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隆 法兰克福——欧洲游之一

 王力德个人馆 2022-08-08 发布于新疆

            2007年6月1日 星期五 科隆 法兰克福

    1,德国小洋房

    早上一起来,发现大家早已憋不住,出去看“西洋景”了。

    昨晚黑灯瞎火没看清,今天早上才发现,原来我们住的这地儿正经不错。是个小镇,花园洋房一栋接一栋,漂亮极了。虽然照片上,电影上见过太多的欧洲洋房,现在一看到真的,感觉还是不一样。家家式样不同,每一座都那么艺术别致。而且街上没人,连洋楼里都看不见人,全都静悄悄的,这就造成那样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这时我才真正感觉到——出国了,我的脚确实踏在了欧洲的土地上。

    看起来,再看多少欧洲照片、欧洲电影,还是跟身临其境不一样,它不光是景儿,还包括声音、空气、阳光、湿度,整个形成一种氛围。

  

    我没带相机,正好力凡随身带着,照了好几张。最后回国一看,一张都没了,也不知道是删了还是咋的,这“欧洲第一晨”又没照片,得遗憾一辈子。

    2,科隆大教堂

    一提科隆,脑子里只有一个“科隆大教堂”。这教堂名气实在太大,我已经“久仰”了几十年,仰得脖子都酸了。在我的印象中,它应该是世界最高的教堂,据说站在里面,会产生一种仰望天穹的崇高感,好像就要飞升上去似的。

    它可以说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一提“哥特式”,我们就不得不复习一下西方的几种建筑:

    罗马式建筑:9到12世纪模仿古罗马式的建筑,厚石墙,粗石柱,半圆拱,如比萨教堂。

    哥特式建筑:12到15世纪建筑,又称“高直建筑”,高耸尖塔,彩色玻璃窗,如科隆大教堂、巴黎圣母院。

    巴罗克式建筑:17到18世纪建筑,不讲究高耸,而追求透视光影效果,如梵蒂岗大教堂。

    汽车走在科隆城中,很远就能看见两座高耸的尖塔,我不由想起青岛也有一座类似的双塔教堂,也是哥特式。青岛大教堂才50多米,而科隆大教堂足有它三倍高!

    还没进门,就被满墙的雕塑迷住了,然后真正进去之后,仰望穹顶,却并没有产生想象中那种“飞升欲仙”的震憾。大概是因为想象了多年,越想越高。实地一看反而失望。倒不如本来一点儿不了解,猛然吓一跳的好。

  

  

    不过彩色玻璃画对我倒是更具震憾力,我在当年动不动画四五米,七八米的大油画,要的就是那种“巨大”产生的震憾力,而当年油画拿到这儿来,还没人家一个窗格大。而且玻璃画它是阳光从玻璃外透射进来,比油画放在阳光下的效果要鲜亮光辉得多。

    其实细想一下,我们都是为造神而画,只是科隆造神画师比我们这些造神同行不知高明多少倍。

    参观大教堂时,被工作人员示意,要我“摘帽”,我才想起来其实小胡交代过,老夫记性差,忘了。

    天主教堂中摘帽有原因,中世纪时的西方武士都戴头盔,相互见面时,如果没有敌意,就把头盔摘去,表示“我不愿跟你打斗”,从此形成了西方人见面摘帽的礼节。

    3,彩色大卫

    出了科隆大教堂往后转,发现有几位嬉皮士(也许叫朋克)坐在那里,头剃成鸡冠状,有点儿意思嗨!刚想举相机,立刻遭到厉声呵斥,赶快收起相机。若迟疑片刻,那几条德国大汉,非把我们揍扁不可。看起来搞奇装异服的人其实也知道别人把他当猴儿瞧呢。

