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治内耗,比二舅有效

 阿里山图书馆 2022-08-07 发布于北京
图片

短视频《二舅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爆红以来,在社交网络上不断发酵、争议、反转。到底是心灵鸡汤还是假鸡汤,众说纷纭。

但可以确信的是,二舅并没有治好网民的精神内耗,反而暴露了当下人们普遍存在的焦虑、迷茫、烦躁、不堪压力等负面情绪。

「精神内耗」这一词汇所指代的,正是人们总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克制这些负面情绪,从而变得身心疲惫,心力交瘁。

01

想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悲愤

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10:22

 小泽征尔指挥 

 舒伯特《第9交响曲“伟大”》第三乐章 

现代人时常会感到焦虑和沮丧,总会从他人的闪光之处看到自身的缺憾。总是活在周遭人的眼光之中,被催促,被审视,被比较,在年龄与功名的紧迫裹挟下,感到深深的困苦。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心中没有一个坚定标准,而总拿别人的标准衡量自己。

如果音乐家们也是这样,那么许多人都会陷入苦恼:我为什么没有门德尔松的富裕家境?我为什么没有李斯特的俊美身形?我为什么不像莫扎特那样年少成名?我为什么不像瓦格纳那样地位显赫?我为什么不像西贝柳斯那么长寿安康?

舒伯特其貌不扬,身材矮小,经济拮据,英年早逝。生活的困苦没有磨灭他对音乐、文学和生活的挚爱。短暂的一生中,他在艺术歌曲、室内乐、钢琴、交响乐等领域都创作出了大量令人惊叹的杰作。身陷病痛之际,他仍创作出了《第九交响曲“伟大”》等不朽杰作,充满丰沛饱满的动能,以及崇高深邃的胸怀。

02

想要跳出内卷的死循环

眼界心胸要放宽

16:07

 米开兰杰利演奏 

 贝多芬《第32号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 

从心智不成熟起,孩子们就一直被灌输竞争意识。家长、老师、补习班在催你竞争,长大后上司、企业、整个大环境在催你竞争,一直被催促着向前奔跑,却很少允许你停下来思考:我人生最需要的是何种满足?

贝多芬的父亲想要把他培养成莫扎特一样的神童,严厉地抽打他日夜练琴。所幸贝多芬并没有要考“公务员”的意向,他没有选择宫廷乐手的职业道路,而是在古典主义时代之后,用炽热、浪漫的音乐语言,开拓了新的艺术方向。贝多芬胸怀宽广,境界博大,崇尚自由与反抗,这一生的探索在其晚年的作品中,达到了大道无形的境界。

比如他的《第32号钢琴奏鸣曲》的第二乐章,自由无边的幻想空间,充满哲理的织体对话,将逍遥二字展现的淋漓尽致。令人想起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名句: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03

不以讨好他人为行事准则

坚持自己的信念

04:27

 帕尔曼演奏 

 勃拉姆斯《第3小提琴奏鸣曲》第二乐章 

勃拉姆斯生前绝大多数时候,是备受谩骂的。乐评人抨击他固执守旧,刻板无趣。瓦格纳、萨拉萨蒂、柴可夫斯基等名家都曾公开向他的创作表示讥讽,普通听众也指责他的作品中有多处明显“抄袭”贝多芬等前辈。甚至他最重要的朋友约阿希姆,也时常与他矛盾相向。

在浪漫主义和标题音乐大行其道的大潮流中,勃拉姆斯是时代的逆行者,他拒绝向李斯特阵营靠拢,而是向更古老的先贤回溯,用古典主义的筋骨风貌,来盛纳自己的一腔热情。

坚信自己的想法,不要太在意外界的指指点点。勃拉姆斯的一生过得安稳平静,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孜孜求索。他的《第三小提琴奏鸣曲》是献给好友约阿希姆的名作,那动人的慢板乐章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那丰盈、充实、淡泊的美。

04

躺平不是精神解脱之道

自我实现很重要

06:31

 萨宾·梅耶演奏 

 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 

如果想要选择躺平一生,那莫扎特无疑比任何音乐家都有资本。他从小就在各种教皇、国王、皇亲贵族面前施展才华,享有神童声誉,作曲信笔拈来。如果他愿意安心当一位宫廷“公务员”,一定能比海顿和萨列里活得更体面。

然而,莫扎特更渴望追求他真正想要的音乐,不甘于当一位伶工乐师,而是一位能够自由创作的音乐家。在顶撞主教后,辞去职位,开启了其维也纳时期的辉煌创作生涯。

尽管后世流传有各种关于他悲情的、神秘的、阴谋论的故事,但从其晚期的这首《单簧管协奏曲》中,不难感受到他的真挚和崇高,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无论贫富,能一生专注于自己喜爱的事情,是何等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