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不断有网友圈我一条微博,就是黑龙江安达市一位原定在右大腿上开刀的病人,因为医生弄错了左右,被医生额外在左大腿上割了一刀。这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这种错误,以前有医生也犯过,以后也还会有医生再犯,毕竟,医生是人,是人就有可能犯错误。我今天来写本文的目的,是回忆那些曾经被开错的刀,试图找出一些规律,来减少这种开错刀的概率。 ![]() 我开始关注到开错刀,从我读医科大学那开始。 1993年12月22日,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患儿刘大龙(5岁),患扁桃体肥大做扁桃体摘除手术;患儿徐冲(4岁),因患先天性心脏病,等待做法乐氏四联症心内修补术。1993年12月22日8时左右,徐冲先被领进手术室,连过巡回护士和全麻等几关,被送上手术台,经过20多分钟的手术,扁桃体被摘除。同时,应做扁桃体摘除术的刘大龙被领进了手术室进行了全麻。经过3个多小时,被误开胸切开心脏做了心内修补术。当手术者捧出孩子完好的心脏时,还以为是术前误诊。直到徐冲的母亲从医护人员手中接过刘大龙的衣服而发出怀疑时,才发现两例手术竟然阴差阳错。 刘大龙在被误做心内修补术的同时,作为A型血的他,还被输进了不少为徐冲准备的B型血液,从而导致严重输血反应,经全力抢救,才保住生命。最后,两位患儿转危为安。医疗事故责任者受到处分。 所幸,据齐鲁晚报报道,2007年10月,有记者回访刘大龙,刘大龙父母经营着一个中型的鸡场,效益不错。刘大龙刚刚考上了山东省内的一所高校,学习成绩也不错。 这个错误的案例,在我刚刚开始读浙江医科大学的时候发生,几乎伴随我大学五年的生涯,因为给我们上课的医生老师会反复提到这个案例。 1993年的时候,还没有互联网传播信息,人们能够看到的信息,只是电视和报纸,就算这样,这个错误的案例也广为人知,带给人们的震惊无与伦比,给医生的教训也很大。 工作以后,对于开刀病人的核对,我非常小心。特别是有左右对称部位的那些手术,比如传统的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做腹腔镜的不存在这个问题)。在动刀子前,总要再次询问病人,核对他患病的部位是在哪里。 我记得有一次,那天3台腹股沟斜疝,两个病人是右侧斜疝,一个病人是左侧斜疝。那个年代我们医院还没有要求医生在病人手术前标记手术部位。一个病人打好硬膜外麻醉,助手已经完成手术消毒铺巾,铺的是右侧切口。我动刀前再次问病人,患病在哪一侧,他说是左边。幸好及时发现改过来了,要不,就会给病人造成伤害了。此事件后,每个病人开刀前,我都要亲自核对病人以及手术部位。 事实上,每年都有不少开错刀的案例,不但是中国有,全世界都有开错刀的案例。只是,有些被媒体曝光了,有些没有曝光。 去年,我国就有剖腹产男陪客,等在手术室门口,被拉进手术室割掉痔疮的极端案例发生。 每一次医疗失误,都会给病人造成损失。民众会怒骂医生不负责任的行为,而医生们,除了赔偿善后,更重要的是要找到犯错误的原因,制订出相应的规章制度,防范下次有人犯同样错误。 ![]() 图片来自林育贤医师的演讲PPT 上面的图片,就来自台湾新光医院林育贤医师的演讲PPT截图。台湾骨科医学会统计了手术错误,这些手术错误当中,发现开错地方的有56%,开错病人的有8%,开错方式的有36%。台湾医生统计的这个数据,和美国的一些统计数据也差不多。 事实上,医学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就是不断吸取教训,逐步完善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医院里有很完善的各种制度。 病人在手术前,主刀医生或者助手,必须用笔标记切口部位。这项制度刚刚实施的时候,许多医生觉得太死板了,比如痔疮手术,切口标记在哪里?扁桃体手术切口标记在哪里?后来,我们规定,痔疮手术在臀部画个圈圈,再画一个箭头指向肛门。扁桃体手术,在下巴上画个圈圈,再画一个箭头指向嘴巴里面。 手术室有专人接病人,接病人的时候,先要核对病人的各项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等各项。查看有无标记手术切口。 手术病人进手术间前,手术室护士还要核对。核对病人的各项信息后,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等各项,还要核对各种化验单和检查单是不是全面。 麻醉开始前,主刀医师(或者助手)和手术室护士、麻醉医师一起核对病人的各项信息后,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等各项,并且记录在专门的表格上。 只要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做,开错病人,开错刀的事情,基本不会发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医院里的各项制度,都是血淋淋的教训换来的,这项制度,医生们不要嫌烦,要好好遵守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