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廷纲纪混乱 灾害不断

 阿呆码字 2022-08-09 发布于江苏

汉顺帝打算要册立皇后,后宫受宠的贵人一共有四人,不知道要立哪个,就把这四人的姓氏写在牌子上,再祝祷抽签决定。

尚书仆射胡广和尚书冯翊郭虔、史敞上书劝谏,说立皇后是大事,用这个的方式决定,太不合适了,选皇后要挑选有德有贤的人。

汉顺帝倒也听劝,后来选了贵人梁氏为皇后。

梁氏是汉和帝的生母梁贵人的侄女,梁商的女儿,她也是后宫的贵人,之前说过后妃不可以嫉妒之类的话,汉顺帝认为她比较贤惠。

汉顺帝封了自己的乳母宋娥为山阳君,又封了梁商的儿子梁冀为襄邑侯。

尚书令左雄上奏说,当年高祖皇帝曾有过约定,非刘氏不得封王,没有功劳的不可以封侯。

孝安皇帝当时封了江京、王圣等人,所以才惹了那么多事情,还出现许多异象。

现在青州发生饥荒,盗贼四起,所以不要因为一些小恩就加封这些人,以免引起灾祸。

汉顺帝不听,左雄又继续上谏,梁商数十次上书,推辞给梁冀的封爵,汉顺帝才同意不给梁冀封侯。

洛阳城的宣德亭地上裂了一条大缝,有八十五丈长。

汉顺帝就下令让公卿大臣举荐贤能之士,给出一些建议和对策来。

李固就说了,之前孝安皇帝改变旧制度,给乳母封爵,所以造成祸乱。

大汉兴盛三百多年以来,高祖皇帝、孝惠帝、孝文帝、武帝等等,他们难道就没有乳母之恩吗,他们是明白不可以这样做,所以并没有给乳母封爵。

现在皇帝的乳母虽然有功,又为人勤谨,但只需给她赏赐就可以了。

听说宋氏性格谦虚,如果给她过高的封爵,掌管权柄,这是有违天道的。

先帝之前宠遇阎氏,位号尊宠太盛,以至于后来阎氏一族被诛。

如今梁氏是椒房贵戚,封赏较高的爵位,还是可以的,但是子弟们就不需要荣显加身了。

可以让步兵校尉梁冀和诸侍中还去任黄门的官职,让外戚不要掌管朝政大权。

昔日馆陶公主为子求官,汉明帝都没同意,只是赐钱而已。

与陛下共天下的,外有公卿大臣,尚书,内有常侍、黄门,安则共享福庆,危而通其祸败。

天下纲纪是最重要的,身为人君政事清明,就好比水库有堤防,有了牢固的堤防,就算遭遇雨水,也不会生变;如果堤防穿漏,万人同力也无法挽救。

如今堤防虽然还算坚固,但是也渐渐有孔穴了。

朝廷就好比是一个人的心腹,州郡好比是四肢,心腹痛则四肢无法动弹。

所以应当加固堤防,先安心腹,整顿朝政,就算有些贼寇和水灾旱灾,也不足为虑。

如果堤防坏漏,心腹有疾,就算没有那些灾害,天下也会有忧患的。

当务之急,应当罢退宦官,收回朝政权柄,挑选方正之人任职常侍。

另外,还有扶风县的功曹马融、太史令张衡,也都上了对策。

汉顺帝看了以后,觉得李固说的最好,并且采纳了他的建议,一时之间,朝廷肃然。

又封了李固为议郎,但是顺帝的乳母宋娥以及那些宦官就怨恨李固了,当然了,李固挡了他们的路啊。

他们就开始陷害李固,后来是仆射黄琼重新查明了这件事,李固很久才被释放,被迁为广汉郡洛县的县令,李固弃官回到了汉中。

公元134年,因为夏天两季连连大旱,朝廷下令大赦天下,汉顺帝亲自到德阳殿请雨。

并且向尚书周举问策,周举说,臣听闻阴阳闭隔,就会引致二气闭塞,陛下不遵循文帝和武帝的制度,却效仿秦国的奢侈。

近几年来,一直都有旱灾,但是陛下从来没想到要改过,只是徒劳的坐在殿中求雨,那也没什么用处啊。

现在重要的是应当推信改革,减少宫中的开支,去贪污,远奸臣。

太史令张衡也上书,说之前京城发生地裂,也是预示着君威分裂,百姓困扰,应当收回朝政大权。

太尉王龚痛恨宦官专权,就上书劝说汉顺帝,那些宦官当然不高兴,就派人上奏污蔑王龚。

李固就到梁商那里替王龚求情,说他是被奸臣陷害,后来梁商去找了汉顺帝,王龚最后才被释放。

执金吾梁冀被升迁为河南尹,梁冀这个人生性爱喝酒,平日里恣意妄为,在职期间纵暴非法。

梁商的朋友洛阳令吕放,就把这些情况告诉了梁商,所以梁冀受到了父亲的责备。

梁冀怀恨在心,就派人去刺杀了吕放,又担心被梁商知道,就推说吕放是被仇人所杀。

又请示让吕放的弟弟吕禹为洛阳令,让他去抓捕杀害吕放的凶手,但却私下让吕禹灭尽吕放家的宗亲宾客,共有一百多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