    教堂侧面有许多大块石料,大概都是历年整修教堂时换下来的,在西方人看来,这里面每一块都凝聚着历史,都有文物价值,不由佩服人家对历史文物的尊重。

    转到教堂后面,发现居然立着一座高大的彩色大卫雕塑,原来欧洲也并不全都是高雅艺术,也弄这类开玩笑的“恶搞”。那大卫粉皮红肉,金毛朱唇,比中国式的送子娘娘还恶心。本不想照,但一想这也算另一类,来一张。

  

    4,莱茵河

    再转过去,就是著名的莱茵河。

    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最后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

    而我对莱茵河最深的印象却是《莱茵军战歌》,也就是人所共知的法国大革命的马赛曲。其实马塞港跟莱茵河远得根本沾不上边儿。

    查了资料才知道,罗马帝国时代,高卢人(法国人前身)组成的军队就叫莱茵军,以后法军主力多叫做莱茵军。而这首歌的作者本是法军莱茵营中的一名中尉,所以这歌一开始就叫《莱茵军战歌》。后来法国大革命时,从马塞出发的革命者把这歌做为战歌,所以又变成了“马赛曲”,最后定为法国国歌。你看这大弯子绕的!

    据说上个世纪有一段莱茵河也污染得不像话,现在已经治理得非常清彻了。可惜今天是阴天,河水发灰,看不出有多清彻,看来拍好风景还得有个好天气。

    大名鼎鼎的莱茵河其实并不宽,比咱们乌鲁木齐河坝滩也宽不了多少,我和力凡随便能游过去,泳装我都带了,可惜没机会玩。

    5,石雕上的中文

    等转回教堂前门,发现有一座石雕,分为八面,每面都是各国文字的说明,其中居然有一面上面刻着中国字:

    “大教堂塔楼顶端十字花模型  与原件大小一样  1880年落成的大教堂的标志  高9.50米  宽4.60米”

    最令我惊奇的,一是这些字全是简体中文,而非繁体,看起来现在欧洲对中国大陆也当回事了,二是中文的位置处在对着教堂的正面,地位尤显重要。

  

    正如当年说的一句话——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我想这也是因为这些年中国出来旅游的人多了,有钱了,头抬的高了,人家才把咱当回事儿了。据说前十来年,凡是中国人出去,人家都问你是不是日本人,韩国人,现在也许要把日韩人当中国人了。

    6,东方老外

    在教堂附近,爱用外语聊天的孙志黎向一位德国姑娘打招呼:“古德猫根!”,这是小胡今天早上刚刚教给我们的一句问候语“早上好”,听起来和英语很像。那位姑娘很漂亮,长得有点像燕妮·马克思。她也礼貌地还以问候和微笑,淡蓝色大眼睛闪着羞涩,白晰的脸庞泛出红晕,不好意思地匆匆离去。

    我本来以为外国姑娘全都是大方,开朗,外向,现在才知道其实也和中国姑娘一样害羞。

    当我们在教堂正面往后退想拍个全景的时候,孙志黎又跟一个长得像鲁智深似的胖大老外搭上了话,用英语问了一句你是哪儿人,那老外说“罗斯”,我们都高兴了,因为正好可以亮一亮我们更熟悉的俄语,孙志黎又换成了俄语,问你在哪儿生活?

    老外一听,先是吃了一惊,然后激动得快流出泪来,大有“它乡遇故知”的劲头儿,在德国居然有黄种人能听懂他的乡音。然后他也换成俄语,跟我们交谈了好一阵。

    俄国人在欧洲被人看不起,认为他们是“东方人”,而真正的东方人又认为他们是野蛮的西方强盗,反正里外不是人。看这老毛子也是一付受侮辱的畏缩模样,好不容易有比他们更东方的,曾经是“兄弟友谊”的中国人把他当人看了,自然激动万分。

    看来语言这玩艺儿确实是打开心灵的钥匙,在欧洲,英语、俄语都能来两句,那就更加左右逢源。

  7,洋人脑袋

  初到外国看什么都新鲜,有一辆三轮自行车,设计得非常有意思,其实我正是我二十年前搞科技情报时宣传过的那种“轿车式自行车”,而且这辆还能载客。

  

