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可军 | ​宁海巡检司城轶事录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2-08-10 发布于浙江




宁海巡检司城轶事录




文/应可军

元代开始,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宁海县东北濒象山港,东南依三门湾,倭寇东来,适得其冲,县志载有水车义士陈性中父子率乡民围剿倭寇事迹。至明代,倭寇活动更加猖獗。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采纳信国公汤和的建议,在沿海要害之地设卫、所、司,屯兵防守。卫所均为军队编制,一郡设所,连郡设卫,每卫5600人,所分千户所和百户所,千户所1120人,百户所120人,其驻地即为某卫某所,如观海卫、海门卫、桃渚所、健跳所。司是地方部队驻防之地,称巡检司,相当于边防哨所。卫、所、司的职责不同,卫、所以防守外洋和入海口为主,巡检司则以巡逻县境内港为主。明清时期,宁海县辖区设有一所五司,即健跳所(今属三门县)和越溪、长亭、铁场、窦岙、曼岙(后两个今属三门县)五个巡检司城,均筑有城垣。驻有部队离县城最近的海防城为越溪巡捡司城,位于今越溪村,距县城约10公里。城筑在村东偏北约150米处的小山岗上,俯瞰白峤港,隔港与亭头山遥遥相对。此为扼守县城的重要关隘,古称亭头关,又称海头。洪武三年设置,洪武二十年(1387),信国公汤和筑城。明史《太祖本纪》载:“凡筑宁海、临山等五十九城,”而宁海就占了六城,则可见当时宁海县在军事上地理位置之重要。建文元年(1399)城废,正统十三年(1448),县丞刘昌负责修筑。修竣后的越溪城为椭圆形,南北约265米,东西约200米,高约6米,周长约800米,占地约5000平方米,城上建有箭垛、窝铺,东向设城门一处。清顺治十八年(1661)撤屯兵,空其地。康熙九年(1670)恢复驻兵,改称越溪南寨。又在隔港亭头山上另建一寨,称越溪北寨,新建营房180间,驻兵最多时有500人。我曾看见有资料提到越溪巡检司长官是枫槎谢姓,因离职就居住在此,未确证,待查。古代交通以水运为主,南北两寨如一把铁钳,有力地维护了县城出入口的安全。想当初,越溪巡检司城高耸在白峤港畔,战旗猎猎,兵戈闪烁,戍卒迎风鹤立,两岸号角锣声相接,港内船只穿梭而过,落日余晖,水鸟翩翩,别有一幅古代海港的壮丽景色。

明弘治元年。在500多年前,越溪巡检司城就是中韩人民友谊交往的一人见证。

2002年7月11日,韩国全罗南道崔溥后裔在道知事带领下,一行108人来宁海越溪村,缅怀514年前其祖先在此巡检司逗留时受到村民热情接待的往事,并在村学校里新树立起“崔溥漂流事迹碑”,为宁海和韩国民间的传统友谊写下了新的篇章。但宁海人是有高度的警惕性,如《漂海录》记载;二十五日,到越溪巡检司。是日阴霾。李昂、许靖、王匡及庄也、尹也,俱送臣于海上……遂告别,与翟勇同舟过大海。勇谓臣曰“浮此海而去,西可望天台山,今适云雾四塞,不得望见”云云。夕,至宁海县之越溪巡检司。城在山巅,军卒皆带甲列立海旁。勇与其徒下舟入城,留臣等于海岸,莫知所为。二十六日,过宁海县。是日雨,巡检司对岸有越溪铺。自铺前舍舟乘陆,从溪岸而步。溪之通海口甚广阔,不知其源之所从来。不让客人进城,以防意外。

长亭巡检司城


为明洪武三年〔1370〕设立,洪武二十年〔1387〕筑城,建文元年〔1399〕废,正统十三年〔1448〕县丞刘昌又进行修筑。清顺治十年〔1661〕奉令迁移,空其地。康熙九年〔1670〕恢复屯兵。是年阮玉将军曾调守于此,屡建战功。康熙辛酉年〔1681〕,阮玉在一次与海盗的战斗中殉难。清后期渐趋颓废,今尚留部份城垣遗迹。

近年,长亭村出资重修城门一洞,遗址内建造了寺院一座,原城墙遗址明显,内侧高出地面0.5米以上。新建城门一洞,朝南偏东。下有踏跺十余级,城门两侧为新建的城墙,立有重建碑志一通。城墙依山势而建,显得更为高峻。东南两边山坡落差约3-5米;西边与香花山相交,为夹沟一道。北面山坡后为九江村。城垣的本身残存遗迹,普遍宽约2米,高约0.5米。城寨占地面积约15亩。因巡检司城筑有城墙 ,故当地人至今沿称“城里”。

根据“有城必有城隍庙”的习俗,近年在恢复城门时,同时在西边恢复了一座城隍庙。原先的饮用水井遗址在庙南首的夹沟中。东北角有一排平屋则原先办林场时留下的住房,现尚存。城寨中央,原来有一高土墩,谓之“炮台”,近年此处建造了一个寺院 ,炮台遗址被毁。

长亭巡检司城为古代海防设施,曾为抵御倭寇,保卫海疆起过作用。现城墙残迹依稀可寻,是我县最大的一处城寨遗址。

西店巡检司


新宁区志载;离团堧村数百步传唐时海寇跳梁,筑此以御高丈余周围数百丈皆砌石坚固异常,旁有海口驿。缸窑汛今则均荒废,青草绵绵。清干云司城夜月诗:皓月无私照尽明,何论片土是司城。但思今夜清霄景,不见当年守备营古堞临江悬一镜,残碑卧草澈三更,茫茫时代千秋隔,何处闻来击坼声。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