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域外采风】再访狮城(之三)

 尺涵 2022-08-08 发布于江苏

2019   2月27日   星期三雨

 

再访狮城 (之三)


云说——

彼此安好,便是岁月恩慈最好的馈赠。

 

最开心的,莫过于,跨越千山万水,我,来了,你,也在。

老地方,我们相见也想念。

比如此次新加坡之行再次与王梅凤校长重逢。

认识王梅凤校长是在十三年前。那年的六月,她随团到山东访学并访问我当时所在的寿光世纪学校,同年七月,我们受邀回访,其中就有梅凤校长所在的新加坡南洋小学。

后来我们邮件往来,还记得有一次,她托朋友从新加坡给我带回的礼物。再后来我知道她从南洋小学调往南洋女中任校长,2008年我离开世纪学校,换了工作岗位后随之换了邮箱,时间长了,那个信箱的密码怎么都想不起来,无法进入,然后我们便失去了联系。

“您认识王梅凤校长吗?十几年前在南洋小学做校长。”茶歇间隙,我跟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的符院长打探。

“我昨天还去她那里了呢!”符院长很认真地跟我说,“她现在不做校长了,调到教育部去了,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任司长。”

“方便的话麻烦您帮忙约一下。”

于是便有了下午4:30在教育部旁边肯德基的重逢。

我们提前几分钟到达,王校长从教育部办公大楼下班过来。

变化大吗?胖了还是瘦了?十几年不联系,她还能认出我吗?我还能认出她吗?对面走过来的是不是她?

这样想着,我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无意中的一瞥,来了,就是她。下意识地站起来看向她走来的方向,仿佛约好了似的,透过落地窗,她也看到了我,微笑同时挂在我们脸上。

我走到门口,她进来,然后是一个大大的拥抱,一个跨越了十三年的拥抱。

还是利落的短发,弯弯的笑眼,比起十几年前,更加圆润了些。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从校长到教育部官员,从四十岁到五十岁,时间见证了一个女人成熟的气质和魅力。

再次相逢,我们仿佛回到了当年。

“卢韬今年24岁了吧?我还记得他11岁的时候写的'风神’。”

“还有这张照片呢!”看着我手机里翻出当年的照片,她忍不住笑了起来,

“去年卢韬去上海复旦大学当了半年交换生,喜欢上了舞蹈,带着街舞社团代表复旦参加全国大赛拿了街舞第四名。”

       “这个成绩真的了不起啊!”大家啧啧称叹。

“还有这张,跟南洋小学几个获奖的孩子的合影。”“哇,这几个孩子我都能喊出他们的名字,现在也都长大了。”

面对面,我们聊过往,聊现在,聊孩子,聊潍坊,聊北京,聊上海,聊我现在的工作,聊她现在的工作……

没有时间久远带来的隔阂,没有地域遥远带来的生疏,有的还是那份默契,那份相知,那份再次重逢带来的喜悦。

“我今晚有约实在推不了,明天晚上我们一起用餐好好叙旧。”得知我们的行程后,梅凤校长跟我们约了晚餐的时间。

夕阳里,教育部办公大楼的旁边,我们一起相偎,用镜头留下相逢的美好,还有跨越时空的不变的情谊。

彼此安好,便是岁月恩慈最好的馈赠。

——2019.2.27夜记于Park Avenue  Rochester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