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莽正式掌握政权

 阿呆码字 2022-08-09 发布于江苏

公元前一年六月,汉哀帝在未央宫驾崩,他二十岁即位,在位六年,只活了二十六岁。

当年汉成帝时期,哀帝目睹了国家政权由王氏集团掌控的局面。

所以到了自己即位以后,屡屡的诛杀大臣,比如朱博、王嘉等人。

他是想要效仿汉武帝和汉宣帝那样,让政权留在自己手中。

但是他却又宠信馋臣,就是赵昌、董贤和息夫躬这样的人。

又不喜欢直言进谏的大臣,比如师丹、傅喜和郑崇这样的大臣。

这几个因素累积在一起,促使汉朝大业更加的衰败了。

太皇太后王政君听闻汉哀帝驾崩,马上赶到未央宫,把玉玺收了起来。

太后赵飞燕召来大司马董贤(这个时候董贤还没死),问他打算怎样安排汉哀帝的丧事,董贤一筹莫展。

赵飞燕就说了,新都侯王莽,之前以大司马的身份料理过先帝的丧事,比较有经验,就让他帮助董贤处理这个事。

太后派了使者急召来王莽,下诏给尚书,把发兵的节符,中黄门,期门的兵权都交给王莽。

王莽接着就弹劾了董贤,收回了大司马印件和绶带,董贤在家自杀身亡。

太皇太后王政君下诏,让公卿大臣推荐可以任职大司马的官员。

大家都认为:王莽以前就是大司马,辞官回家是为了不与外戚傅氏和丁氏相争,众人都觉得王莽贤能,而且他又是太皇太后的近亲(王莽是王政君的侄子),所以最合适的人选就是王莽。

何武和左将军公孙禄两个互相勾连,他们反对让王莽任大司马,还说在孝惠帝和孝昭帝时,外戚吕氏和霍氏,上官氏,把持朝政,几乎危害到社稷。

而现在呢,孝成帝和哀帝都没有子嗣,只能是从近亲中选立幼主,所以不应当再让外戚大臣掌握政权。

太皇太后自然不会听他们俩人的,她直接让王莽当了大司马,领尚书事务。

安阳侯王舜,是王莽的堂弟,他为人很自律,太皇太后王政君很喜爱他,信任他,王莽举荐了王舜为车骑将军。

经过太皇太后和王莽商量,七月份,派了王舜和大鸿胪左咸带着节符去迎中山王箕子为继嗣。

中山王箕子是前中山王刘兴的儿子,当年汉成帝没有子嗣,在刘兴和定陶王刘欣中选立了定陶王为继嗣,就是汉哀帝。

现在哀帝仍然无嗣,又选立了刘兴的儿子,历史总是在轮回,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啊。

接着,王莽又请示了太皇太后,下诏给有关部门,说皇太后赵飞燕和妹妹赵昭仪当年专宠后宫,不让其他贵人侍寝,残害皇嗣,要求把赵飞燕贬为孝成皇后,迁居北宫。

又说定陶恭王太后(傅太后这个时候已经崩逝了),和孔乡侯傅晏(汉哀帝的老丈人)同心合谋,背恩忘本,专恣不轨。

所以把孝哀皇后迁退到桂宫,傅氏、丁氏子弟全部免官罢爵回归故乡,傅晏的妻儿家人迁到了合浦。

王莽其实是个有想法有野心的人,之前因为傅氏和丁氏风头正盛,为了避开他们,才在家赋闲了几年,现在一朝得权,无所不至。

处置了这两家外戚人员以后,又下诏单独赞扬傅喜:高武侯傅喜,姿性端谨,为人忠直,虽然是故定陶太后的亲戚,却不与她合谋,依然守着自己该有的节操,所以被太后遣回了封地国。

