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年级数学作业,两道“拓展”题,再次暴露出知识盲点

 博阳书屋 2022-08-09 发布于浙江
       二年级同学经过期中考试后,很好地总结了一下。
       前半学期,大多数小同学,能够理解老师讲授的概念,也能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运算。但是呢,每一个班级里,都有几名后进生同学,不论是基础题,还是应用题,都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不能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尤其是在昨天的练习当中,出现了两道比较难的“拓展”题,这不,又难住了大多数同学,这两道拓展题,很好地考查了二年级小同学的发散思维,非常有针对性,也非常有挑战性,很值得一试。
       一起来看看题目吧:
       这两道拓展题,一道是上图的第2小题,一道是上图的压轴题第四题。
       第2小题当中,问题是“妈妈买的苹果和梨各需要多少钱?”
       在这道题目中,有一个很难理解的字——“各”。
       对于二年级同学来说,这个字很难理解,很容易混淆。本身,“各”在这道题目中,是指两个概念,一个指苹果,一个指梨。但是呢,班里许多同学,都混到了一起进行计算。
       还有最后一道题,找一找规律,填写数字。第一行的规律较简单,直接按照乘法口诀就可以填写了。
       但是呢,第二行的题目却比较难,因为规律当中,出现了两种运算,先乘后减,比如第一组,规律是5x5-1=24.
       只要能发现这个规律,题目就变得简单了!
       看上图这位同学,第2小题没有认真审题,对于“各”也没有很好地理解,结果只列出了一个算式,是错误的解法。
        再来看上图这位同学,错在哪里了呢?
       他将苹果和梨的总价,混到了一起,也没能得出正确答案。
       无论是出现了“各”字的应用题,还是找数字规律,这两类“拓展”题,就是考查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果小同学不能发散思维,不能举一反三,不能巧妙应对,那么,就会被难题打倒。
        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思维训练。

       如何更好地弥补上述小同学的“缺陷”呢?

       可以针对性找一些难度不太大的题目,观察小同学在答题过程中,是如何具体思考的,有没有能力避开题目的“陷阱”,进而获得解题的途径。如果达不到,最好能给孩子讲解一下具体的思路、方法,让孩子自己感悟,逐渐提升数学学习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