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蜜桃——蜜桃姐姐——”现在,许多同事看到我都这么亲热地叫。 这个“美称”来自于男孩小谷《我的老师》中的一个金句:“老师笑起来像水蜜桃一样甜。”我给他文章的点评是:“原来你这么能写!加油!!”小谷看到这个评语后非常感动,我请他把感受写出来。 第二天一早,他就抱着“每日故事”本在办公室门口等我了。 “老师,这是我昨天晚上写的,你看看写得怎么样?”言语中充满了期待,眼神中透出一股兴奋。看得出来,他对自己的文章是比较满意的。请他坐在我身边,我们一起读他的文章。哪里写得好,哪里用词不当,哪里缺少过渡,怎样修改…… “我会改好的。谢谢老师!” 我跟他耳语:“你的金句在老师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已经有几百个人看过咯,大家都知道你谷忠轩的大名,好多人留言夸你有灵气呢!” “真的吗?” “那还骗你!” 他那红扑扑的小脸蛋涨得更红了。 一晃到了上课时间,他要回教室,走到门口还不忘回头对我憨憨地笑。 这个可爱的孩子。 放晚学,他又来了。拉着我悄悄问:“老师,我想每天晚上放学以后留下来写一篇作文,你来帮我讲作文,好不好?我妈妈也同意。”看着这个突然对写作如此感兴趣的孩子,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放学留下来肯定不现实,我对他说,你可以回家写,然后每天都带给老师看,我们一起研究怎么把文章写好。 第三天一大早,他又来了。“老师,我昨晚写到11点。”我接过本子,密密麻麻写了两张多纸。对于一个写作基础比较差的孩子,他是真的在努力了,我眼眶有点湿润。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啊!大概是只要他下定决心要做的事,什么都难不倒他。 “你太棒了!老师要向你家长报喜!” 我当着他的面打电话给他爸爸,按了免提。告诉他小谷现在的表现,告诉他小谷非常聪明、有灵气,有写作的天赋。希望他能好好表扬小谷,鼓励他多看书,多写作,这孩子一定会给他惊喜。他爸爸开始有点懵,好像不大相信我的话似的。等到反应过来,连声道谢,感谢我发现了他儿子的优点。说他们平时只看到他的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写字像鬼爬…… 小谷在一旁捂着嘴笑了。 都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还真是。 第四天,小谷带着小盛来了,他也写了一篇作文请我指导;第五天,小谷带着小严来了,她也写了一篇作文请我指导;下午,小陈来了,说他也想加入他们的写作团队,天天写文章…… 哇哦!这已经是个写作团队了吗? 因为爱,所以不会怕累;因为爱,所以不会怕苦;因为爱,所以才会有动力。 由此可见,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是多么重要啊! 一个开始对写作不感兴趣,觉得“今日无事”的人,现在怎么天天都“有事可写”呢?不就是因为老师的一句点评吗?关键是这句点评触动了孩子的内心,让一个从来没听到过这样话的孩子有了深深的被信任感。孩子虽小,但是也有尊严,特别喜欢被老师肯定。老师如果能抓住孩子的心理需求,哪怕有一点闪光点,就拼命地放大,放大到让其认为自己真的很行,确实行!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了,事情就好办了。真正笨的孩子又有几个呢?他们自己主动要学和老师逼着学,效果真是天壤之别啊! 就想起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回,镇里举行小学生作文比赛。我被选中参赛。崔老师给我们出了个题目,要求半小时内完成,什么题目记不得了。只记得老师读了我的文章后,摇摇头,叹了口气,说:“都是骨头。”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作文里会有骨头?以后才知道,老师是说我的文章不够丰满,就像没血没肉的木头人。可是,当时老师没有告诉我怎样才能把人物写得丰满、有血有肉。 联系到我班上的孩子,他们写作文,大多数人犯的毛病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文章中的人物不说话,没有动作、表情,完全是一个旁观者在冷静地叙述。连自己都打动不了的文章怎么可能打动别人? 所以,当突然看到“老师笑起来像水蜜桃一样甜”这样的句子,我如获至宝。尽管这孩子其他的地方写得并不太好,但是,有这一句足矣。从这一句中,我看出了他的写作天赋与潜力。“原来你这么能写啊!加油!!”短短十个字,在孩子心中掀起了波澜,点燃了他热爱写作的激情。 实践证明,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恰到好处或者热情洋溢的点评,会对学生产生多大的影响,有时候可能连教师自己都想不到。 下一步,我还要想方设法鼓励小谷以及我的学生们多读书,会读书,因为没有大量的阅读做支撑,仅凭一时的兴趣,写作之路是走不远的。 我希望小谷和他的写作团队能够坚持下去,并影响更多的同伴爱上写作,让我们班的写作团队越来越强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