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奇技淫巧”,民间怪法子知多少

 老友mk09qda3vs 2022-08-09 发布于天津

古人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在医术、科技以及机械都不发达的古代,仍有无数的奇技淫巧被古人挖掘出并广泛使用,有些甚至流传至今,借此引出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此声明,古人发明的奇技淫巧不是污秽之意,淫通瘾,奇技淫巧是古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彰显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的代表。

神农尝百草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想要探寻某件事情的真实性,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么多的古代技巧,都是先人们一步一步总结出来的。

文章图片1

一、美颜养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论是当今还是古代,人们都很注重自己的仪表。只不过现在的化妆品与保健品一抓一大把,真实把古人羡慕坏了,他们怎么去美颜养生呢?

面容永驻法

古代女子们追求容颜不老术,在经过多重的实验后,人们终于发现了一种秘技。

“取朱砂二钱、雄黄五钱、轻粉一钱磨成粉末,拌上鸡蛋清,晚上睡觉前抹于脸上,次日清早用清水洗去,反复几天即可。”

文章图片2

换容秘技

如今的人们在网上开了美颜之后,像是换了张脸一样,这种“易容术”在古代也有巧法。

“取冬瓜仁五两、白杨皮二两、桃花四两混在一起磨成粉末,饭后取少量服用。若想使面部白净,就多加冬瓜仁的量;若要使脸部更加红润,则多加桃花。几十天后,全身肌肤都会变得润滑如玉,容光焕发。”(古代记载方法,切勿尝试!)

文章图片3

白头发变黑

同样与掉发折磨着当今人们的,就是白头发的问题,笔者二十多岁,已经是“少白头”困扰者了,很多人都会选择抹成黑色,那在古代,白头发变黑头发也有偏法记载:

“为什么会生白发,就是跟心情有关,思绪太多,愁情满心,头发自然变白。若要返黑,需要凝神静坐,将全身精气凝聚于脑中,让全身充满气血,久而久之,白发自会变黑。”(古代记载的方法,切勿尝试!)

文章图片4

固齿术

俗话说得好,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牙齿,最为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同时也是人们进食时使用最多的器官。百物养生,莫先固齿,牙齿固然坚固,但也抵不住长时间的摧残以及自身的老化,对此古人有记载:

“早上睡醒时,用舌头舔牙龈,待到唾液满口时,吐出或者咽下,此操作重复三次。或者如厕小便时,咬紧牙齿,直到小便结束松口,可永无齿病。”(古代记载的方法,切勿尝试!)

返老还童

人这一辈匆匆几十年,很多人到老了才后悔年轻时还有没去做的事情,可这世上哪有后悔药,于是人们就想尽办法追求返老还童之术,可惜都是泛泛而谈,对于此古人有记载:

“人衰老是身心俱老,百忧难解,体态也会显得苍老。想要返老还童,要常常打坐冥想,气沉丹田,将内心的忧愁尽数散去,心情变得愉悦了,身体自然也会变得年轻化。”(古代记载的方法,切勿尝试!)

延年益寿

自古以来的帝王将相就追求长生不老术,为此还有专门修炼仙丹的道士。人固有一死,长生不老虽不能实现,但延年益寿还是有独到的方法。养生,是人们处于快节奏时代中的一种治愈焦虑症的产物,古人亦有记载:

“①要注意五味与五脏的匹配,让五味平淡,淡泊饮食是第一。

②力戒怒气。不可常怀怒火,不可斤斤计较于小事之中,保持良好心态,给作者点个赞。

③常活动四肢,伸展四肢如鸟展翅一般,配合呼吸吐气,让全身放松。”(古代记载方法,切勿尝试!)

文章图片5

二、世间百技

鸡毛驱蛇

毒蛇属阴,常常会偷家里的鸡鸭困扰人们,甚至会对人造成威胁,鸡毛属阳,只需焚烧鸡毛,其散发的烟雾即可驱走毒蛇。

鸡毛试毒

家中所开凿的阴井,因常年幽闭会产生有害气体,这时把鸡毛丢下去,如果鸡毛垂直下落,则井内无有毒气体,若鸡毛飘飘然落下,则需经过处理排气后方可下井取物。

(原来鸡毛不只是能用来做鸡毛掸子!)

文章图片6

飞蛾不扑火

古代人们点灯都是依靠火光,这时总会有飞蛾奋不顾身扑向火光,不仅会把火扑灭,还献出了自己的性命。为了保护生灵,也为了灯火不被干扰,人们在冬天将灯草用雪水浸泡,晒干后收藏起来,之后用其来点灯,不会再招到飞虫来扑火。

鱼肉保鲜

古代交通不发达,如果串亲戚拿了条鱼,路上鱼不幸死掉,很快就会变质。这时可用大蒜捣碎,用蒜汁抹在鱼嘴处,可保持鱼的活性,若鱼不幸死掉,用蒜汁涂抹鱼身,亦可保其鲜嫩。

捕鼠绝技

如果家中因老鼠过多无法正常生活,只需取几个螃蟹壳,将其捣碎抹成粉末,放到准备好的捕鼠机关中点燃,蟹壳末冒出的烟很难使老鼠抵得住诱惑,这时鼠群就会四面八方感来争抢香末,只需轻轻一收机关,即可成功捕获大批老鼠。

文章图片7

一寸蜡烛燃一夜

取蜜蜡、松脂、槐花各一斤,浮石四两,熔解成液体。用此浇筑成蜡烛,这种蜡烛即可燃一夜只消耗一寸长。

鸡蛋腾空

把鸡蛋打开一个小孔,将其中的蛋黄蛋白取出,再灌入露水,再用油纸封住小孔,正午放到阳光下,经过暴晒,鸡蛋即可慢慢离地,漂浮于空中。

古代的奇技淫巧在今天看来大多数都是泛泛而谈,我们切不可盲目模仿运用,一切理论都要联系具体实际,何况这些理论并无依据可言。学不可不固根基,一定要格物致知,可以了解其中的价值以及后世意义,万万不可妄自模仿。!!!

我是古趣,大家想多了解有趣的历史知识可以点个关注,下期更精彩哦!

文章图片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