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开讲】秋天的怀念

 尺涵 2022-08-08 发布于江苏


2020  9月22日   星期二  多云

校长开讲——

我希望能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门,一扇通往文学的门,透过铁生的文字,去触摸那颗高贵的灵魂。未来的路上,无论风雨、无论泥泞,都能够像铁生那样——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的怀




1


秋天的昕园,桂花飘香;北京,也该是满地铺满金黄的银杏叶的季节了吧。
秋天,是适合感怀的季节。还记得那年的10月24日,周日,那个冷秋的午后,我一个人跑去了北京的地坛。“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那个人,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地坛真是一个“宁静的去处”,坐在银杏树下的木头椅子上,看见风从从树林穿过,你的心也会跟着沉静。
因为这份怀念,我忍不住拿起初一的语文课本,走进了七年级11班,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秋天的怀念》,一起缅怀那颗高贵的灵魂。


2
                           

“两条腿瘫痪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突然似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或许孩子们不会理解,我希望我的孩子们永远都没有这个机会去理解。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
“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当孩子们把母子二人的这段对话读出当时的情境,读出味道,文章还用喋喋不休的讲吗?
每每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一个隐忍的母亲,一个恳求儿子坚强起来的母亲。
自己的身体已经病入膏肓,还要面对青春好年华的21岁儿子的瘫痪。作为孩子,永远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此时的母亲已是万箭穿心啊,可无论如何还要让儿子好好活!


3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好吧,就明天。”
我的回答让她喜出望外。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一个母亲,说话小心翼翼,感觉自己说错了话,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如果知道这一次就是诀别,或许“我”就不会这么说,也不会这么做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复杂的情感啊?愧疚、悔恨、痛苦交织在一起,当“我”明白时却是阴阳两隔,斯人不在,真的是追悔莫及,肝肠寸断。
“活得好好儿的”是每一个母亲的心愿,只有“好好儿活”,才能“活得好好儿的”,每一个日子,每一个当下都要好好活。感伤之后,是对生活坚定的信念,所以,“悲伤也成享受”。


4
                           

史铁生的散文,语言平实内敛,含蓄而富有哲理,在《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中,作者笔墨张弛,感情真切,意蕴深沉,言简而意丰。
越是懂得“好好儿活”的含义,就越是无比的怀念,就如飘落的树叶片片飘到儿子的心里,融入了生命,化作了血液。



5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
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   ——《有关庙的回忆》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我与地坛》
伴随着凄婉而又抒情的音乐,当我读出上面这些用生命凝成的文字,我知道,对于这篇文章,无需多言,铁生懂了,妹妹懂了,课堂上的孩子们也懂了……


6
                           

一个又一个秋天过去了,母亲再也不能推着我到北海看菊花了。唯一能够告慰母亲的就是“要好好活儿……”轮椅上的史铁生,病榻上的史铁生活出了正常人都没有的坚韧和豁达,他在《病隙碎笔》中这样写道——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
2017年10月24日,那个冷秋的下午,那一刻,置身园中;2020年9月22日,此刻,江南这座小城,美丽的昕园,我静立课堂,在孩子们中间,仿佛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清静与芬芳携着桂香扑面而来。世界之博大,时光之久远,铁生与地坛与秋天已永远的融在了一起。
苦难之于铁生,既是罪孽也是福祉。
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  
我不知道短短的45分钟,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铁生对于母亲的复杂的情感,我希望能为他们打开一扇门,一扇通往文学的门,透过铁生的文字,去触摸那颗高贵的灵魂。未来的路上,无论风雨、无论泥泞,都能够像铁生那样——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随记于第一节课后,同时一并感谢711班班主任邵春桃老师和可爱的孩子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