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超收服了鄯善王以后,回去向窦固报告了情况,窦固大喜,写了奏章给朝廷,给班超报功。 又上书要求朝廷更换使者去西域,汉明帝说,有班超这样的人才,何必要换人呢,现在就任命班超为军司马。 于是,窦固又派了班超去出使于窴国,班超表示不需要多加兵力,只带着原来的三十六个部下就可以。 班超说,于窴国路途遥远,面积宽广,带太多的人也没什么大作用,如果有什么不测,反而会成为负担。 当时,于窴国王广德扩大南边的路,匈奴派了使者去监护于窴国。 班超到了于窴国以后,国王广德对他并不是很讲礼节。 而且,这个广德向来很相信巫术,有巫师说,神灵都发怒了,怎么还要归附大汉呢,赶紧把大汉使者的马拿过来祭祀我。 广德就派了国相私来比,去向班超索要马匹。 班超已经事先打探到内情了,表面就答应了国相的请求,然后说要让巫师自己过来取马。 过了一会儿,巫师来到班超这里,到了以后就被班超斩了。 然后把国相私来比关押起来,鞭打了数百下,再把巫师的人头送给于窴国王。 广德也早就听闻班超在鄯善国诛灭匈奴使者的事,他大为惊慌,马上杀了匈奴使者,去向班超归降。 班超重重的赏赐了于窴国的大臣,以安抚他们。 西域各国都送了质子去京师,西域和朝廷断绝来往已经六十五年了,从这开始,又恢复了通好关系。 ![]() 公元73年,北匈奴大举进兵云中,云中太守廉范奋力拒敌,因为他们兵力比较少,就想要写信向隔壁的郡县求救,廉范不肯。 到了黄昏时候,廉范下令军士把两根火炬绑成十字形,手拿着其中一端,另外三端都点上火,这样一来,敌人看起来就是许多火把,会觉得他们兵多。 果然,匈奴以为汉兵的援兵到了,大惊,打算一到天亮就退兵。 廉范让军中很早就吃了早饭,清晨时分就出兵,斩首数百人,匈奴军中互相踩踏,死了一千多人,北匈奴不敢再入侵云中。 最早的时候,龟兹王是匈奴拥立的,他依仗着匈奴,占据着北道,杀了疏勒王,拥立他的大臣兜题为疏勒王。 班超从小路到了疏勒国,在离兜题居住的地方大约九十里的地方停下,派了官员田虑先去招降兜题。 并且他告诉田虑说,兜题原本就不是疏勒人,他们的臣民也不会都听命于他,如果他不肯归降,就可以把他抓起来。 田虑到了兜题住处后,兜题见他文弱,就不打算归降。 田虑趁他没有准备,立即上前劫持了兜题,左右侍卫都措手不及,全部惊慌奔走。 然后,田虑飞马向班超回报,班超立即前往,召来疏勒国的将领官员。 对他们说龟兹王无道,还要立之前的疏勒王的侄子为新国王,疏勒国人大喜。 为了让龟兹国知道朝廷的恩德,班超还赦放了兜题,因为就算杀了他,也没什么好处。 ![]() 公元75年,北单于派了左鹿蠡王带着两万人去攻打车师国。 耿恭派了司马带兵三百人去求援,结果全军覆没,匈奴攻破车师国以的事,又去进攻金蒲城。 耿恭下令在弓箭上涂了毒药,匈奴兵有中箭者,伤口立马就烂了,匈奴人大惊。 那时刚好天降暴风雨,耿恭又趁着暴雨进攻,匈奴震恐,都说汉兵有神力,匈奴兵自行退去。 北匈奴和朝廷之间,打打停停,一直到了公元89年,这时候已经是汉和帝时期了。 窦宪、耿秉从朔方鸡鹿塞出兵,南单于从满夷谷出兵,度辽将军邓鸿从稒阳出塞,三路兵马在涿邪山汇合。 窦宪分派了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kuí)、耿谭,带着南匈奴的一万多精兵,和北单于在稽洛山交战。 北匈奴大败,北单于逃走。 公元90年,窦宪派了副校尉阎盘带着二千骑,偷袭了北匈奴的守地伊吾,车师国震恐,又派了质子入京为侍。 南单于上书请求去攻打北匈奴,朝廷派了左谷蠡王带着八千骑兵从鸡鹿塞出兵,中郎将耿谭派了从事作为护军,一起攻打北匈奴。 半夜时分,北匈奴被围困,北单于受伤逃走,抓获了单于的妻妾,斩杀八千人,生擒数千人。 窦宪认为,北匈奴现在势力大大削弱,应当趁机剿灭他们。 ![]() 公元91年2月,窦宪派了左校尉耿夔(kuí),司马任尚,从居延出塞,在金微山围困了北单于。 北单于大败,汉兵抓住了北单于的母亲,还有其他将领士兵,有五千多人。 北单于又逃走了,不知所踪,可以说,北匈奴被彻底消灭了。 这次的交战,汉兵出塞五千多里远,这还是从来没有过的,打破了朝廷军队的远征记录,耿夔(kuí)被封为粟邑侯。 龟兹国、姑墨国、温宿国全部归降。 朝廷又重新设了西域都护,骑都尉,戊己校尉官。 任命班超为都护,徐幹为长史,拜龟兹国侍子白霸为龟兹王,并且派了司马姚光送白霸回龟兹国。 班超和姚光一起协助白霸登上王位,废了之前的龟兹王尤利多,姚光带着尤利多回到京师。 班超留在龟兹国的它乾城,徐幹屯守在疏勒。 到此时为止,只剩下焉耆、危须和尉犂,还怀有二心,其他国家全部臣服于朝廷。 北单于被灭以后,他的弟弟于除鞬自立为单于,他带着数千人到了蒲类海,然后派了使者去向朝廷请求通好。 窦宪向朝廷请求,可以派使者过去,正式立于除鞬为单于,另外再设置中郎将领护,这些制度都是依照南单于设立的。 但是袁安和任隗表示反对这个计划,后来袁安又单独上书,说乌桓和鲜卑帮着攻打北单于,现在如果拥立北单于的弟弟,乌桓和鲜卑一定会心怀怨恨。 况且,依照大汉制度,每年供给南单于的费用是一亿九十多万,供给西域七千四百八十万。 北匈奴更加遥远,所需要的费用更要翻倍,这样简直是要用尽国库了。 这件事再次拿出来商量,袁安和窦宪互相反对,窦宪言辞激烈,甚至开始诋毁袁安。 但是袁安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过,最终汉和帝还是采纳了窦宪的谏言。 在公元92年,朝廷派了大将军左校尉耿夔(kuí)去授给于除鞬印件和绶带,派了中郎将任尚带着节符去屯守在伊吾,这些制度也都是依照当年南单于一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