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赶紧收藏!相见恨晚的14个底层商业逻辑

 逍遥_书斋 2022-08-10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最重要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

---本文约4500字,阅读需6分钟---

灵魂发问

·为什么说提升成功概率的唯一途径是重复?

·为什么说你每个人生横截面包含的消息都是“滞后”的?

·为什么说掌握稀缺资源,是分到超额比例蛋糕的最优模式?

物理学认为,混沌的世界处于无限制的熵增之中。

换句话说,秩序总是短暂的。

投射到每个个体身上,就是对于时代、发展、未来那浓浓的迷茫情绪。

语言太抽象,让我们来看一张我很喜欢的图:

文章图片2

我们很多人处于上图中的中间阶段:我们受过一些教育,懂得一些社会规则,知道世界并不是理想主义所描述的那样鸟语花香、完美无瑕。相反,荆棘丛生才是常态,零和博弈遍地都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才是血淋淋的现实,我们挣扎在“开眼看世界”的上进心中,却被丑恶的现实折磨,心若死灰,感觉每天都在经历无数个撕裂的瞬间。

这也许是因为,你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全自洽的世界观,你仍然在被世界上无数别有用心的、碎片化的信息轮番洗脑,就好像一艘海上的小帆船,自己没有发动机,只能随风飘荡。

我一直坚信,不读书,或者读过上千本书的人,都不迷茫。

不读书的人比如火爆全网的“二舅”,在平凡的木匠手艺中寻找助人为乐的精神乌托邦。

读千本书的人比如查理芒格,建立起牢不可破的生命原则后,还顺手创建了一个金融帝国。

唯独处于二者之间的我们,对愚昧自大的状态嗤之以鼻,却捉摸不透这个纷繁世界的底层逻辑。

是为“撕裂”

而我对抗“撕裂”的方法就是通过不断的阅读、认知迭代,找到专属于我的世界观“发动机”,带我去到正确的方向。

所以,这周带来的是一本简明易懂的逻辑工具书——《底层逻辑》,是某知识付费APP上的超级爆款,作者刘润在书中分享了关于是非对错、思考问题、个体进化、理解他人和社会协作五个方面的底层逻辑,希望能带你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人性、道德和法律

人性只涉及两点:生存和繁衍。这两点无善无恶。母性是人性吗?是的。母亲牺牲自己保护孩子,是为了繁衍。爱美是人性吗?是的。有的人爱美也是为了获得繁衍的机会。人性,来自“自私”的基因。但宽容是人性吗?不是,这些是道德。

经过多年的进化,人类的社会属性部分渐渐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规范。这套规范,就叫作“道德”。道德,是为了群体的繁荣,最后促进个体的生存、繁衍,大家共同达成的“社会契约”。道德,常常是反人性的。

道德往往只是一个抽象的指导原则,群体还需要一个具体的实践指导。每个时代的人都会给道德中的社会规范“画一条最低的线”——底线,这条底线就是法律。法律,是道德的子集,是维护群体存在的道德底线。

人性、道德和法律三者,一起构筑了全体人类的行为框架。有的人贫穷,为了谋生只得行走在法律边缘,并背弃道德;有的人富裕优雅,便能够言之凿凿满口仁义道德;有的人无论富贵,都坚守心中的理想准绳,时刻散发人性光辉。

文章图片5

人生的三层智慧:博弈、定力、选择

博弈就是竞争,僧多粥少的地方竞争无处不在。数学家证明,重复对方的动作,即“以牙还牙”,往往是最好的“生存策略”。

定力就是抵抗诱惑的能力。世界上乌七八糟的垃圾讯息过多,有太多东西在抢夺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偏航,而有定力的人就可以坚守长期价值。

人生就是一连串选择的合集。重复、机械、简单的度过20多岁是一种选择,找到自己愿意为之“燃烧”的事业也是一种选择,选择决定命运。

在人生中,博弈是第三层智慧,定力是第二层智慧,选择是第一层智慧。如何博弈,如何保持定力,如何做出选择,都决定着人生的走向——选择做某件事情,凭借长期主义形成自己的定力,和这个世界重复博弈。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

