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大战:蒋介石为何能“一打三”

 闲云野鶴n9vwfx 2022-08-10 发布于浙江

Image

正文共6500字阅读时间约 20分钟

Image

中原大战,是发生于1930年的一场新军阀混战。大战双方是蒋介石对阵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大战结果是蒋介石获胜。

小杜一直想写一篇文章,理一理中原大战的过程。因为这场大战是个历史里程碑,蒋介石因此而坐稳了国民政府第一把交椅,并在大战结束(1930年10月)后两个月,发动了对红军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

但这篇文章很难写,看了几十万字的材料,感觉像是一团乱麻…

首先就是出场人物太多,除了蒋、阎、冯、桂四方,还有大大小小的其他军阀参与其中,比如唐生智、张发奎等,另有一些未直接参与战争的关键性人物,比如张学良、汪精卫。每一方又向其他数方派出代表,发生了一系列合纵连横的游说故事。

其次是过程曲折而又平淡,曲折是因为反间计大行其道,分分合合好不热闹,但这种事发生得多了,有点“审美疲劳”,变得平淡而无趣。

这团乱麻不是理不清,而是“线头”太多,理出来后起码得写几万字,而且像是篇流水账。

所以本文只写两个核心的问题:
其一,中原大战发生的原因,也就是蒋介石为什么会和阎、冯、桂产生矛盾?
其二,蒋介石获胜的原因,他是如何做到“一打三”的?

Image

Image

矛盾的起点

Image
中国历史上最不缺乏这样一种故事:一场胜利的终点,变成了新矛盾的起点。刘邦、朱元璋,都和开国功臣起过冲突,赵匡胤手段比较高明,用了一招杯酒释兵权,把矛盾扼杀在了爆发之前。

蒋介石和阎、冯、桂的矛盾起点也一样:北伐胜利,东北易帜,中国在名义上获得了统一。

胜利了,第一件事是“分地盘”,这个过程中,心怀不满的是冯玉祥和“李白”(李宗仁、白崇禧)。

Image


蒋介石自己的地盘是华东和东南,包括有江浙沪、安徽、江西、福建和广东。都是经济发达,税收高的好地方,还有很多出海口。当然,北伐胜利前,这些地方已经是蒋介石的势力范围。

阎锡山是比较满足的,他除了大本营山西外,还分到了河北、察哈尔、绥远、北平和天津。在当时的中国北方,税收比较丰厚的地区有四个:河北、山东、北平和天津。阎锡山占得了其中三地。

冯玉祥分到的地盘很大,有六个省:西北的陕甘宁青四省,以及河南和山东。表面上看起来,山东也是高税收之地,但当时日本占着济南和胶东,所以冯玉祥得到的好处其实远不如阎锡山。

最不满的是“李白”,只分到了广西、湖南和湖北。广西本来就是桂系的大本营,两湖都在内陆,所以四家里面只有“李白”没有拿到出海口。

第一个和蒋介石起矛盾的,就是“李白”。中原大战爆发的时间是1930年5月,但在1929年3月,蒋桂战争已先期打响。

Image
Image

蒋介石与桂系

Image

蒋桂矛盾,是四方矛盾中最有渊源的一个,始于北伐胜利之前。

北伐战争,有第一次和第二次之分。第一次北伐,冯玉祥和阎锡山还没怎么参与,蒋介石率领着国民革命军的八个军,打到了长江南岸。

然后,国民党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裂,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了武汉,以汪精卫为主席,而蒋介石于1927年4月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史称“宁汉分裂”

政府分裂了,那军队呢?

国民革命军的八个军,蒋介石真正能掌握的其实只有第1军第1师,也就是黄埔军。其他的七个军里,实力最强的是“李白”的第7军(桂军)、张发奎的第4军(粤军)和唐生智的第8军(湘军)。最后,留在蒋介石身边的只有第1军和第7军,而张发奎和唐生智都投奔了武汉政府。

Image

白崇禧与李宗仁


这是蒋桂的一段“蜜月期”,但非常短暂。1927年8月,蒋介石在徐州反击战中兵败,声望跌至“冰点”。“李白”联合了汪精卫趁势逼宫,导致蒋于8月14日下野。

如果用政治、军事、经济三个维度来评价一方军阀,那桂系的特点就是:军事比较强,经济一般,但政治水平不高。

“李白”逼走了蒋介石后,竟然又把汪精卫也排挤出了南京,但不久后便发现,以他们的政治资历和能力,根本掌控不了派系林立的国民党。而此时,上海的蒋介石和广州的汪精卫却联合到了一起,讨论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计划从政治上击垮“李白”。

蒋、汪、桂三方博弈的过程不细说了,结果就是蒋介石赢了,他在1928年1月重掌大权,收服“李白”,并借着共产党“广州起义”的机会,把汪精卫赶出了国。

蒋桂矛盾由此得以缓解,那为什么会在一年后又爆发了蒋桂战争呢?

