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最近的写作写得很辛苦,好比今天下午就开始构思今天的文章了,完全找不到灵感。 翻了很多书,也找不到灵感。理财类的、投资类的,经济学、传记类各种书翻了好多。打开书要么觉得有些内容自己已经知道了,要么觉得有些内容已经写过了,没必要再写。 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甚至有一瞬间觉得,如果实在写不出来今天就不写了,但今天不写就意味着隔日更要中断,但又不舍。甚至在想,索性明天起就直接断了,然后好好调整一下心境,整理一下思路,把这几年读的书学得东西彻底梳理一遍。 因为在重读一些书的时候发现,明明有些书之前是读过的,并且是认真读的,因为书中有很多笔记,甚至有些是当时阅读时前后篇章关联的内容都做了标记。但重读时依然一句都不记得了,甚至完全不记得曾经读过这一章这一段。 但仔细再读一遍后,会勾起之前的回忆。这件事给我一个启发,其实我们读过的书,有些内容可能已经变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但有些内容在当时阅读的时候,对自己触动比较大,能够引发思考,但时过境迁,有些知识自己现在已经知道了,重读的时候,不会太像当初那样惊讶,不会再产生大量的思考和灵感。 所以,读过的书,真的要系统地整理,否则忘记了真的就不会再想起来了。写作除了能够让人的大脑保持思考,我想这应该也是为什么要写作的另一个作用吧。那就是可以在触发灵感的瞬间,能够把思想火花记录下来。 好比这两年我一直在学习英语,用的是前两年学习到的语言习得的方法。但当我回想之前读过的书中的方法时,发现并没有之前高密度读各种英语学习的书,听写新概念时产生的启发和灵感多。甚至有些方法在大脑中时隐时现,这更加提醒我,好的启发,好的灵感更应该要及时记录下来。 读书有很多好处,比如让我们增加知识,让我们懂更多方法、概念。但读书有一个副作用,那就是会让我们越来越觉得过去的自己愚蠢,也会越来越觉得同一类书中写的内容都大同小异,说来说去就那么几件事。 其实自己很清楚,写不出来的时候,一定是跟输入的信息少, 输入的信息质量低有关。 今天的文字,保持隔日更的节奏,先完成,再想办法找回状态。 参考文章: 上一篇文章: ![]() 爱积累的磊 向他人学,与自己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