事实有真假,比如“今天气温是30度”,这个数值独立于人的主观判断而存在,能否证伪一目了然,最不容易产生争议。

观点是人对世界的解释,由不同的人的思维模式决定。观点无对错,这是因为观点的拥有者,掌握的信息不同,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掌握”了事实,自认为是“真理的化身”。

立场是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人们常说“屁股决定脑袋”,这个“屁股”就是立场。比如某人遭遇了车祸,但保险公司坚持认为他伤得不重。他伤的真的不重吗?这也许是保险公司降低理赔数额的说辞。所以,受立场影响的观点是没办法论“对错”的。

信仰是一套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典型的信仰是宗教,这超越了事实与个人利益,是无法证伪的存在。信仰之间,往往互斥;信仰内部,往往逻辑严密。

下一次和人辩论,我们要清楚的明白对方说的话到底是什么?事实不证自明,观点也可商榷,但立场不容挑战,信仰更是没法剥夺。

文章图片8

4句话建立基本的逻辑素养

一是证有不证无。想证明世界上有黑天鹅,举一例即可;但要证明世界上的天鹅全是白的,靠举例是不可能的。

二是以偏不概全。一个小学文化的人,创业成功身家千万,是小概率事件,并不能说明“知识无用”。同时,只要你走在了正确的路上,重复的做正确的事情,就算暂时失败,明天成功的概率也会逐渐变大。

三是证有靠举例。证明“存在”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铁一般的事实不会说谎。这世界上存在聪明又勤奋的人吗?太有了,刘德华、雷军、库克都是例证。

四是概全靠推理。任何一般性结论都必须有一个推理的过程。在数学上可以写为,A∈B,B∉C,故A∉C,因果链条在“包含”的堆叠状态中,得以传递。

文章图片9

逻辑闭环的5个层次

根据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不同,人可以被分为5个层次:

第一层次,思维没有闭环,思考也没有逻辑,世界观完全混乱。

第二层次,思维没有闭环,思考有逻辑,能推理,但容易自相矛盾。

第三层次,思维有闭环,思考有逻辑,但是闭环层次低,比如庸俗保守的世界观。

第四层次,思考有逻辑,且有较高的思维闭环,能根据经验,通达本质,但无法与时俱进。

第五层次,思考有逻辑,并在高层次形成思维闭环,而且不断打碎、更新自己的闭环。

人生横截面包含的信息是滞后的

加速度累积,变成速度;速度累积,变成位移。今天努力了,明天不一定有效果。

从努力到能力,到成绩,到赏识,是有一个过程的,有一个积分的效应

所以要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一件事情的结果不是瞬间产生的,而是长期积累的效应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人生商业模式=能力×效率×杠杆

能力。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若天资一样,提高能力最直接的途径是加班。

效率。高效率要掌握正确的选择、方法和工具。正确的选择意味着永远把优先的时间投入到必要的事情,这是第一要义。

杠杆。包括团队、产品、资本和影响力。团队杠杆意味着批量化的劳动力,产品意味着高生产力和低“边际交付时间”,资本意味着用智力资本改变产业估值,影响力杠杆意味着链接社会资本的能力,这需要不俗的演讲、写作和人脉建立能力。

文章图片12

如何把工作当成玩

工作是创造,不是消耗。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优秀和平庸的分界线。我们有两种方式度过时间,要么消耗生命,要么赋予生命意义。

第三象限,是枯燥的消耗生命。闲逛、瞎想、好吃懒做都是浪费光阴。

第四象限,是消耗地玩。唱K、看电影、购物虽然带来快感,但是不创造价值,容易带来空虚。

第二象限,是枯燥地工作。逼迫自己打工、加班,只为了金钱,然后去“消耗地”玩。

第一象限,是“玩”出成就。比如牛顿、段永平、雷军,他们不知疲惫的工作,废寝忘食的加班,永远精力充沛,享受着能够创造意义的事业。

这个世界上,最可悲的又是什么人?是那些白天在枯燥地工作,晚上在消耗地玩,日夜如此,任由生命在看似平衡的重复循环中消逝不见的人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时间管理的三个层次

你是怎么计划时间的?是用分钟、小时,还是天,甚至月、年?

