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功能恶化太快,可能是因为肾脏“太渴了”

 肾之正道 2022-09-05 发布于河北

肾脏是一个血流非常丰富的器官,心脏每跳一下射出的血液有20%都进入了肾脏。肾小球是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而且肾脏最主要的功能:过滤水分和毒素,也是肾小球完成的。肾小球的本质是一团毛细血管网成的球状结构,对血流量增加或减少非常的敏感。

当身体因为各种原因缺水时,血管中的血液量就会减少,同时流入到肾脏的血液也会减少,就会导致肾脏缺血、缺氧,因缺乏养分的供给,肾小球就会慢慢硬化坏死,所以肾脏非常怕“渴”。就像鱼缸里的鱼一样,长期得不到食物和氧气的供应就会死亡。

如果你的血肌酐增长过快,比如隔几天或几周血肌酐上升了30%以上,这是就要考虑是不是肾脏的血流灌注量过低所致。

什么情况下肾脏容易出现缺血呢?

1.频繁呕吐

2.腹泻

3.喝水少

4.大量出汗

5.出血、烧伤

6.心力衰竭

7.过度使用利尿剂

7.普利/沙坦类药物与解热镇痛药同时使用

......

如果存在以上情况,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免肾脏“太渴”导致肾功能受损。

肾病是慢性病,血肌酐的正常波动是没问题的,因为人每天的活动量及进食不可能完全相同,一般血肌酐波动范围都在20%以内属于正常。但如果短时间肌酐上升30%以上,甚至超过了50%,多半都是因为以上因素导致肾脏缺血所致。

如果是以上原因导致的肾功能快速减退,这时也不要太过担心,只要及时的补充液体及对症治疗后,肾功能就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当然也有部分患者治疗不及时,急性肾损害转成了慢性,血肌酐升高后再也没能降下去。

那么如何预防肾脏缺血呢?

1.防止感冒感染

避免着凉,注意个人卫生,天冷外出带口罩(尤其是现在的特殊时期),不去人多的地方。不要吃生冷及过期变质的食物,等等。

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前一定要咨询医生)。

2.避免脱水

烈日下、剧烈活动、蒸桑拿、退热药物等可以导致大量出汗,皮肤蒸发掉大量的水分。

频繁呕吐、腹泻也会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大量出汗的行为都可以避免,即使是出汗较多,及时喝水即可避免脱水。发生呕吐和腹泻要及时就医诊治。

3.服用普利/沙坦类药物时,不要使用解热镇痛药

普利、沙坦类药物是肾内科医生常用药物,主要是用来降血压、降尿蛋白,但同时也会降低肾脏血流灌注。

解热镇痛药是家庭常备用药,常见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等,常作为感冒药、止痛药的主要成分,也会降低肾脏血流灌注。

如果服用普利、沙坦类药物的患者,再服用解热镇痛药,对肾脏无疑是雪上加霜。肾脏血流灌注可能会骤然降低、肌酐快速升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