俗话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称赞傅喜高洁,所以特召傅喜回到京城,继续为官。

虽然傅喜又回到了朝堂之上,但是这个时候他已经孤立了,他内心也很担忧,后来又遣回了国,最后寿终正寝,也是个好的结局。

王莽接着又把傅太后贬为定陶恭王母(虽然人已死,还是要废号),丁太后为丁姬。

接着,王莽说大司徒孔光是名儒,辅佐了成帝、哀帝,太后都很敬重他,天下百姓也很信任他,于是尊宠孔光,让他的女婿甄邯做了侍中、奉车都尉。

上奏弹劾了何武和公孙禄互相勾连,全部罢官回乡。

又奏报南郡太守毋将隆,治理中山国冯太后的案件时,冤枉无辜。

关内侯张由诬告骨肉,中太仆史立、泰山太守丁玄,河内太守赵昌陷害郑崇,全部免为庶人,迁到合浦。

实际上,中山国冯太后的案件,是史立和丁玄处理的,毋将隆只是参与联名奏报,现在这样处置他。

是因为王莽年少时倾慕毋将隆,想要与他结交,但是被拒绝了,所以王莽只是以这件事为由头而已。

王莽现在上位,不仅仅是对付这些人而已,就是自己的亲叔父,也是不放过的。

红阳侯王立,是太后王政君的亲弟弟,也就是王莽的叔父,虽然他已经不在官位,但是王莽对他是又敬又怕。

他担心王立会在太后面前阻挡自己,可能王莽自己也觉得自己这一系列操作有点放肆,所以才会有这种担忧吧。

于是,王莽让孔光上奏弹劾王立,说他之前明知道淳于长犯了大逆不道之罪,还要为他求情辩护。

后来又想选立官婢杨寄的私生子为皇子,引的天下人流言纷纷,这样的话,他是无法辅佐幼主的,可以把王立遣回封地。

太后不肯,王莽接着说,如今汉室衰败,两朝皇帝都没有子嗣,现在由太后辅佐幼主,就算是太后处事很公正,天下人都要有所疑心。

如果再因私人关系不顾大臣们的提议,就会发生混乱了,还是先把红阳侯遣回国,等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召他回来吧。

不得已之下,太后只好把王立遣回国,王莽都是用这样方法胁持上下。

一时之间,肯依附顺从王莽的人都得到了提拔升迁,不听从他的,被他记恨的人都被诛灭。

王舜和王邑是他的心腹之人;甄丰、甄邯主要负责刑狱这方面;平晏主管机要事务;刘秀掌管文书诏书之类的文职工作;孙建负责军事方面。

另外,甄丰的儿子甄寻、刘秀的儿子刘棻、涿郡的崔发、南阳的陈崇,这些人都因为有才能受到了王莽的器重。

王莽外表看起来严厉凛然,语言耿直恳切。

然而,他想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只要稍微露出一些暗示,底下的人就能意会到,并且上奏请求。

而王莽呢,还要叩头哭泣,假装推让,用这个招数,对上迷惑太后,对下在众人面前取得信任。

八月,王莽又报告太皇太后,把孝成皇后赵飞燕,孝哀皇后傅氏,废为庶人百姓,让她们去看守孝成帝和孝哀帝的陵园。

赵飞燕和傅氏,在被废的当天就自杀身亡了。

因为王莽专权太盛,大司空彭宣上书,说自己年老昏乱,姿性浅薄,愿上交大司空,长平侯的印件,辞官回乡。

王莽回报太后下了策书,免去了彭宣的官职,让他回到封国。

对于彭宣的这个行为,王莽非常生气,对彭宣怀恨在心,故意不按规矩赐给他黄金和车驾,彭宣在封地国居住了几年后去世。

公元前一年九月,中山王即皇帝位,就是汉平帝。

这一年,平帝只有九岁,由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听政,大司马王莽把持朝政,朝廷百官都听从于王莽的指令。

王莽的权势越来越盛,孔光心中忧惧,没办法的情况下也上书辞官。

但是王莽却回报太后,说皇帝年幼,需要安排老师,就把孔光迁为皇帝太傅,给事中,负责皇宫的宿卫和供养等。

十月份,孝哀帝安葬在义陵,义陵在扶凤县,距离长安城四十六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