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洛的网》几点读后感

 吕杨鹏 2022-08-08 发布于上海

图片


1
我读《夏洛的网》的最大感受其实是觉得这本小说出乎意料地有些风趣,我多次地看得笑起来。现在书不在身边,我凭记忆写下几句我看得笑起来的话:

“我的心里是没什么东西,肚子下倒是有八个蛋。你试过蹲在八个蛋上睡觉吗?”母鹅对小猪说。

“男孩子都是神经病!”老鼠坦普尔顿在卡车的麦草里说。当时十岁的艾弗里在一旁打滚胡闹。

“我是猪!我是猪!”十岁的艾弗里在卡车上的板条箱里胡闹。
……

还有很多小的笑点,差不多每看两三页我就乐一下。我感觉,一般的成年人(尤其是为人父母者)会觉得这些都是儿童们稀松平常的言行表现,没什么特别的,或者还会有些厌烦(就像常见的成年人厌烦孩子们胡闹那样),但小说作者怀特却相当热心地注视着这类儿童言行表现,并且津津有味地以童话故事方式写了出来。


2
文笔简练,却活泼生动地显示出20世纪美国家庭农场生活的画卷,这生活是我既多少有所知(通过一些影视)又比较陌生的,所以我在相关段落读得很慢。而作者显然是富有农场劳动生活经验的行家,不如此就写不出那么具体的谷仓内貌、苹果树下的小木箱猪栏、动物们相处的景象。

小猪每天吃到的食物之好,让我特别惊叹,我前天特意截图发朋友圈,感叹“我酸了,美国的猪都吃得那么好?!” 有网友给我留言说:这是拟人化的写作。言下之意是不能当真。

图片


但是作者怀特还列举了小猪的午餐列表里有“不新鲜的玉米片粥、干酪包装纸”,晚餐列表里有“干饲料、(农场雇工)饭盒里吃剩下的三明治”,说明这些餐食还是很写实的。

我想了想,觉得应该是真实可信的,因为传统的家养的猪无非是随着人吃,人吃什么,倒给猪吃的剩饭剩菜就是什么。中国人吃的饭菜里有油有盐有米有蔬菜有肉,所以猪潲、泔脚就是那种看起来很恶心的样子了(我童年时在堂妹家旁边经常看到,堂妹家的邻居养了十多头猪)。美国人吃的就是书上列举的那些,所以剩下的给猪的食物也就是那些吧。


3
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曾经疑惑:“夏洛从她和威尔伯的关系中得到了什么?以致于她那么拼命为威尔伯付出?” 直到把最后二三十页都看完后,我才意识到,作者怀特是要描写一种真正的爱——不计代价和回报的爱。

而这样一种爱是很容易让当今许多人,尤其是当今的中国人深感怀疑的。包括我也认为,除了一部分的父母对子女的爱,“不计代价、不考虑回报的爱”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罕见的。但是我也觉得,这种“爱的教育”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孩子,应该告诉他们,真正的爱就应该是不计代价和回报的爱。如果斤斤计较于回报,凡是付出都考虑回报,那就谈不上是爱,至多只能说是义务和责任。

当今的中国人真的是太缺乏这种爱的理念了,几乎人人都要求在情感中贯彻等价交换原则,似乎相当多的人认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吃亏,只有这样才是明智的。这种观念导致了相当多人之间始终有永远无法跨越的精神距离,始终无法有真挚的情感(当然我知道很多人不这么看,但我就是这么看的,当今的这个社会大多数时候就是那么无情,难道还需要反驳、为无情辩解吗?只有那少数率性而活的人、相信并表现出无私情感态度的人和关系除外)。

也许有人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爱会容易让人受骗,生活中尤其是爱情中就经常有年轻男女被骗。但其实那往往是另一回事:怎么看清一个人、怎么识别一个人值得被爱。而这其实是所有人都需要学习的。在关系中被骗的人,不是因为Ta太相信某种爱,而是因为Ta太不会看人。一个人相信真正的爱的存在,并不等于就一定会相信全世界每一个对Ta示爱的人。

相反,一个人即使不相信存在“不计代价和回报的爱”,Ta也完全可能被骗,因为Ta会以为只要付出足够多就能赢得爱,事实上很多关系中的受伤者都是这种真正的傻瓜。


4
我特意看了其他豆瓣网友的一些书评,由此归纳出我的另一大感想:作者怀特在精神方面其实是很写实的。《夏洛的网》描述的小猪、八岁小女孩、老鼠,都具有和大多数人类或人类孩子一样的人性:写先天不足的小猪的怯懦、软弱、爱撒娇、易被欲望诱惑,写八岁小女孩的易变(一到游乐场就想要钱去和小伙伴一起玩转轮、不再关心小猪),写老鼠的善恶混合于一身(这又有什么奇怪呢,相当多人类不也如此?其实怀特笔下的老鼠坦普尔顿还算是挺善良的,最多也就是自私和贪婪,这其实是最小的缺点了,因为在自私和贪婪方面人类才是动物界的头牌)。

关键是,作者要写的小猪威尔伯, 只是一个先天不足的落脚猪,在朋友的鼓励下慢慢成长起来。它确实一开始很多缺点、很糟糕,但它也确实在鼓励下、在夏洛的网的激励下,努力表现出对应夏洛织出的词语(王牌猪、了不起、光彩照人、谦卑)的样子。所以我不赞同苛责小猪、把《夏洛的网》当讽刺小说来解读的评论(见此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3715288/?_dtcc=1 )。

作者怀特显然并不想塑造一个罕见的神话故事,而是想写出像大多数孩子一样真实的缺点,以及一个缺点很多、先天不足的孩子是如何一点点成长起来的。

我还很佩服的是,作者敢于在“童话”中写出一个重要角色的死亡,以及写出一个孩子(小猪威尔伯)对死亡的真实反应。这里体现出了现代美国人怀特对于小孩子也具有认真的信心,他相信只要如实告知、充分严肃的解释,是可以让小孩子理解接受死亡这件事的,也能让小孩子有所明白死亡的意义(通过在小说中展现死亡与新生命相连的画面)。但是我国很多人还停留在很落后的地方,面对小孩子时还不具有这种信心。


5
最后我想说几句,对于我看到豆瓣上对《夏洛的网》的评论的感想。

我觉得很奇怪的是,豆瓣上的网友似乎大多都以特别严肃认真的心情来阅读这本童话,要么是感动得热泪盈眶,要么是比附真实场景,做出各种严格的逻辑判断或严肃的人物角色分析。这种“阅读景观”倒让我感觉别有几分幽默。


(这本书我在豆瓣上打了三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