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察雅旅游资源调查速记——烟多镇,我不知道是什么烟比较多,反正没有那里寺庙的历史文化多

 景探老高 2022-08-08 发布于西藏

7月27,景探老高带着调查团队虽然早早地从昌都出发前往察雅,但路上两个堵点又耽搁了两小时。到达烟多镇政府时,原本头天就联系好的仁青镇长正好组织开会,只好耐心等到会议结束。

会议结束后,仁青镇长和副书记刘恒一起当场梳理了烟多镇的相关旅游资源,并安排文化站干部达玛为我们带队调查。

因为时间关系,下午两点多钟,我们来到奶奎村,据说这里是察雅第一个活佛的出生地。

当我们的车辆在这里停下时,老高跨出车门向四周环视时,发现这里的山形独特,尤其是被半山坡上一栋造型独特的老房子一下就抓住了眼球。

此时,我还不知道那就是我们要去的第一个目标!


奶奎村的两位驻村的美女带我们来到这个造型独特的老房子,事后我才知道这竟然是一个小寺庙,隶属于著名的察雅寺。

驻村工作队副队长白玛群措是一个对传统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的一位年轻的藏族干部,她非常尽职地为我们全程做了藏汉翻译工作。

从老村长对察雅第一个活佛传说的讲述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其涉及到宗教天象、人的天性、励志等等。这些故事以后再详细讲述,这里就略过3000字......

活佛当时只是出生在这附近,这个小寺庙是人们后来才建的,但据说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寺庙主殿的内墙上绘制有精美的壁画,具有明显的年代感,但具体是什么时候的,反正我这里没有明确的资料,希望相关部门或人士能够提供。

离开奶奎村,我们来到多瓦寺,多瓦寺是察雅著名寺庙之一,相关资料齐全,这里就不介绍了。

多瓦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进入大门后到广场的那条林荫小道,两旁高大挺拔的乔木仿佛迎宾一般夹道欢迎来访者。

嗯,顺便告诉你一声——还有很多核桃树!

寺庙的僧人告诉我,多瓦寺是从对面那座山搬过来的,看到山顶上那个废墟了吗?那就是他们的老寺。

离开多瓦寺,我们来到嘎多寺。这个寺庙建的位置有点意思,是在一个山脊上!

我们的驾驶员想把车开到寺庙旁边,没想到一顿加油猛冲到高坡后,把我们吓出一身冷汗,原来寺庙旁边肉眼可见的高坡是个山脊,宽度不到十米。冲上来之后如果不迅速九十度转向,那么,下面就是悬崖,也就是说嘎多寺前面是陡坡,后面是悬崖!

当我们忐忑的心跳平复下来之后,发现嘎多寺前后的风景那是相当漂亮。

下图是从寺庙前面放眼望出去的山峦叠嶂。

寺庙背后的悬崖下面,村民们正在收割运输青稞。这是用长焦拍摄的,感觉还是很远。

想想我们的车如果在山脊上没能及时转向,掉下去的话......

这只小狗深情凝望着山下那些劳作的村民,成功吸引了我们一行人的影像采集器,谋杀了不少内存!

嘎多寺有新老两个建筑,老高对寺庙的兴趣并不在宗教上,而是它的历史文化和建筑之美。所以,略过新大殿里面的崭新豪华,跟随僧人来到那个混暗但传承了历史的老屋。

嗯,满壁的精美壁画,这才是我想看到的!

僧人告诉我们,这个位置原来是金粉绘制,但后来脱落后,现在改为颜料了。

最后,我们来到烟多镇的传统手工艺产业园。

这个产业园汇聚了藏香、唐卡、羌姆面具、黑陶等传统手工艺生产者。

察雅的唐卡属于冕唐派,跟其他派别有所不同。

这位名叫西绕加措的80后冕唐画派传人,现在已经为昌都乃至拉萨、四川的很多寺庙绘制过大型壁画,是察雅有名的唐卡画师和企业法人。

园区里有个极具特色的手工产品——黑陶。这个产品不仅是选用当地独有的黑色陶土进行手工造型装饰,最主要的是该产品具有金属的光泽。

目前他们的产品还是以传统的生活用品为主,虽然还是有一定的市场。但随着更多价廉物美使用方便的工业产品大量进入人们的生活,这些传统生活用品的市场会越来越小。

因此需要转型!在今后面向旅游市场的转型过程中,经营者要注意新产品的开发——保留传统器型的造型,但要在体量和工艺上向小型化、精致化方向发展!

