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的传奇|世界上最长的婚姻

 齐梁王子图书馆 2022-08-08 发布于福建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的蕭錫紀、楊義夫婦1930年結婚,攜手度過了86年婚姻生活,榮獲“世界上結婚時間最長的夫婦”證書。樸素而又令人羡慕的愛情印刻在他們近百年的人生道路之中,風風雨雨矢志不渝。

蕭錫紀先生1918年出生在香港,今年99歲;楊義女士1921年生於廣東梅州市大埔縣百侯鎮,今年96歲。楊義原是鎮上大戶人家的女兒,後來家道中落,9歲那年經人介紹,家人將她賣給12歲的蕭錫紀作“童養媳”。當時的蕭家家境殷實,父親是港粵兩地小有名氣的富商,伯父曾任民國政府廣東省財政廳長,後來還當過參議院長廖仲愷先生的秘書長。生於鐘鳴鼎食之家的蕭錫紀,衣食無憂,學業有成,考取了香港聖保羅大學。

當時的蕭錫紀,身邊不乏才貌雙全的富家千金、社會名媛,但他念念不忘溫柔善良的結髮妻子楊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封建禮教下的婚姻並未成為他們的負擔,掀開蓋頭的第一次見面便開始了他們80多年的相互守候。

安逸富足的日子沒有持續多長時間,蕭家便遭遇重創。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兩年後戰火延燒到香港。無奈之下,蕭錫紀的父親只好帶著幾十號家眷從香港回到廣東大埔百侯鎮老家躲避戰亂,不久,父親便因心臟病而猝然離世。蕭錫紀和楊義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親人離世之痛與生活的壓力席捲而來,加之時境的天翻地覆,蕭錫紀頓感茫然無措。嬌弱的妻子楊義挺身而出,褪去少奶奶的富貴姿態,穿上粗布麻衣主持家事,扛起農活,與他一同承擔起生活的重擔。為了全家人的生計,蕭錫紀當上了大埔中學的一名英語教員。每個月,他都把微薄的薪水如數交給妻子,貼補家用,課餘也學著幫忙幹些農活,生活貧苦卻也難得自在。

1939年隨父返鄉的蕭錫紀由於年少輕狂,一時盲目,做了汪偽政府的“偽鄉長”。解放後1954年的“四清”中先是丟了教師工作,隨後又在文革中戴上了“黑五類”和“走資派”的帽子,受到非人折磨,家庭境況堪憂。但在動盪的年代裡,蕭錫紀夫妻依舊互相扶持,患難與共,不離不棄。

1979年“地富摘帽”,蕭錫紀才恢復了自由身,漸漸和海外的親戚也恢復了書信往來。1980年經過政府允許,蕭錫紀一回到闊別41年的香港,立馬著手申請把同甘共苦的妻兒接了過來。1990年蕭錫紀查出得了癌症,胃部幾乎全部切除。手術後,憑藉著頑強的意志,在妻子楊義和子女的悉心照料下,他又一次從死神手裡逃了出來。此後,楊義嚴格控制丈夫的飲食,她的細心照料使得蕭老先生依舊健健康康。

隨著年歲增大,蕭錫紀、楊義夫婦二人恩愛如初,更加離不開彼此。他們凡事總是先想著對方。經過長時間的患難與共、相濡以沫,他們已經默契到對方一舉手、一投足就能準確讀懂對方想要表達的意思。蕭錫紀先生記憶力、聽力已經衰退,有時會忘了他最疼愛的孫兒,聽不清他們的呼喚,卻總能記起他的老太婆,時刻惦念著楊義。在他們的眼裡,對方就是世界的全部。

蕭錫紀、楊義夫婦不論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富貴優渥的日子裡,還是40至70年代動盪貧困的歲月裡,亦或是80年代以後相對平靜的生活裡,都始終患難與共、坦誠相愛,共同經營著自己的家庭,撫育了5兒5女,現在共有80多個子孫,共用天倫之樂。他們的婚姻長達80多年但時光從未將愛平、磨淡,這歷經風雨的愛情更為珍貴。

2016年春節,96歲的楊義女士從香港回到廣東百侯蕭氏故里,見證他們婚姻長跑的世界記錄證書捐贈給大埔縣博物館收藏展覽。證書的展示體現了梅州大埔“長壽之鄉”、“文化之鄉”的美譽,更重要的是,蕭錫紀、楊義夫婦間的伉儷情深為當代年輕人,尤其是後代蕭氏子孫上了一堂生動的婚姻教育課,為後世的家庭婚姻幸福生活起到了典範作用。

让我们一起见证爱的传奇:


世界纪录协会颁发的“世界上结婚时间最长的夫妻”证书


原台湾地区领导人萧万长题词:“百年伉俪,世纪典范”


96岁的杨义女士(前)从香港回到家乡大埔,将世界纪录证书捐赠给大埔县博物馆收藏展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