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姑苏纪事:唐寅,活出自己!

 吴越尽说 2022-08-09 发布于浙江
躺赢的唐寅

图片

·唐寅画像


受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先入为主的影响,唐寅给人的初印象,有嘻嘻哈哈、疯疯癫癫的二货之嫌。

纵观其一生,唐寅究竟快乐么,最后释然了么?谁知道呢。但他能放荡不羁地活出自己“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才高八斗”的真实面貌,他这一生不亏。“唐寅”从出生就近乎于“躺赢”啊。


图片

生于富贵地,风流初显红尘中



将历史倒推至500年前大明版图上的姑苏城,说唐寅,先到阊门。由于京杭运河贯通南北后帝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苏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天下财货莫盛于苏州,苏州财货莫盛于阊门”,当时姑苏城的“C”位在阊门。


图片


而唐寅,1470年春天就出生于阊门内的吴趋里皋桥。姑苏城西北的阊门,范围包括今阊门外的石路、山塘街、上塘街、南浩街、阊门内的中市路(东、西中市)、桃花坞等地。皋桥就位于中市路与吴趋坊交界的地方。



图片

· 唐寅出生的吴趋里


他父亲唐广德在皋桥开了一家小酒肆谋生。唐寅出身也算个衣食无忧的酒肆小开吧,可以开开心心地在姑苏城内溜达。《阊门即事》中,他描绘着极尽繁华的阊门盛景:“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酒馆妓院霓虹璀璨、宾客满座,待上一日花掉的金银难于计数。要喊画师将如此繁荣景象绘出一幅画卷,真是难上加难。


图片

·明清时期的姑苏经济相当发达


明代中期,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但人们仍旧渴望通过仕途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唐寅祖父辈皆经商,他父亲将振兴家门的希望寄托在了他身上。


图片


都说读圣贤书时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但唐寅常年生活在“繁华地”,年幼时就时常穿梭于闹市间,听着酒馆里的喧嚣,看着陆上车水马龙、水上船只熙攘,眼见文人雅士一觞一咏。在“闭门读书声琅琅”与“繁华市井常嬉戏”中长大的唐寅,聪颖机灵,也颇有不拘一格的市井气、江湖气,这与他这一生的命运走向,或许不无关联。



图片

· 如今的阊门也是繁华处


这份儿聪颖机灵,让他在小小年纪大放光彩,15岁入了县学。祝允明在《唐子畏墓志铭》里写道:“子畏性绝颖利”,“幼读书,不识门外街陌,其中屹屹,有一日千里气。”俨然是有口皆碑的“别人的孩子”。


图片


虽然有才,唐寅并没有把求取功名放在心上,大概是觉得我自由自在,这样过得也挺好。徐祯卿曾说他“雅资疏朗,任逸不羁”。直到父亲去世,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为成就父亲遗愿,唐寅痛下决心,用一年准备,要在乡试放手一搏,结果考了个全省(南直隶)第一的“南京解元”,名扬江南。人生多得意。


图片

· 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当时的姑苏风情


20余年生活所养成的肆意洒脱、个性强烈是唐寅难以割舍的性情。他也自称“地上仙”,赶着趟儿地游玩、喝酒,足迹遍布整个吴中,即苏州府所领的一州七县。

繁华而清丽的姑苏城,能让他全身心去感受这座城市的美。《姑苏杂咏》中,他说“万方珍货街充集,四牡皇华日会同”“市河到处堪摇橹,街巷通宵不绝人”“江南人尽似神仙,四季看花过一年”“北去虎丘南马涧,笙歌日日载舟航”,呈现出姑苏无比热闹繁华的景象。


图片
定居桃花坞,化作“桃花仙”


在姑苏城的北部,因唐朝诗人杜荀鹤作《桃花河》诗,宋代范成大《阊门泛槎》诗有“桃坞论今昔”句,渐渐有了桃花坞这个地名,今天泛指桃花坞大街及其周边地区。



图片

· 范成大的“桃坞论今昔”,

证明了宋代就有了这个地方


30岁因涉嫌贿赂主考官,本来大好前程的唐寅受到牵连下狱。借酒消愁,家中财政越来越差,与续弦妻子离婚。眼看着连年颓放,越来越落魄,先跟弟弟分了家,然后开始卖画为生,更寄情风月。


图片


在此期间,他完成了画作《江南农事》。画面上村舍栉比,沃田垂柳交错,田埂河流迂回,有一叶行舟过桥。农夫水田插秧,渔夫撒网捕鱼,舟船泊岸或荡桨持篙、肩挑行囊,人物熙攘往来,一派江南繁荣景象。


图片

· 唐寅《江南农事》


转眼34岁时,唐寅在桃花坞弄了个小园子,种了些桃树。2年后,在一个温暖的春天,园子里桃花粉似落霞、竞相开放时,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桃花庵歌》:“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桃花庵初成时,唐寅特邀沈周、祝允明等人小集同赋。他在桃花庵作了《四十自寿诗》及图。


图片


唐寅到底是唐寅,脑子活络,该豁出去的时候豁得出去。他初时跟随周臣学画,日后他声名日盛,求画的人实在太多,就假借周臣之手出画。他对这样的生活也颇为满足:“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日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他应宁王朱宸濠聘赴江西。但在确认宁王朱宸濠日后必定谋反后,竟然想到装疯卖傻裸露,尽早全身而退,也真有他的。在保命面前,面子什么的都不重要了,他又不是没丢过人,有什么想不穿的,“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图片

· 唐寅著名的《桃花庵歌》


经历了荒诞的江西之行后,他回到桃花坞过上隐居生活。与花为邻、以酒为友,在桃花庵作画、写诗,与往来的朋友赏诗鉴画。他用李晞古法画了《溪桥听笛图》,画了《应真图》,于梦墨亭仿郭熙画山水长卷,在桃花庵画《雪景》扇……桃花坞作为唐寅最后的容身之所,也催发着他心灵上的逍遥肆意。




图片

·唐寅《应真图》


生再无所求,死再无所憾。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唐寅写道:“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把死后大事当成一次不经意的放浪漂流。



图片

· 崇祯《吴县志》中记载:“解元唐寅墓,横塘王家村”。


纵情世间,人生跌宕,唐寅一生经历了很多人的几辈子,有花有酒有朋友,有诗有画有名气,到了,也没什么可惜的。他于半醉半醒,看尽那里的花开花落。桃花坞里有唐寅,唐寅就在桃花坞。


图片

图片

来源:《姑苏古城》微信公众号

2022-05-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