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愣”大舅【下】

 新用户06868399 2022-08-08 发布于内蒙古

第 1916 期

那年,邻村的一个女人死了男人,身边带了三个儿女,大孩子已经十五六岁了。有人建议大舅收留上吧,帮助人家孩子娶娶媳妇,老来老去,也有个人来照应,大舅也动了心,那个女人也知道大舅的好名声,为了弟弟们自己却没有成过家庭,愿意和大舅一块过。可二舅、三舅、四舅等,齐刷刷地说不行……

此时的大舅早失去了当年的勇气和担当,似乎成为了众弟兄姊妹间的一个傀儡,拿不起放不下,任由自己的兄弟们做主,最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啦。

此时,农村土地承包到户不久,大舅和三个弟弟都分了地,大舅作为一个中年男人,又是村里出了名的“受头”(农村肯吃苦干活儿的人),自己的那点庄稼自不用说,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收留得妥妥当当。剩余的时间就成了弟弟们家的忙来用,今天给二弟耕地,明天为三弟锄草,后天给四弟收割,就连嫁到几十里外村子的妹妹,也是经常让大舅去帮忙。在农活儿最忙的时候,那几个舅舅甚至为了争夺大舅吵过架……

大概是因为大舅年轻时因干农活太卖劲儿,不惜力气,刚到五十岁的时候,身体就出现了一些毛病,尤其一有个头疼感冒,就咳嗽得厉害,连气也喘不过来,不过打上两针青霉素,过几天就好多了。人们都说大舅是因为年轻时干活儿掬着了。

那年,二舅被村里人选成了村长,渐渐地就和乡里的一些干部熟悉起来。当他听说公社家属院要雇人送水时,就想到了大舅。

从此,大舅除了经营自己的那点田地外,又多了一份送水工的活儿,大舅尽管从此之后每个月有了一份额外的收入,但可怜的是大舅的活儿多了,对他的病势必没有好处。

大舅把自己的那条黄牛卖了,买了一头三岁的毛驴,在小木车上固定了一个大水桶,在大门前的水井台上搅很久的辘轳,才灌满一大桶水。每天分早晚两次赶上毛驴车送水,中间不误自己家的农活儿。

雇大舅送水的人家有十四五户,每家每月给大舅三元钱,一个月一结帐,这样大舅每个月就有了三四十元的收入。

大舅有钱了,手头“阔气”了。兄弟们家里的孩子跑来的次数就多了起来,这个侄子要买个本夹子,大舅给拿上一元;那个侄儿想吃个冰棍,大舅给掏上五毛;侄女想要个铅笔盒,大舅送去几角。这个弟弟紧急用钱借上三十,那个弟弟缺钱拿上五十。反正大舅的这几个钱也攒不住,不是他要用,就是你要花。看着身边这几个弟弟隔三差五就和自己拿钱,大舅甚至觉得亏待了妹妹,有时就让人给妹妹捎去三二十元。在大舅心里,反正自己这辈子注定无儿无女了,看见侄子、外甥们,那个都不但不嫌弃,反而觉得特别亲,至于兄弟姊妹更别说了。而他自己呢?反正勤俭节约惯了,有点吃的就饱,有点穿的就暖,从不舍得多花一分钱,多浪费一粒米。

一年,二年……

转眼之间,大舅送水已经到了第三年,就在这年天气转凉的时候,一天晚上送水完毕,大舅感觉到有清鼻涕流出,嗓子也痒痒,大舅意识到又要感冒了,为了不影响第二天送水,他回家吃了个冷馒头,就算解决了晚饭。之后,急匆匆步行赶往乡卫生院,找到惯熟的刘大夫说打一针青霉素,刘大夫建议说,为了好得快,不如输液更好。大舅想了想,心说,这家伙又是想多挣我钱。但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同意了……

据说液体刚进大舅身体的时候,大舅就和刘大夫说,这是啥药了?感觉这么不舒服了。刘大夫说,啥药都有毒,舒服人人都输液去了,能治了病就行了。大舅就不再说话了。一瓶液体输入大舅身体不到一半的时候,大舅就呼吸困难起来,开始极力喊叫,不停挣扎。刚刚从外面端进一簸箕炭,准备架炉子的刘大夫,一看情况不妙,赶紧撤了液体,用他那点有限的医学知识对大舅施以急救,可已经迟了,大舅的眼睛都直了……

此时,浑身冒汗的刘大夫已经慌了神,怎么办?这可是人命关天啊!他脑子转了好几圈后。急急忙忙骑着自行车,跌跌绊绊地冒黑跑到二舅家,如此这般地把情况说了一番。和二舅相跟着一口气又跑回来卫生室,而大舅已经气息皆无……

二舅用手摸了摸身体还软软的大舅,想着大舅可怜的一生,眼角就溢出了泪水,嗓子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刘大夫看到此情此景,慌得手足无措,声音发抖,战战兢兢地打劝二舅,二舅顺手在刘大夫脸上狠甩了两巴掌,气急败坏地骂道:你他妈的是个啥王八大夫?一个小感冒,你就把人治死了?刘大夫面无血色,张大着嘴巴,连续说了好几个“我”之后,才吐出最后五个字“也不知道呀”……

大舅的尸体被二舅和刘大夫连夜用一个小木车推回家里,没几天就安葬在西山脚下他父母的坟旁。

至于此事如何善后的?村里一度流传了几个版本,有人说刘大夫给了二舅一千多元,被二舅独吞了,也就饶过了刘大夫。有人说大舅是突发疾病去世的,根本没有治疗的机会。二舅却对兄弟、妹妹交代说,大舅就是因感冒输液去世的,可能是刘大夫用错了药,但人家也是好心,绝对不可能专门要致死大舅,都是一村一院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人反正死了,弄成啥也不会再活过来了,弄得越僵越有仇了,快算了吧……

总之,大舅就这样稀里糊涂、不明不白地死了。

偶尔,几个舅舅家的小孩又想买个好吃的,或想和父母要几毛零钱不给,就想到大舅,和父母说:“你们不给我钱,我和大爷要去呀?”

父母就本下脸来,黑愤愤地说:“你大爷早不在了,你去哪里要钱,不看你大爷家的门窗、院子的大门都砌住了吗?”

小孩疑惑不解地问道:“大爷去哪里了?几时回来?”

父母说:“听说你爷爷、奶奶上年纪了,干不动活儿了,你大爷去伺候他们去了。”

小孩似懂非懂地睁着圆圆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父母……【全文完】

原创文章:作者|王成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