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话安史终章——天地同悲:乱世之下的百姓悲歌

 金色年华554 2022-08-10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安史之乱8年烽烟,究竟给百姓造成多么深重的灾难,我们很难从史书中切身感受到,但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诗作,恰恰串联演绎了战乱中百姓的悲歌,正如欧阳修所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在范阳悍然发动叛乱,霎那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白居易《长恨歌》)

白居易虽晚生于安史之乱爆发后17年,但他的怀古,真实写照了叛乱把盛世大唐拖入了血流成河、尸骸遍野的拉锯战中,忘战多年的唐朝兵将,哪里打得过北方胡虏的铁骑?

图片

生逢安史之乱的唐朝诗人中,最先遭到伤害的是“七绝圣手”王昌龄。战乱爆发前,王昌龄虽然几经宦海沉浮,却也初心不改。

青年时期的王昌龄游历到玉门,写下“秦时明月汉时,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侧面反映出唐玄宗晚年既得文治、又贪边功,致使边塞战争不断,但所用之将皆为庸人,难以抵御胡虏侵犯,而最悲惨的却是长期征战沙场的士兵。

安史之乱爆发后,年近花甲的王昌龄辗转归乡,途经亳州时被刺史闾丘晓残忍杀害。闾丘晓傲慢自负,宰相张镐命他出兵解救宋州,他却担心战败祸及自身,按兵不动,致使宋州陷落。张镐以贻误军机之罪处决他时,他楚楚可怜得可恨,声言家有老母祈求生路,张镐痛骂说:“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

图片

当王昌龄被贬湘西时,李白遥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同情。可他怎么也想不到,人世间的苦难何止于此。

山雨欲来时,李白决定南下避难,尚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李白《望庐山瀑布》)的闲情雅致。可惜好友王昌龄选择北上,不久竟被贪生怕死的朝廷命官冤杀,这一别竟成了永远。

正因朝廷的腐朽,安禄山轻取河北,很快攻陷洛阳,冲破潼关,占领长安。连老皇帝都放弃一切,急于奔命到成都,又何况万千普通生灵呢?

诗圣杜甫也只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他京漂十载考公不成,生活穷困潦倒,战火一起,他也只能搬家避难。他听说马嵬坡兵变后,太子李亨即位称帝,举起平叛的大旗,他仍然胸怀报国之心,随即投奔灵武,却不幸被叛军所俘,和王维一样被严加看管。

听说北庭节度使李嗣业平叛大军路过华州,他又写下“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希望唐军能够匡扶社稷、收复河北。

然而,一生都在忧国忧民的杜甫,哪怕拼尽全力献安邦定国之策,却都只是自说自唱,当局无人理睬。他历经劫难逃脱囚牢,直奔唐肃宗李亨,授左拾遗,还没真正发挥自己的才智,就因小事被贬。

图片

他走过新安,只见“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新安吏》)。

他走到石壕,遇到官府在夜里强行征兵,老头子翻墙躲避,老太太出门应答。差役盛气凌人地嘶吼,老太太抽泣不止,她说她三个儿子都被抓去打仗了,“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一个儿子来信说其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活着的人可以苟且偷生,但死去的人就再也无法复生了,家中已无人,唯有尚在吃奶的孙子,我虽然年老体弱,但可以跟你去军营,为士兵们准备早餐……

他走到潼关,只见“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潼关吏》),士兵们修筑城墙劳苦艰辛,官吏得意得说,这些防御工事即便飞鸟也无法逾越。而事实上,老皇帝听信谗言,出于猜忌逼迫哥舒翰主动出战,昔日惨状仍叫人心疼……

图片

老皇帝唐玄宗不甘心太子异地登基称帝,把永王李璘封为四道节度使。李璘雄心勃勃,欲从水路包抄叛军,为了吸引人才、鼓足士气,他屈尊“三顾茅庐”请来隐居庐山的李白。谁料,李亨与李璘不一致对外,反而相互争权,李白这一下山,竟背负参与谋反的罪名含冤入狱。

幸好叛军内乱,安庆绪将他父亲安禄山暗杀,给平叛带来一丝喜讯,李白赶上天下大赦,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那种重见天日的悲喜跃然纸上,又恰恰映衬了朝廷内部争斗拖累平叛大计,普罗大众在乱世洪流之中是多么的身不由己。

图片

平叛不力,战乱不止,杜甫更无出路,只能走唐玄宗走过的路,到天府之国避难。独在异乡为异客,他连个遮风避雨的房子都没有,只能投靠亲友,寄人篱下,直到第二年才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勉强搭了个简陋不堪的茅草屋,即便落难至此,他仍叹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图片

763年,杜甫听闻郭子仪和李光弼联合攻破叛军,逼得穷途末路的史朝义自缢而死,结束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时,他又惊又喜,脱口吟唱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得知山河修复,杜甫恨不得白首放歌。

正是这些生逢乱世的唐朝诗人,让我们看到了安史之乱背后,皇帝的昏庸,朝廷的昏暗,山河的破碎,社会的疮痍。

他们用墨笔书写着水深火热的苦难,也用墨笔寄托着河清海晏的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