    今天我们大家第一次这么集中地看到了这么多的洋人,有人不免生出感慨:

    “我看德国人不好看,怎么一个个脸都那么窄?脑袋全都是梆子头?不行不行,没有中国人好看。”

    我倒没这些感慨,因为画了一辈子油画,对黄种人和白种人的脸型、头型之间的区别,早已研究得比较透了。

    其实不光德国人,整个欧洲人,白种人,在中国人看来全是“梆子头”,即脸盘窄小,而头的前后轴比较长,有点儿像一枚大头儿冲前的鸡蛋。而中国人,或者黄种人,则是大扁脸,头型有点像一枚大头冲下(也有人冲上)的鸡蛋。

    德国人给我的印象是,从外表看,高大,白晰,碧眼金发较多。而表情似乎比较拘谨,严肃,内心却透着骄傲。

    8,洋餐和中餐

    现在该介绍一下我们整个旅游团。共40人左右,以我们新大同学和乌鲁木齐知识分子为核心,假如我们整个算一个师团,那我们这伙儿不妨叫做A旅。

    其次有几位昌吉人,就称B旅吧。在科隆大街上,我忽然听到身后冒出一句熟悉极了新疆土话:

    “哎那个谁,末里就上起萨(要不就上去吧)”

    我奇怪怎么在德国也能听到“乡音”,回头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两位B旅女士。

    然后还有湖南人、河南人、山东人等各省居民,顺次称为C旅、D旅、E旅等等,文化虽不见得多高,但腰中银两却缠有万贯之巨。

    在欧洲早餐全在旅馆吃自助餐,中晚餐都在中国餐馆。

  我们按点一进餐厅,发现其它几旅战士早已到了,食品桌被同胞们围得水泄不通,我们A旅书生那里挤得进去?挨到我们,同胞们爱吃的那几种已一扫而空。老外姗姗来迟,更是要嘛没嘛,看着中国游客直摇头。

  怪不得出国前的培训不管用,原来尽是些暴发户嘛。

    洋自助餐主要是面包、果酱、黄油、奶酪之类,换个口味,倒是也不难吃。洋人最讲究“喝点儿什么”,能喝的花样实在不少,牛奶、咖啡、果汁、雪碧,应有尽有,就是没茶喝。

  

    同胞们都爱喝热牛奶,老外没这习惯。为了照顾华人,餐馆特意用电热壶一小壶一小壶现烧,这速度哪能跟得中国同胞的“歹喝手儿”?牛奶壶那儿总围着一帮同胞。我一看这阵势,只好喝点饮料吧,看着好像是一壶凉白开,倒了一杯一喝,呀——呸!原来是所谓“苏打水”,又涩又凉,老外也太古怪,这硷面儿泡水有什么好喝的?

    不过从科学角度讲也有道理,老外以肉蛋奶为主,全是酸性食物,所以不得不配些硷性的苏打水,以便在肚子里来个“中和反应”。咱中国人是“草肚子”,以谷物、蔬菜为主,全是硷性食物,再喝硷性水,不难受才怪,所以山西人竟直接喝醋,大概也是为了“中和反应”。

  第一顿中餐在“大可以烧腊”饭馆吃,这名子连咱中国人也看不懂,不过菜倒没有店名这么怪,每桌都六七种菜,样样都还可口,并不像出发前吓唬我们的所谓“不好吃,但能吃饱”。

  旅行团中三位回族,我俩和杨琳,再加上杨琳的好朋友潘莅也临时“入教”,中晚餐为照顾少数民族,多数时候都为我们另开一桌,其实不过就是不上“巧西肉”的菜罢了。

  小胡告诉我们:饭馆里都有“错所”(厕所),谁想上“错所”就抓紧。头一天小胡就已经告诉了我们,在欧洲上一次收费“错所”五毛钱,听起来和中国一样,其实等于五块。我们尽量安排大家上免费“错所”,加油站商店和饭馆里一般都有。


