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导致肾病急性加重的最常见原因,一定不要沾上

 HAINABAICHIAN 2022-08-09 发布于陕西

慢性肾脏病是慢性病,通常呈渐进性进展,发展到终末期尿毒症往往需要数年、数十年。

导致肾病发生进展的原因有很多,蛋白尿、高血压、感染、活动性病变等。由于这些因素存在,肾病患者出院后需要在3个月后复诊,看病情有没有变化。

但是有时候,隔3个月复诊时会发现,患者的血肌酐升高了20%以上,甚至超过50%,出现了急性加重。(自然状态下血肌酐升幅约为10%/年)

这是怎么回事?

最常见的原因:肾血流灌注减少

肾脏是一团毛细血管,充满了血液。如果缺少血液灌注,就像花朵没有水分供应,会以较快的速度枯萎,结果就是肾脏纤维化、硬化,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肾萎缩。

这部分患者查肾脏彩超,会显示:血流信号减少。

为什么肾脏血流会减少?

以下原因常导致肾血流灌注减少:

呕吐

拉肚子

过度节食、喝水少

大量出汗

使用利尿剂治疗期间盐吃得太少

同时使用止痛药(NSAIDs)和普利、沙坦类药物

出血、烧伤

等等

院外如何避免这些不利情况?

1.防止感冒感染

可能会加重肾脏的免疫炎症,导致肾脏缺血缺氧。

平时家里注意通风换气、衣服被褥经常拿到太阳下暴晒,减少病菌;流行感冒期间,肾病患者外出需戴口罩;尽量不要接近鸽子、猫、狗等宠物,会增加感染概率;每天刷牙2次,半年到一年洗牙1次,每天使用抑制细菌及真菌的漱口液定时含漱;接种流感疫苗;等等。

2.不要过度出汗

不要做出汗较多的剧烈运动,如果运动、暴晒后出汗较多,要及时补水。

尽量少去蒸桑拿,没有排毒作用,反而经常蒸出急性肾损伤。

3.服用普利、沙坦类药物时,不要使用解热镇痛药

普利、沙坦类药物是常用的降压、降尿蛋白药物,它本身会降低肾脏血流灌注;如果再服用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多种感冒药等),解热镇痛药也会降低肾脏血流灌注,无疑是雪上加霜。

最后,如果肾病发生急性加重,关键是要抓住治疗时机,口服补液盐或者是静脉输液纠正容量不足的状态。3个月内的血肌酐急性升高很可能是可逆的,尽快去医院诊治,不要错过逆转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