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张胜兵,抗疫中药三十方

 北京润雨 2022-08-10 发布于辽宁

在抗“疫”前线的中医诊所医生,用中药治愈新冠肺炎2000余例的经验总结

各位卫生部领导:

本人张胜兵,从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至今,用中药治疗新冠肺炎或疑似病例,累计2000余例,再加后期全国民间中医加入张胜兵抗疫义诊团接诊的病例3000余例,有效率90%以上。大部分患者1--3剂起效,至今无一例死亡病例。

本人自从研究生毕业以来,一直行医于民间,以临床疗效取胜,被业内称为学院派出生的实践派。由于理论与实践双修,师古而不泥古,因而在学术和临床上稍有小成,并著有《医门推敲》五部.《攻癌救命录》一部。在中医界稍有少许影响力。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自新冠肺炎爆发之时,我给自己立下军令状:誓与疫情共存亡!

然而,来自各大媒体和网络上的中药方,偏方,层出不穷,不仅出现了中西医之争,中医内部还出现了伤寒派和温病派之争,经方与时方之争,寒疫与温疫之争,各大中医名家争先恐后发布各种预防方,治疗方,俨然一片百家争鸣的局面。当他们争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已经在武汉治疗了二三千人。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王阳明也说过:知行合一。

张胜兵一直认为:能治病救人的医学就是好医学,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医学只是救死扶伤的手段,能治病救人的医派就是好医派,无论伤寒派,还是温病派,能治病救人的方就是好方,无论经方还是时方。所以,我在抗疫实践中,摒弃门户之见,既用了伤寒方,又用了温病方,只要对证,都可获奇效!不过是辨证论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此而已!

“外感之邪,受本难知,发则可辨。”病毒遇上阳虚怕冷的人,可能致寒疫或者寒湿疫;遇上阴虚火旺的人则可能致温疫或者湿温疫。辨证施治辨的是人体受邪后的“发则可辨”,而不是看西医认为的是什么病毒。虽然疫情患者都有发热症状,但个体体质不可不考虑!

今根据实践情况,张胜兵特总结以下临床所见之证型,用之临床,疗效显著,万望推广为感!

一、发热无汗而喘 (麻黄汤)
二、发热有汗恶风 (桂枝汤)
三、发热头痛颈背强直  (葛根汤)
四、发热头痛项强口苦  (九味羌活汤)
五、发热肢痛微呕口苦   (柴胡桂枝汤)

六、发热心悸小便不利或肿  (真武汤)
七、发热特别怕冷想睡觉   (麻黄附子细辛汤)
八、发热咳嗽白痰有泡沫   (小青龙汤)
九、发热无汗烦躁而喘    (大青龙汤)
十、发热口渴咳逆气急   (麻杏石甘汤)

十一、发热咽痛舌尖红   (银翘散)
十二、发热鼻干眼眶痛    (柴葛解肌汤)
十三、憎寒壮热、身痛无汗   (人参败毒散)
十四、憎寒壮热、舌红苔垢腻如积粉    (达原饮)
十五、寒热往来,口苦口干   (小柴胡汤)

十六、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便秘   (大柴胡汤)
十七、发热恶寒、腹胀便秘   (厚朴七物汤)
十八、憎寒壮热、口苦便秘   (防风通圣散)
十九、头痛身痛、午后发热   (三仁汤)
二十、发热恶寒、肢体困倦,胸闷口腻  (藿朴夏苓汤)

二十一、发热身痛、汗出热解   (黄芩滑石汤)
二十二、发热困倦、或咽痛、或吐泻   (甘露消毒饮)
二十三、发热恶寒、胸闷腹胀、上吐下泻   (藿香正气散)
二十四、身热心烦、胸闷、失眠    (栀子豉汤)
二十五、身热多汗、心胸烦闷、口渴喜饮  (竹叶石膏汤)

二十六、胸隔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   (凉隔散)
二十七、夜热早凉、热退无汗     (青蒿鳖甲汤)
二十八、面红、四肢冷、拉肚子、脉很弱  (白通汤)
二十九、出冷汗、或喘急、或呼吸微弱、脉微弱   (参附汤)
三十、高热惊厥、说胡话     (安宫牛黄丸)
以上三十方中,在此次武汉疫情中运用最广泛,出现的证型较多的是第2、5、8、9、10、11、15、16、19、20、22、27这12种情况。只要辩证准确,疗效显著,此笔记为张胜兵在武汉奋战20多天呕心沥血之心得体会,不敢私藏,望能够为黎民百姓尽绵薄之力。

张胜兵于武汉张胜兵中医诊所
  2020年2月1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