    11,从科隆到法兰克福

    在我来欧洲之前,知道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洲,所以我想象欧洲应该是人满为患。实际一看,完全出乎意料之外。从科隆到法兰克福,190公里路上竟很难看见一个人,连车也不像中国那么多,甚至连庄稼地都看不见,只见一望无际的森林草原,要放在中国,这全是没主儿的“撂荒地”呀,不给垦了“荒”才怪。

    车窗外满目青翠,间或点缀着几幢红顶小屋,有点像童话世界。偶尔发现一个人,就像看见珍稀动物似的。

  

    不过想想就明白了,欧洲虽然面积、人口都和中国差不多,但中国大部分都是戈壁、沙漠、荒山,尤其新疆,那么大的地块,真正人类能生活的绿洲只占全疆面积的2%,98%的地方全都是“白坎儿”的,怪不得挤成黑疙瘩!而人家欧洲全是绿地,好地,人均绿地怕是中国的10倍都不止,怪不得住得这么宽敞松散,看这架势再移民十个亿也撒开找不着。

    其实中国远古时也没现在这么荒芜,黄河流域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绿地,大象、犀牛、老虎遍布于原始森林之中,几千年的过度垦植,滥烧滥伐,火烧赤壁、火烧连营、水淹七军,硬把这块沃土变成了沙漠戈壁。(参见拙作《中华文明与气候》)

    12,小胡神聊

    小胡一路上给我们介绍旅游点,一口京腔便天生带有幽默感,如听单口相声。我为什么特别要记录小胡神聊?因为他讲的多是欧洲文化,而非简单的风景,通过神聊能更深入地了解欧洲的内涵。

  

  小胡说:

    欧洲这边连男人都跟着休六个月产假。在这边儿生三个小孩最划得来,政府每月给156元津贴,一直给到孩子16岁。连土耳其人都跑到德国这边来生孩子。

    这边别说中小学免费,连大学都免费,只有课本不免费。

  人家高速公路上看不见收费站,统一交一个路税就全有了。其实,在每个车顶上都装着一个记费器,高速公路上安有无线接收器,只要车一过,该车缴费的记录及车速、行车时间等有关数据就全到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电脑里去了。


    13,法兰克福罗马广场

    车到法兰克福,小胡举着蓝色的伞把我们领到市中心的罗马广场。

  

    有人奇怪:这儿是德国,怎么广场却叫罗马广场?罗马不是在意大利吗?

    小胡说:咱们别把两个罗马弄混了。罗马市是指现代意大利的首都,而罗马帝国是指几乎统治了整个欧洲的古罗马。后来分裂成东西两个罗马帝国,西罗马灭亡后,又出来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中心就在德奥地区。咱们看到的这个山字形建筑的市政厅,就是当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加冕的地方,所以这个广场才叫做“罗马广场”。我在旅游解说中的“罗马”多一半指的是罗马帝国。

    来到罗马广场,我才发现,欧洲所谓的“广场”,其实就是街道之间稍微大一点儿的一片空地,别说跟天安门广场比,就跟咱们乌鲁木齐人民广场都没法比。

    一看广场四周复杂的建筑,立刻感到熟极了,在各种书上,画报上,网上多次见到过,不过当时也记不清那是哪儿,现在我们终于脚踏实地来到见过多次的画面里面。

    广场正中是一尊青铜雕塑——正义女神,一手拿天平,另一手拿剑。要公平者用天平给他称,谁要是不公平,就给他一剑。

  

    在古希腊神话里,正义女神叫忒弥斯;到了古罗马神话中又叫朱斯提提亚。反正都是这个形象,欧美人一见全知道这是谁,就跟在中国一样,一见红脸长须提大刀者,准知道是关二爷。

    广场上站着一尊雕像,仔细一看,是真人装扮的,即所谓“行为艺术”,在中国就得叫“要饭的”,因为他面前有一小罐,谁有钢蹦儿就往里扔,到了欧洲就成艺术了。

  

  