28日,烟多镇文化站站长伦珠次仁继续带领我们探寻烟多镇的旅游资源。

我们首先来到烟多寺,这个寺庙也是察雅著名寺庙之一,它最出名的除了历史悠久外,就是它那些价值连城的宝贝——文物!

这些文物我没来得及一一了解它们的来历,但从这些陈列的方式来看,我就想起了类乌齐国保单位查杰玛大殿三楼那些需要三个管家同时到场开门的藏宝楼!

那些佛像都是纯金的!

坛城,以前在央视看过一个纪录片——用画唐卡的矿物颜料绘制坛城,纪录片拍得很煽情、很神秘,最后要把辛辛苦苦绘制好的平面坛城毁掉......

但是,当老高跟着僧人懵懵懂懂走进烟多寺另一处藏宝楼时,我完全没有为眼前出现的这个宝贝做好心理准备!

这是两座用黄金、白银以及各类宝石制作的立体坛城!

我的个天,我就不想用语言来描述了,只有拍点细节你们自己去脑补吧!

关于这两座真金白银的大型坛城,后面再详细给大家讲述吧!

这是烟多寺的羌姆面具和它们的制作人。

每年在烟多寺的广场上都会有大型的羌姆舞蹈表演,盛况空前。

老高希望有机会能记录下这一盛况!

离开宝藏屋烟多寺,伦珠次仁站长带我们开始往一座大山深处行进,这座大山叫什么名字我还不知道(希望察雅的朋友补充),但沿途风景独好,如果是在内陆,沿途不知道建了多少农家乐、民宿、度假山庄.........

在上山没多远,我们发现一个废墟。

这处废墟,其实也是一个宝藏之地,至于它的宝藏在哪里?我在现场多次提醒伦珠次仁站长,这里就不说了。

这处废墟如果是在重庆,早就有人将它打造成了一处人满为患的休闲场所。

如果有朋友对这个废墟感兴趣的话,我后面空了可以给大家写一篇详细的低成本(当然你有钱,非要投资个几百万也未尝不可)废墟改造方案以及改造后的运营思路。

这个改造方案和运营思路甚至可以用在内陆很多类似的场景。

离开废墟,我们主要探寻了几个小寺庙——约子寺、扎果寺。

这些寺庙属于烟多寺的32个子寺庙,虽然历史悠久,但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文革中被毁,重建于八十年代,所以寺庙内的老壁画之类的就没有了。

虽然历史遗迹没有了,但寺庙和当地的民间传说还是很丰富的,因为篇幅有限,后面再写。

这几处小寺庙所建的位置都很独特,周边风景十分壮观。

不要说是修行的好地方,就是对摄影人来说也是个好去处。

当天去的最后一个地方就是著名的察雅寺。

察雅寺的体量虽然不大,但所在的位置也是视野开阔、风景优美。尤其是它有一个殿建在一处悬崖上,极具景观效果!

我们到达察雅寺时,寺庙大门紧锁,没能进入。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察雅寺赞誉有加!

因为老高经常说,我对寺庙的热爱与宗教无关,我热爱的是它的风光,它的建筑,它的历史,它的文化!

察雅寺虽然没能进入,但它的位置、它的环境、它的外观完全是一个深山藏古刹的绝美景观资源!


看见下面张照片没?

要前往前面那个大殿,是要通过一个简易的木梯!

是不是有点修仙的感觉?

好了,时间有限,烟多镇的旅游资源就简单记述到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