“时间颗粒度”指的是人们用于规划自己生活的基本时间单元。拥有较高成就的人往往有更精细的时间颗粒度,因为他们的时间往往更值钱。但对于普通人,也可以从三个层次做好时间管理。

第一个层次是以为单位。包括宏观的人生计划,职业、生活目标,以年为单位的有效时间管理,可以省下若干月的时间。

第二个层次是以为单位。多数人都要睡眠8小时、工作8小时,所以差距便体现在最后一个8小时。如果能用来锻炼、交际、做公益和学习,就能获得惊人的进步。

第三个层次是以小时为单位。切忌“多线程工作”,而是专注手头每一件事。

文章图片15

3个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诀窍

君子自污。过度维护自身“高大上”的形象,会招来他人的恶意,而主动“自黑”,则可以邀请善意。

示弱。外表刚强的人,其实内心很脆弱,而且拒绝了帮助。示弱可以邀请善意和能量。

看淡。如果总靠别人的反馈来评价自己,就会非常痛苦;但若用自己内心的价值观来评价自己,就会瞬间看淡所有误解。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艺术家让人类不再受制于DNA

人体内,有一套“奖励机制”,这套机制是由DNA为了生存和繁衍而创造的。饮食、睡觉、性行为都可以让人脑分泌一些令人愉悦的化学物质。

但聪明的人类发现,看一幅美丽的画、听一首美妙的歌,会使自己或心生愉悦,或潸然泪下,或心潮澎湃,虽然这对生存、繁衍没有任何帮助。

因为艺术品可以让奖惩系统“短路”,让人体直接分泌化学物质。人类一直利用这个漏洞,在艰难的生活中,找些乐趣。

文章图片18

人类获得快乐的3种途径

一种是通过目的性很强的多巴胺,去找事情做,比如完成艰难的工作,多巴胺让创业者能享受接近目标的过程。

第二种是通过长时间持续锻炼去刺激分泌内啡肽;

第三种是通过糖刺激大脑分泌让人觉得快乐的血清素。

文章图片19

财富的本质:财富=劳动×生产率×效用

劳动可以创造财富,比如勤劳播种的农民可以收获大米。劳动是基础,是无数个“0”之前的“1”,但单纯靠劳动,产出的天花板很明显。

生产率决定了财富的产量。比如知识、科技、工具、机器、流程和方法。

效用代表生产出的产品的价值。比如苹果手机人人都想要,就意味着效用高。

勤劳能创富,但勤劳者能分到财富吗?不一定,因为财富的分配是按照生产要素归属的稀缺性来决定的,只有掌握稀缺资源的人,才能占据财富。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一个团队,如何分配收入?

技能越低下,能力越普通,越可以被替代,越应该拿优先的固定“死工资”,好处是风险小。

岗位越有核心竞争力,越难以被替代,承担这个岗位的人就更应该拿劣后的浮动“盈余”,比如律所合伙人,他们承担一定风险,但享受超额收益。

一切的分配方式,无外乎优先和劣后,更准确的说,都是固定、剩余、分成的万千组合。

文章图片22

这本书的本质是刘润讲述了自己的“逻辑闭环”,也就是他眼中这个世界如何运转的方式。

他业界经验丰富,语言通俗易懂,道理也比较自洽,图文并茂,带给读者较好的可读性。

但作为一本商业畅销书,《底层逻辑》存在一些肉眼可见的毛病:论断过分追求深刻,时常显得片面;语言追求“捕获”读者,经常感觉武断;经常混淆“抒情”和“论证”,严谨性欠缺。

鸡汤和工具书的标准来看,此书堪称优秀,带来不俗的情绪价值和科普功能。

学术和经典著作的标准看,此书原创性差,经常只是在“转述”他人的残羹冷炙。

但不管怎样,作者的世俗成就不容置疑,他关于时间颗粒度管理、人生商业模式和财富分配本质的思考,仍可以给普通人重新规划职业目标以很大的启发——这份“网红爆款”,依然值得你一个午后、三四个小时的深度阅读时光。

让我们姑且牢记“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世界底层逻辑,在这个充满噪音的时代时刻保持清醒,并逐步给自己这艘小船,安装上一骑绝尘的发动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