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执着的坚守

 江北大汉 2022-08-09 发布于江苏
对于做国君的来说,恐怕没几个不希望天下太平的。为什么?因为天下太平,那么,做国君的是不是可以省心一些,安稳一些?但与此同时,恐怕又没几个国君不希望整个天下都能归顺自己的——如此这般,那么,拥有的疆土是不是更辽阔?老百姓是不是更多?享受生活的物质基础是不是可以更雄厚?权力欲不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满足?
所以,即便是在孟子眼中并不像做国君的魏襄王,也问了孟子这样一句:天下怎么才能安定下来?孟子的回答是:天下能够归于一统,就能安定。魏襄王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孟子的回答则是:“不嗜杀者能一之”。也就是说,不好杀人的国君,能够统一天下。这段往事,记录在《孟子·梁惠王上》中。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攻伐十分频仍。之所以如此,与诸多国君同样怀有“一天下”的野心有关——即便是在孟子眼里,显然缺乏做国君的慧根的魏襄王,也是这样。而这,我们可以从他向孟子询问跟“一天下”相关的途径或者说方法,以及他即位之后,对周边国家发动过不少战争中可以看出。比如说公元前312年,魏军进攻齐国,又与秦国一起征讨燕国;公元前311年,魏军进攻卫国,攻下卫国两座城等等。而细心人一定会发现,孟子向魏惠王推销的他的“一天下”的理论,与向他的父王也就是魏惠王推销的“王天下”的理论并不尽一致:对前者,孟子强调的是“不嗜杀”,对后者则强调的是“保民而王”;然而,仔细推究下来,你又会发现,两者又是有着联系的:它们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的,这就是民生第一。
要扩张领土、征服天下,就要打仗,而打仗是要死人的,死又主要死的是谁?是老百姓。当然,即便是不死,很多人大概也要脱去一层或者几层皮。这是因为战争必然会给正常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出现饥馑、瘟疫等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的几率远比和平时期为大。而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孟子,一定看到过太多的此类不幸的场景,其内心也一定曾经遭遇巨大的震撼和煎熬。因此,悲悯的情怀自然会在这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的心中潜滋暗长。尽自己所能,努力消除战争,安定民生,播撒“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思想,也就成为孟子的自觉选择。
我们从孟子与诸如魏惠王、齐宣王等国君的交谈中,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具有相当高超的表达技巧的人,一个具有非常敏捷的思维的人,一个很有自己的想法的人。像这样一个聪明人,恐怕不会不知道“一天下”至少在他那个时代唯有武力、唯有战争——即便是在他身后的两千多年间,中国的历史也还是遵循的这样一条规律;或者说,他应该非常清楚,单单凭“仁爱”,是很难让人归顺的。知道,可他却依然鼓吹“和平”,而不是如同时期的兵家、纵横家等那样,投“王者”所好,也顺便将自己卖个好价钱,那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他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是他对民生的关注超过了对自己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注。一句话,他把老百姓放在更高的位置上。
对于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是有不同的看法的。而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基本认识则是,利己之心人皆有之,因此,适当地为自己考虑,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也就是所谓“利己不损人”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在孟子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所以,尽管说按照他的智商,他也完全有条件成为张仪、苏秦那样风光一时的人物。但是,孟子他却有着自己坚定的信念,有他执着的坚守,所以,他对这一切不屑也不为。因此,我们这个世界也才有了一个超越时空,为万代百姓景仰的孟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