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如何预防小儿肺炎?腹诊了解一下

 wyfx100 2022-08-08 发布于北京
编者按:

冬春交接之时,乍暖还寒,小儿容易感冒。若腹中有食积停滞或者痰湿体质,感冒咳嗽发热就容易转变为咳喘甚至肺炎重症。

春节期间,笔者身边一位小朋友就因患肺炎离开了人世,令人扼腕叹息。如果家长能够多一点中医知识,早发现早处理,将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就不至于此了。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遵循一个规律,从量变到质变。因此任何健康人的身体,都不会一下子就生出一个病,更不会一天就成为生死难料的重症。

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时间点,我们踩下刹车,消除致病因素,就会改变疾病的走向。如果不了解身体规律,不了解疾病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我们就会错失许多机会。


#01.

感冒为啥变成肺炎呢?

小儿肺炎经常由感冒引起,如果孩子咳嗽发热的时间比较久,爸爸妈妈就要小心,可能会发展成为肺炎。那么,肺炎的病因是什么呢?

现代医学认为,肺炎的成因主要是因为感染,如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根据解剖位置命名,有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治疗以抗生素、抗病毒为主,辅以对症治疗。如果这类手段无效,那么肺炎有可能转变为重症,危及生命。

现代医学所说的肺炎,大致相当于中医诊断中的喘嗽与肺痈。中医在治疗肺痈方面具有优势。中医对肺痈的研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认识角度多样、治疗方法灵活,可以针对肺痈的初发、发展以及转变等各个阶段给予相应的治疗。

在中医看来,肺痈的主要病因是风温肺热。由于风邪外束,痰火内郁,肺失宣肃,故而肉腐成脓。


医圣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中写道:

“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

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有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脓成则死。”

温病大家赵绍琴在《赵绍琴全集》书中云:

“肺痈是肺臟生痈之证候。其起因很多,外感风热,内蕴日久;饮食厚味,消化不佳;素嗜饮酒等,都能导致热蕴于肺,久则生痈化脓。肺痈的症状,主要是咳嗽,胸痛,吐脓血痰,味腥臭。”


以上两段话指明了肺痈的病因病机,风和热是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感受风寒或风热,都有可能造成风邪外束,肺气不宣,郁而化热。再加上现在小孩子吃得丰富营养,容易出现脾胃积滞、痰湿化热,内热壅盛,肺痈的土壤就已经成形了。



#02.

以腹诊为依据改善体内环境

如果孩子患了感冒、咳嗽发热,我们该怎样预防进一步发展为肺痈?

或许可以借助现代医学的检测进行确诊。但在更早期的阶段,我们也可以通过腹诊来检验孩子当下的身体状况,以进行及时调整。

从中医诊断的角度来讲,脉诊可能初学者不好掌握。而腹诊易学易用。掌握腹诊对我们家庭自助肺炎早期的预防和治疗很有益处,通过腹诊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如果通过腹诊确认孩子存在肺热、痰火、积滞等问题,那就意味着病情很有可能加重并向肺炎的方向发展,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应当尽快去做相应的处理,当体征恢复正常的时候,身体健康大概率上也能够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2.1 

风邪外束、肺中有热的孩子,胸腔摸起来是灼热的,中府和肋骨间隙,按之不适,满闷胀痛,或有痰结。因为肺热有汗出,皮肤是潮湿的。

我们的方法是解表和透热,如在肩胛骨内侧和肺经上刮痧和拔罐。不仅能够祛风,而且可以将肺中的郁热透散出来。

2.2 

脾胃有伏热、痰湿生内热的孩子,腹部温热灼手、任脉不通、肠胃区按之满实、甚至满硬。

最重要的是巨阙。巨阙是心的募穴,巨阙如果有硬结,说明心气不通。心属火,火克金,心气不通,是导致肺痈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关注右侧肋骨下缘,这里是肺的表现。如果肺中有痰或瘀血,这里会有软痰结或者硬结。

另外,肠腑不通、平日有便秘或大便粘腻不爽的,容易生内热,要检查天枢穴。

通过以上的腹诊,我们基本可以确认问题出在哪里。找到调整的方向,剩下的就是动手做了。

按摩、刮痧、艾灸等方法,结合饮食调理,整体而言,目的就是要疏通肠胃,消积化食,行气导滞,除痰祛湿。推荐食蔬如萝卜、青菜、冬瓜、芦根、鱼腥草、薏苡仁。

*具体的操作手法请参照厚朴健康营所学

当腹部的寒热虚实恢复到正常,健康也就大概率有了保障。

如果父母对孩子疏于观察,没有及时施治、或治疗不到位,病情进一步发展,症状出现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黄痰脓血,烦闷,胸部皮肤甲错,说明肺中热盛肉腐,这个时候,我建议安全起见、尽快就医。

针对这个阶段,中医常用千金苇茎汤化裁进行排脓祛热。该方比较平和,以芦根、桃仁、冬瓜仁、薏苡仁四味药组成,后世治疗痰热瘀结的肺痈多宗此意。

*请大家务必请医生辨证使用。

#03.

关于预防早期肺痈的碎碎念

3.1 不要过早使用苦寒清热的药物

虽然肺痈的发病原因主要跟肺热有关,有的人为了预防,就使用苦寒清热的药物,如黄芩、黄连,或者抗生素类的药物,抗生素也是苦寒的性质。

要考虑到还有表邪未解的问题,过早使用苦寒清热反而阻遏解表透发之机,造成邪气内伏、正不胜邪之患。

清代陈复正在《幼幼集成》中指出:

“凡咳喘初起,切不可误用寒凉及滋阴之药,闭其肺窍为害不小,俱以表散为先。”

体弱患者尤应注意。

 3.2 不可过用汗法

小儿感冒,家长一般习惯用发汗方法,如喝姜汤裹被发汗。单纯是风寒感冒可以,但这里不一定行。因为,如果孩子感受的是风热邪气,又兼有肠胃积滞化热,内热壅盛,发汗法就是以热治热,容易伤津液,且导致热邪逆传心包,出现危重症。我在这里推荐大家使用的刮痧和拔罐方法,较为安全。

*如需用药务必请医生辨证施治。

3.3 营养不要太丰富

肺炎早期,风温蕴热,肺气壅塞,脾胃壅滞,热自内生,应当采用通腑化积,清宣肃化的方法,饮食宜清淡温和、容易消化。不可单纯从营养学角度考虑,增加肠胃负担,导致内热更盛,如火上浇油。


3.4 其它

除去肺热痰火这种情况以外,一些长期或反复发作咳喘的孩子也存在脾肺气虚、营卫不和、气阴两虚等问题。而且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很可能将一个实证、热证变为正气亏虚、阴阳两伤的症候,所以我们要注意顾护孩子的正气,该用补法时就用补法。

如果家长感到没有把握,仍然先请医生进行诊断。作为家长,我们只有继续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辨证能力。

祝愿每位家长都有一身过硬本领,

做孩子健康的第一守护人。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