    广场边上商店面前放着几个大木桶,一看便知是啤酒桶。嗨!这个有意思,德国人卖啤酒用一个带刻度的细玻璃管,喝啤酒的人论米,因为啤酒最能代表德国风味,照它两张。

  

  孙志黎刚照了几张,存储卡就满了,原来这是孩子给他的一张快照满的卡,又不敢删掉。没办法,只好掏出20多欧元买了一张卡,白白吃了亏。

  广场那边还有个中国人也在搞“行为艺术”,穿着中国式的红袍,在那里玩“顶碗”杂技,用脚把碗踢起来,从空中掉进顶在头上的一摞碗里。这在欧洲应该算比较希罕了吧,但看的人并不多,只不过几个小女孩,看来欧洲人对东方艺术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热爱。

    广场旁边还有一座圣尼古拉教堂,我们发现竟没人收门票,白看凭什么不看?进去发现许多耶苏受难雕像,据说当年耶苏就这样被活活钉在十字架上等死。

    教堂里还摆着几组管风琴,巨大的闪亮的金属管一排排竖着,可以想象出演奏圣乐时的庄严和宏大。我的电子琴上虽然也有管风琴音色,而真正的管风琴却是第一次亲眼看到,到欧洲真长了不少见识。

  

    14,画第一张画

    以往在国内旅游,我最不爱参加旅游团,不自由,太受限制。我喜欢买张地图自己转,想走就走,想坐就坐,想住几天住几天,想画多久画多久。

  这次出来,画具虽然也带了,但一直没机会用。现在离集合还有半个多小时,我飞速掏出画具,匆忙画了一张,广场地面砖石的色彩非常丰富,但已经来不及表现,就已经上车了,到了车上再接着凭记忆继续完成它,虽然不理想,总算来欧洲画过了,不遗憾了。

  

  

  我所画画的背景是一大堆蓝色帐蓬,帐蓬下坐着一桌桌人,都在“喝点儿什么”,看起来非常悠闲。其实中国街头也有一桌桌人,或吃烧烤,或吃串串香。但不知怎么,外国人坐在街头,给人的感觉是高雅享受,而中国人同样坐在街头,给人感觉却是无聊闲汉,这是因为帐蓬桌椅装饰的颜色风格不同?还是饮者的穿戴档次不同?抑或是因为洋人静饮,而国人吆五喝六地喧哗?

    15,“莫麻达”宾馆“麻达多”

  今天住的叫RAMADA宾馆,我们不懂是什么意思,发音有点儿像“莫麻达”(没麻烦),那就最好不过。4星级,环境也确实不错,宾馆外绿草如茵,还停着一架古老的马车,太有欧洲古典风味了,大家兴奋地坐在马车前留影。

  

  进旅馆时,小胡给我们讲解,欧美的楼层概念跟中国不一样,把我们所说的“二楼”叫“一楼”,以此类推,整个少一层。不过想一想还是人家的说法符合道理,只有“房上摞房”才能叫“楼”,“一楼”本来就不是楼嘛。

    一住进去,第一件事就是给相机电池充电,这时才想起来,我们把乌鲁木齐买的插座转换器给忘到科隆了!我们只好借别人的转换插座。

    为这事我叹了一夜的气,旅途才刚刚开始,最关键的设备就没了,充不上电,再好的相机,再多的存储卡又有什么用?后面这十几天可怎么度过?其实这才是第一个“麻达”。

    把电充上后,关灯睡觉,几个小时醒来,检查电充好了没有。一看更来气,原来插座跟灯是连动的,一关灯,电就没了,白白等了几个小时。更糟糕的是,这种电池是带记忆功能的,刚充了一点儿电,断了,再充就很难充进去,难道这组电池就算废了?!

    但电还得继续充,而且充完这组还得充另一组,儿子这电池实在糟糕,两组电池只够用一天,再加上灯和插座连动,得开着灯睡觉,晃得我整夜睡不成觉。

    什么“莫麻达宾馆”?“麻达”太大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