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下雨,特别费鞋。 先是一双服役时间七八年以上的皮凉鞋,因鞋底出现洞洞,总是第一时间预报下雨而湿脚,不得不宣布修整。后来一看,左右拇指处都因中年脚变形之拇指外翻把鞋帮与鞋底之间撑断了,不像开胶,就是皮子生生的断掉了。这样致命的伤残,就应该退役了。 那是一双特价处理的红蜻蜓或者蜘蛛王,软皮的,很舒服。整个夏天,除了和凉拖鞋替换一下,其他时间都是他在上班或社交的途中,长期积劳成疾,无鞋可以替班,应该就是它伤残的关键。 晴天还能马马虎虎包装脚一阵子,下雨便只能做脚上的装饰物,保护脚不湿的作用根本起不到。 鞋底有漏洞,鞋帮鞋底之间断裂,确实也没有修补的必要了。 鞋,没有第一时间进垃圾箱,退役前的告别,还需要一段时间,先在精神上割舍一下,等到无法穿它,安放它都感觉碍事的时候,才会进垃圾箱。 现在,是缓冲时刻。 皮凉鞋宣告退休,能顶它班的可能就是“老头乐”了,“老头乐”是对老人鞋的戏称,这种四季鞋,对脚容易热的人来说有点捂脚,虽然它满身都是洞洞,应该很透气的,只是主人不愿穿,不想穿,还得找本季节的替代品。 老人曾在超市刚开业时给买过一双老北京布鞋,虽然大一个号,也马马虎虎能穿,摸上去,厚度比“老头乐”还薄。不行,就穿它将就一下。 经济拮据的时候,很多要求都可以降低,何况年过半百,也逐渐回归自然。不必每天正襟危穿、道貌岸然。完全可以以接地气的老北京布鞋,演绎一个实实在在的老头儿形象。 鞋子偏大,可以不急不缓的走路。可昨晚“夜行黄沙道中”,被一阵急雨淋住,撒丫子于雨中奔跑,鞋子因为号大,明显不跟脚、不配合,若能像往常一样飞奔,断不会成为落汤鸡的。 衣服湿了,鞋子也湿了,遭遇淋雨,遂于桥洞下避雨。一小时后终于接到按照数次定位、在电闪雷鸣惊恐万状中趟着雨水、费尽心力走了半小时送来的雨伞,我们身上虽湿,但心里很暖的回了家。 ![]() 年龄大,对方向不再敏感,地方陌生,表述也不正确,让接的人在雷雨中撑伞、淌水半小时,全身几近淋湿,在外遇雨的人,淋湿就淋湿了,如今,又拉上了一个本来安居在家的人出来送伞,同样也淋湿了。唉,真不知是得还是失。 ![]() ![]() 淋了雨,老北京布鞋也淋湿了,这可如何出门? 穿凉拖吗?还是穿春秋天经常在家穿的军用布鞋? 这是一双服役时间更长的布鞋,只是中间很多年一直没有在岗,有这个编制,一直没有出过勤,没有上过岗。幸好没有扔掉它,今年还重新找出来任用它。 它的来历早已模糊,仿佛也不是按主人的脚买的,明显挤脚。平时在家按拖鞋穿,感觉不出挤脚,但一旦外出提上鞋,脚就抗议。若是走路,更是抗议有加,可见这鞋子应该是哪一个人发的,不像是按自己的脚买的。 在湿鞋、稍小的布鞋、凉拖鞋之间选择,最后还是选了较小的布鞋。早晨天冷还好,脚瘦小一些,到下午,脚扑腾开了,会更显得鞋子小。 再也不能这样过!马上打开手机,下单了一双前头堵头的凉鞋,任你如何下大雨,可以穿,淋湿了瞬间可干,旱天一样可以穿,还凉快呢。 夏天淋雨的经历告诉我们,人人都少不了一双可旱可雨的凉鞋,这样,一双鞋子就可以过得了雨天,也过得了热天,整个夏天就安然无忧了。 ![]() |
|
来自: 新用户6326I9Ei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