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恩一路有书相伴(张志昌)

 老沈阅览 2022-08-08 发布于广东

如水的时光在翻动的书页中慢慢流淌,乘着书籍的小舟,我们徜徉于知识的海洋。在书籍里,我们感受最诗意的生活,体味最温暖的陪伴,聆听最真切的嘱托。书籍已伴随我走过二十多个年头,与书有关的记忆悠远。

我最早关于读书的记忆大多来自爷爷,印象中爷爷是一个极爱看书的人,这与他曾经是一名教书先生的身份有关。在那个还没有电灯的年代,做完一天农活的爷爷常常会在吃完晚饭后,洗净双手拿出一本用棉布包裹着的已泛黄的书籍,凑近灶台上的煤油灯认真地读,他常常一个姿势保持一个多小时。泛黄的书页、密密麻麻的繁体字,虽然我那时一字不识,却隐约觉得书很珍贵,对书也有种莫名的亲近感。

后来,我跟随父亲辗转到几个乡镇求学,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对爷爷的想念也越来越深。父亲出差下乡的日子,小小年纪的我独自洗衣做饭,常常也会在睡前拿起父亲枕边的书籍,像爷爷那样阅读几页,想想他曾给我讲过的故事,碎片化的记忆里有义薄云天的关云长,有力能扛鼎的楚霸王,更有大义凛然的刘胡兰……每每回家,我总能看到爷爷坐在门前那把藤椅上认真看书,或在冬日暖阳的午后,或在夏日连绵的雨天,不同的只是爷爷鼻梁上的眼镜变成了老花镜,再成了手中的放大镜。如今,爷爷已经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见到我已叫不出我的名字,却还是会吃力地叮嘱我“读书是不能放松的哦”。如今我回头想想,是爷爷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读书的种子。

或许是受爷爷的影响,我特别喜欢书的油墨香。每到学校开学发新书时,我就会欢欣雀跃,那迎面扑来的淡淡油墨香,简直沁人心脾,我几乎要陶醉其中。拿到新书,我就迫不及待地与书中人物畅谈起来,我问李白为何傲气,听他扬眉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问白居易是否悲戚,见他抖落衣上白雪,悲叹道,“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问李清照战后余生,看她轻拢愁眉倚窗叹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些文人诗圣在远隔千年的时空里给我最诗意的感动。

到县城上高中后,时间相对宽裕,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网游的时代,我常常在一个闲暇的周末,迎着晨光赶着开门时间信步走进书店,找个安静的角落抽出一本书一读就是一整天,有时竟忘记了吃饭。从小说野史到古典名著,我徜徉在书的海洋里,感受生活的平凡朴实,体味历史的苍凉厚重,并在结束一天的阅读之后感到幸福不已。三年时间里,我大概阅读了100本书,即使到了高考前最紧张的时候,我也坚持每天阅读几章《三国演义》,激励自己勇敢面对学习压力,始终保持奋斗激情。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寒夜,是阅读给我力量、给我勇气。

2015年我考入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刚入警时被分配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一个距家足有3800余公里的小站派出所。警营生活单调,现实与理想的强烈落差常常使我辗转难眠,我再次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杨绛的《我们仨》放到枕边细细阅读。杨绛先生带着《我们仨》中的恬淡安然和不畏纷扰,与我促膝长谈赶走我的焦虑后才离去……有了这些书的陪伴,我心中再无孤苦,反而更加充实。

在南疆无数个狂风怒吼的黑夜,我静坐灯下,一本好书在手,一杯香茗相伴,从经史子集、古典名著到稗官野史,在每一次的书海浸润中,我找到目标、重拾希望。“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我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我的耳畔常常回荡着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并以此激励自己,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每道坎。感恩一路有书相伴。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库尔勒公安处宣传教育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