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农民把牛当成宝贝,它能犁地、耙田、耖田,还能拖车、碾稻穗。 我国的封建社会是牛帮忙人种田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有50年时间农民喜欢牛,把它当做勤劳的榜样。 孝感市高新区办公楼前,有一匹老黄牛雕像,提醒人们要弘扬老黄牛精神,默默耕耘,绘出五彩缤纷的图画。 近15年,我们地方从农业区变成工业区,我再没看见牛耕地的场面。但到了腊月,集市挂着牛肉,价格比猪肉还贵,条件好的家庭喜欢掏钱买十几斤牛肉过年。 去年牛肉每斤售价40元,餐馆的一道炒牛肉标价50元。牛肉成了餐桌上的一道贵菜,也是食客们喜欢的一道菜。 1975年我念到伟人一首词,“土豆烧熟了,加点牛肉”,那时我是没有尝过牛肉的。据说发达的美国人,喜欢吃牛肉、牛排。于今的中国人,改变了生活内容,耕地的牛,长肥后被人工宰杀,也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牛的命如猪的命一样,活着就是一种献给人类有营养的肉食动物。 耕地的牛不耕地,出生后吃青草,长膘。当它肥头大耳时,主人就拿它换钱。东北人有吃牛肉的习惯,那是广大的草原上放养了成群的黄牛。南方人吃牛肉比较晚,等到农业实行了机械化,才把吃牛肉搬到餐桌上。 牛的祖先会流泪,魔牛王会叹息。人类主宰一切,动物植物任人宰割,它们没有地方投诉。 吃上牛肉,不担心有什么副作用。倒是吃猪肉,担心身患高血压、高血脂。猪可以吃饲料,牛可不行。纯天然的青草喂养的水牛、黄牛,确实是人们需要的一道好菜原料。 牛不耕地,让我想起妇女不学针线活。农业社会,哪个农村姑娘不学针线活? 种田几十年的老人,不会计算机,买智能手机不会使用。时代的发展常在重用一批人,淘汰一批人。40年前我会拿钢笔在稿纸上写文章,邮寄给报社、广播电台。现在过时了,我若不学习计算机操作技术,哪能坐在点电脑旁,胸有成竹地敲打键盘,书写一篇文章? 人活着总得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才能为社会做点事。牛不会学习,它只能吃草、喝水、睡觉、长膘,最后被主人处理掉。 牛犊一声咩咩,那是喊娘的声音。我见过牛犊出生的情景,它从牛妈妈腹中出来,就能四肢站立。比人强得多!满一岁就能干农活。活到8岁就老了,老牛拉破车,上气不接下气。牛的寿命不超过10年,很短暂的。 我已经忘了“牛是农民的宝贝”,已经忘了小时候牵着牛喝水、吃草的情景。但过春节吃上牛肉时,我是感谢牛的献身精神的。 |
|
来自: 新用户7019teQl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