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迷之自信”从哪来?心理学家教你破除认知偏差的陷阱

 新用户49272060 2022-08-10 发布于广东

唯一真正的智慧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苏格拉底

文章图片1

先考你两个问题:

澳大利亚的首都在哪里?——是悉尼还是堪培拉?

越南的首都是哪个城市?——是胡志明市还是河内?

我想这两个问题有不少人都会答错吧,即使知道答案,也许还会犹豫一下才能确认。

外国的情况不熟悉是吗?那么就考两个国内的:

江苏的省会是哪个城市?——是南京还是苏州?

辽宁的省会是哪个城市?——是沈阳还是大连?

也许还是会有人凭直觉脱口而出答“苏州”和“大连”。

记得不久前网上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热搜。

有人说,像周杰伦、孙燕姿这些歌手根本都不火,没人气。

对于熟悉周杰伦和孙燕姿的同时代的人来说,这个说法可是掀起了大浪——什么?你们哪来的勇气竟然说周杰伦和孙燕姿不够火?想当年他们可是红透半边天!

我突然想起了自己以前读中学时的一件糗事。当时学校要举办游泳比赛,全班没有人愿意报名,自己当时脑袋一热就报名了,但事实是,我只能在水里游个几米而已,游泳技能约等于0。

到了正式比赛时,我还自信满满地站在跳台上,心里想着,只要闭着眼往水里一跳,然后努力划水就可以完成比赛。结果当我跳进水里,马上就呛水沉了下去,被救生员捞了起来,我的比赛之梦还没开始就破灭了。这件事也被家里人笑了许久。

文章图片2

01

为什么有些明明是很明显的答案或是常识的事情,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明明答错或做错了却仍然坚持自己没错?为什么有些人会有着一种迷之自信?为什么社会上有那么多的“普信男”“普信女”?

不少调查研究显示,总有许多人认为自己的表现优于其他人,其占比远远超过50%以上。也就是说,认为自己超出中等水平的人的数据跟实际上的客观事实有着很大的差距,两者的结果是相悖的。

存在认知偏差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作为独立个体,个人的能力与知识有限,也跟别人各有差异,自然会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了解自己以及外面的世界,也就产生许多认知偏差。

但是最可怕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察觉到自己存在这些问题,而是认为自己没有错,或是不知道自己错了,反而是越无知的人越自信满满。

心理学家大卫·邓宁和贾斯汀·克鲁格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邓宁-克鲁格效应”,也就是“达克效应”。它指的是,在一项任务中,表现差劲的人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比实际情况更优秀,而表现优秀的人会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表现。

在《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一书中,大卫·邓宁教授详细论述了关于达克效应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人们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和表现,并提出了如何改善并进行客观正确的自我洞察的方法建议。

文章图片3

02

邓宁教授认为,在许多领域,能力不足者在评价自己的个人能力时,面临着认知与元认知的双重困境:解决问题所需的技能同时也是评价自己的表现所需的技能。

也就是说,当这个人并不具备某项技能时,他对自己在这项技能上的评价就会出现严重的偏差,并且他自身无法觉察自己的错误。

事实是,很多人都过度自信,倾向于持过高的自我评价,往往会高估自己的知识、技能、品德等水平,无法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并且很多时候,认知与事实的相关性很弱,一个人知道的跟能做的不一致。(是的是的,就像那个年少无知曾经以为自己游泳很厉害的我)

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人类还是这个世界,都存在着复杂性,没有谁能够完全准确客观地了解自我和整个世界,个体对自我与世界的了解无法超出自己的经验与认知水平。存在认知偏差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文章图片4

03

心理学家鲁夫特与英格汉提出了一个自我认知模型“周哈里窗”,其将认知划分为四个区域(也可以延伸到外对认知上):

①公开我——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

②盲目我——自己不知道,但别人知道。

③隐藏我——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

④未知我——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

可以看到,在自我认知上存在着很大的未知区域,我们对自己的某些方面也未必很了解。而很多时候,别人对我们的认识反而会比我们自己更清楚了解,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评价也比我们自己更接近客观事实。

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也一样如此。对于未知领域,我们并不知道,但同时也很可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怎么念起来有点像套娃了呢?)

文章图片5

因此经常会出现的一个情况就是,很多能力不足者会过度自信,而表现优秀者则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的表现水平不如别人。

邓宁教授在研究中发现,表现优秀者大多会将其他人的平均表现高估26%,而表现欠佳者却能相对更准确地评价其他人的表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进行认知活动(做出回应)所需的技能是进行元认知活动(评价回应)所需的技能。就是说,对能力的自我评估涉及到对这项能力的掌握水平。

如果我们要判断自己对于地理知识的回答是否正确,首先就要具备这些地理知识。如果医生要准确评价自己是否为病人做出正确的诊断,首先就要熟悉了解这些疾病,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如果老师要给学生的考卷进行对错判断和评分,首先自己就要精通有关的知识。

而能力和知识欠缺者自然无法客观准确地进行评价。这跟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无关,很多人有这样的表现并非是有意否认和回避自己的不足。

文章图片6

04

在现实中,人们一般根据三类线索来评价自身表现:

一是人们通常会用某些理由来支持其决策或判断。

二是人们会依据流畅性线索,即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能迅速、轻松、熟练地回答某个问题。

三是人们会依据从总体到具体的线索来评价表现,有着先入为主的错觉。

然而这些线索并不完全可靠,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人们所持有的线索在最开始有可能是错的,而得出错误答案和得出正确答案的过程往往很相似,也一样合乎某些事实和逻辑,因此很多人难以判断究竟是对是错,便会认为自己得出的结果是对的。

从错误的起点出发,最终也只能走向错误的结果。

文章图片7

“自我证实预言”和“证实偏差”效应都使得我们倾向于选择能证实自己是对的事实,忽视错误的方面,强化认知上的自信。

也就是说,当我们对自己有某种预想或是认定某个事实时,就会努力去寻找相关的事实和证据来进行印证,证实自己是对的,也会在不自觉中表现出某些行为来使“预言”和判断成为事实。因此我们会有选择性地关注和选择那些能够证实自己的事实,忽略或否认那些错误的方面。

人们在事后也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见之明”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马后炮”“早就知道”,让我们高估自己的判断,在事情过后再回想起来更加笃定自己当初的判断没有错。

还有很多情况都会导致人们出现认知偏差。比如:以自我为中心,高估自己的独特性,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产生可控性错觉,认为自己能掌控一切;被锚定效应误导;处于道德高地,有着道德优越感;情绪变化的影响,等等。

文章图片8

05

其实,存在认知偏差并不可怕,做出错误的判断也并非代表自己不行或很失败。人生就是在错误中改变和前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不同的智力与能力水平。人们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智力水平和能力表现,很多时候并非是我们“这个人”不行,而只是在“这方面”不足而已。

就像邓宁教授所说,能力不足者的含义是指,可能在某些领域能力不足,在另一个领域却有优势,经过适当的教育和练习后,便能具备相关能力。

因此,我们不需要因为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而受到打击或是不愿去面对事实,而是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看到自己的长处,在适合的地方发挥自己的优势。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进行自我洞察,知道自己不知道,并且能接受事实,愿意去进行学习和了解。

文章图片9

苏格拉底说过:唯一真正的智慧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无知并且还以为自己很行。要破除迷之自信,就要看到并接纳那个无知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