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东方甄选的花样直播,看“好内容”必备的3个基因

 流年小筑 2022-08-08 发布于河北

用文字创造价值

阅读小贴士

2022/8/8

董宇辉的直播到底好在哪里?

是别出心裁的双语卖货?还是随口而出的情怀金句?

以上都是,但又都不是!

——流年小筑

是,指的是模式,但模式往往可以复制,比如:

双语卖货,大把的主播甚至可以三语、四语;

口出金句,脱口秀主播在这方面好像更有优势。

模式显然不是关键,董宇辉直播的“好”,是好在内容上。

而这里面体现出来的三种“基因”,几乎可以作为当下“好内容”的评判标准。

1

“保值”基因

为什么说“保值”而不是“价值”呢?

原先,我们评价内容的好坏,往往粗略地用价值作为标准:

对大家有用处、有价值的,就是好内容;反之,就不算好内容。

但是现在,这个标准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

比如:一个段子,让你看完之后笑出鹅叫。

有没有价值?当然有价值!

但是,它不能算是当下的好内容,原因就是:它会很快“贬值”!

3天之后,你还会记得这个段子吗?

或许不用3天,只需要3小时,因为刷到了更有趣的内容,你已经忘记刚才那个段子了……

没错,对于内容来说:被忘记=贬值;难忘记=保值

如同:

我们很容易忘记,挂出的鲥鱼价格是多少;

我们却很难忘记:这是最优雅最浪漫的鱼,被网抓的时候不会逃跑,害怕自己的鳞会掉,所以坦然接受命运……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

鲥出江东,今江中皆有,而江东独盛,故应天府以充御食

类似的内容很多,保值的是什么?

当然不是“金句”这种形式,而是金句里面包含的“情感”。

这就是好内容的首要标准:要有“保值基因”,即情感。

至于为什么情感能“保值”,这个应该不需要解释了吧?毕竟,太上忘情这种境界……

2

“粉丝”基因

要搞清楚这个标准,只需要知道什么内容没有“粉丝基因”就可以。

一个成语足够作出完美解释:曲高和寡。

春秋战国时期的俞伯牙,是一个优质内容创作者,相当于现在的“音乐博主”。

他用两条内容《高山》、《流水》,圈粉一枚,名为钟子期,并且是绝对的“死忠铁粉”。

粉丝≈知音,这个关系大家不反对吧?

那俞伯牙创作的内容,有没有粉丝基因呢?

放到现在来说,显然没有。

因为内容创作者想要的,不是1个粉丝,而是1000个、10000个、100000个……

俞伯牙的内容无法大量圈粉,理由正是前面说的曲高和寡,除了钟子期,甚至没有人能理解他的作品。

不过呢,这并不妨碍我们研究一下钟子期成为俞伯牙粉丝的过程:

伯牙即兴弹了一曲《高山》,子期赞叹道:“多么巍峨的高山啊!”

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子期称赞道:“多么浩荡的江水啊!”

伯牙又佩服又激动,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

发现没有?知音是在“收发”之间形成的。

收,是观众对创作者内容的接收,听得懂才能收得到;

发,是观众对自己内心感觉的抒发;有感觉才能发得出。

相信你也想到了,这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共鸣”。

没错,这就是好内容的第二个标准,要有“粉丝基因”,即共鸣。

如何让最多的人产生共鸣呢?

答案有且只有一个,选择绝大多数人都在的频率,和绝大多数人保持同频,比如前面提到的第一个标准:“情感”。

3

“分享”基因

这一点要接着共鸣这个话题说下去。

共鸣也分很多种,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刷短视频的场景:

有的,你会心一笑;

有的,你果断点赞;

有的,你忍不住要转发,甚至直接拉身边人过来看。

三种情况都会有,并且第一种最多,第三种最少。

其实这都是共鸣,只不过强弱程度不一样。

最弱的就是“会心一笑”,这种共鸣几乎是0成本,最容易产生;

点赞就要强一些了,相应的成本也有增高,毕竟需要你动动手指;

至于转发,共鸣程度最强,动作成本也最高

当然,我们想要的一定是最强的共鸣,因为只有这种共鸣,能够带来最直接的“分享”。

那驱动力是什么?

是什么驱动观众做出我们想要的强烈共鸣?

答案是:情绪。

想象一下:

感觉不快的时候,可能就是皱皱眉头、撇撇嘴;

感觉生气的时候,可能会捶一下桌子、摔掉手里的书;

出离愤怒的时候,没准就是破口大骂、摔盘子摔碗了。

越强烈的情绪,就需要越强的动作去宣泄,就像有网友所说:

一边看直播、一边流眼泪、一边下单……

在这种情绪下,往往是自己买还不够“过瘾”,一定得让认识的人一起来买才过瘾。

这就是好内容的第三个标准,要有“分享基因”,即情绪。

最后把三个标准连起来,就是好内容的“生产流程”:赋予情感→引发共鸣→调动情绪。

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

是危机,因为好内容也会被埋没;

也是机遇,因为只有好内容能让你持续火下去。

扫码进群免费获赠价值1999元文案素材库

用文字创造价值 

END

关注我,你想要的微文案写作技巧都在这里

无论你在哪里做什么

我们都陪你借微文案

活成一束光,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