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又一新作问世了,如此经典的版本,数百年来还是首次见到!

 weimiao 2022-08-08 发布于安徽
 公元1083年,这一年是宋代的元丰六年,这一年大书法家米芾33岁,已然书名远播天下,这个时候的米芾在书法上虽然出于“集古字”的阶段,但已然深入到了晋唐法书的堂奥,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翘楚。
同样是这一年,杭州有一位法名守一的得道高僧在拜访方圆庵的辩才法师之时,两人谈论佛法,相谈甚欢,探花的内容被写成了《方圆庵记》一文,而后请书名隆重的米芾书丹,方成就了《方圆庵记》这一绝世神作。
《方圆庵记》之于米芾,甚至之于整个宋代都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这种形容不是指的其真实的书写水平,而是米芾“入古”的状态。
此作字字出自于《圣教序》,笔笔都是“二王”的化身,可以说是米芾乃是整个宋代书法作品当中最为接近王羲之的一件作品。
这也是为什么这件作品也是后人临摹最为广泛的一件法帖,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董其昌的临本,与米芾书写的原版可谓“双璧”。
我们常说米芾的书法是后人迹近晋唐大门最好的一个阶梯,这里面有两个原因,其实是米芾是唐人之后对于“二王”法书领悟最为透彻的一个人,他的“集古字”状态,便是对于“二王”书法最好的一个领悟。
其次是米芾在用笔和结字上“夸大”的“二王”的势态,使得他的字如同教科书一般,将“二王”书法的精微变化,放大演绎了出来,这就是他用笔“八面出锋”和结字“风樯阵马”便是对于“二王”书风最好的解读。
晋唐“二王”一脉书风的最大特点乃是“复归平正”的境界,这种境界不是平正,而是将险绝藏于平正当中,所以要体察其精微之变,而这些变化则是非初学者所能领悟。
米芾的书风则处于孙过庭所说的“务追险绝”的高度,是“险绝”的变化之势,以夸张的姿态演绎出来,所谓的“八面出锋”是较为夸大了笔锋的转化,所谓的“风樯阵马”是夸张了字内部的阴阳对比,和行列轴线的摇摆动作,使得变化更加激烈。
而对于初学者而言,这样的书风能够迅速进入中国传统书法的道统,避免受到“美术字”审美的荼毒,在此基础之上再去上追晋唐,方是一条不错的捷径。
而米芾的这件《方圆庵记》笔笔入古,字字出于“二王”,乃是后人迹近“二王”法书正脉的绝好阶梯。
米芾的这件行书《方圆庵记》自书写完成之后,便被摹刻上石,此作从无真迹传世,最好的刻本便是这件北宋拓本。
这件北宋拓本极为难得,数百年来一直为私人珍藏,如今同样未曾刊印出版,我们经过了多方找寻,终于将此作的北宋拓本进行了超高清的1:1博物馆级别的复原,极度清晰地复原出跟原刻毫无二致的状态,每个字都与真迹无二。
欲购此米芾《方圆庵记》超清宋拓本,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