回朝帝乡。和义门边通辇路,广寒宫外接天潢。小舟最爱南熏里,杨柳芙蕖纳晚凉”。

综上所述,解析了宋辽高梁河之战的高梁河的位置,以及梳理了一下高梁河的变迁。

王春,网名:帝靑王春。业余研究兴趣为:《水经注》及北京城市历史地理。

参考文献:

[1]关续文《古金口遗址商榷》,《石景山文史资料》第三辑,1990年12月。

[2]刘德泉、李元强、冉连起的《永定河出山口的古代水利工程》,载《北京水利》2000年04期。

[3]据岳升阳、孙洪伟、徐海鹏《国家大剧院工地的金口河遗迹考察》,知网,2002年3月19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