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中文大学牵头发现肝内胆管癌新疗法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2-08-09 发布于黑龙江

来源:网络 2022-08-09 16:24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在过去10年,肝内胆管癌的全球发病率持续增加,超过八成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届晚期,或出现癌细胞转移,不宜接受手术治疗。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在过去10年,肝内胆管癌的全球发病率持续增加,超过八成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届晚期,或出现癌细胞转移,不宜接受手术治疗。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8日公布一项由中大牵头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与海外医疗机构合作发现,若将选择性体内放射治疗(SIRT)与标准化疗结合,可有效治疗不适合经手术切除的肝内胆管癌。有关结合疗程,比化疗一般总存活期中位数11.7个月更高,可增至21.6个月。研究结果已在著名医学杂志《Liver Cancer》发表。

是次临床研究由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肿瘤学系与影像及介入放射学系合作设计及发起,其他三间亚洲医疗机构随后加入参与,包括泰国朱拉蓬医院、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研究所。研究共筛选出24名合适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参与研究的患者会先接受用“钇90”进行的SIRT,针对肝脏肿瘤进行局部治疗,继而接受标准化疗。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学系教授余俊豪教授解释,局部治疗对付肝内胆管癌的效用:“SIRT是把含有'钇90’的放射性物质经动脉注射到肝脏肿瘤进行治疗,这种方法早已证实能有效治疗肝细胞癌,但一直缺乏SIRT用于治疗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研究数据,尤其是有关SIRT与标准化疗结合后的数据。”

研究结果显示,只接受SIRT的患者总存活期中位数为13.6个月;接受SIRT和标准化疗结合方案的患者总存活期中位数为21.6个月。16名接受新治疗方案的患者中,25%患者经治疗后肿瘤缩小,75%患者病情受控。接受SIRT和标准化疗结合方案的患者中,少于10%的患者出现中度至严重副作用,显示新治疗方案是安全的。

首席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肿瘤学系叶氏家族基金肿瘤学教授陈林教授表示,这项多中心临床研究由研究人员发起,旨在了解这种不常见癌症。他形容这是一项大挑战,感谢不同地区医疗机构付出的努力,“我们的数据将为癌症集中在肝脏且适合接受更强治疗的患者,提供一项新治疗选择。”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