前面说了,桂系的势力范围里有湖南和湖北,但“李白”对两湖的控制是有瑕疵的。

两湖本来是唐生智的地盘,但就在蒋介石被逼下野期间,“李白”发动了西征讨唐战争,把两湖“抢”入桂系囊中。但蒋介石复出后,安排了蒋系的鲁涤平出任了湖南省主席。

鉴于这种情况,“李白”决定先发制人,在蒋介石的新政府还没完成组建前,用旧政府的名义罢免了鲁涤平。这就是湖南事变,或称“鲁案”

鲁案就是蒋桂战争的导火索,因为这是“李白”对蒋介石权威的一次严重挑衅。

蒋桂战争并没有什么战争“名场面”,蒋介石最终获胜的核心招数是:政治分化

蒋介石先是把唐生智“请”了回来,让他收回被桂系控制的湘军旧部;接着又从香港“接”回了“李白”在桂系内部的政敌俞作柏,由他在桂军内部搞分化;同时,广州的李济深和桂系关系密切,也被蒋介石“诱骗”到了南京加以软禁。

Image

唐生智是后来南京保卫战的司令官


总之,蒋介石通过这一系列的政治手段,把“李白”几乎弄成了光杆司令,手上只剩下了留守广西的三个师。这仗还怎么打?没多久,“李白”彻底战败,双双避难于香港。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问,“李白”都已经是光杆司令了,一年后怎么参与的中原大战呢?

因为那个俞作柏的政治能力比“李白”更弱,根本控制不了桂军,结果很快就在桂系内部被踢出了局。没有了“老大”,桂系几派势力谁都不服谁,眼看着要分崩离析了,于是只能把“李白”又请了回来。

“李白”虽然重掌桂军,但已远不如之前的实力,所以在中原大战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大,类似于一个“陪跑”的。

桂军也没有出现在中原战场,他们和反蒋联盟中的张发奎组成了张桂联军,在南方牵制了一部分蒋介石的兵力。

蒋桂之间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后面不再提了。

Image

Image

蒋介石与冯玉祥

Image

蒋冯也是有“蜜月期”的,事实上,二次北伐的开端,就是蒋冯结盟

“宁汉分裂”时期,冯玉祥是蒋、汪双方都想极力拉拢的对象。因为冯玉祥的军事实力最强,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是当时各军阀中数一数二的。

在这场“拉拢竞赛”中,汪精卫取得了先手,他把唐生智辛苦打下来的河南,让给了冯玉祥,换取了汪冯结盟。(还记得前面说的北伐后分地盘吗?西北四省本就是冯的,河南是汪精卫给的,蒋介石其实就给了一个残缺的山东,冯玉祥的不满可想而知。)

那冯玉祥是如何从联汪转变成联蒋的呢?

因为一个关键人物:黄郛

Image


黄郛是蒋介石“打江山”时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而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蒋介石的“二哥”。

蒋介石一生和许多人结拜过兄弟,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都在其中,但感觉都像是政治结盟。而真正有异姓兄弟情义的,是蒋介石在日本留学时的第一次结拜:大哥陈其美、二哥黄郛

陈其美大家都熟悉,四大家族“蒋宋孔陈”中的那个陈,他的侄子陈立夫、陈果夫掌握了蒋介石的党务。

而黄郛,成为了蒋介石身边的第一谋士。黄郛一生都未加入任何党派,包括国民党,他的助蒋,更多是出于兄弟情义。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

引发“四一二政变”的“离俄清党”策略,就是黄郛给蒋介石献的计。四一二之后的蒋介石,彻底站在了工农无产阶级的对立面,但他也因此获得了大资产阶级,特别是东南财阀的支持,这是蒋介石在中原大战的“经济战”中始终占有优势的原因之一。

言归正传,黄郛是蒋冯联盟的缔造者,因为他和冯玉祥私交颇深。正是在黄郛的游说下,冯玉祥和蒋介石签署了“马日通电”。而被孤立的汪精卫不得不在“七一五”和平分共,最终宁汉合流,共同北伐。

所以你看,冯玉祥对“统一”和“北伐”的贡献都是巨大的。但北伐胜利后蒋介石只给了他一个不完整的山东,是不是很过分?

蒋介石也知道自己很过分,所以他先是做了一些调整,把北平市市长和崇文门统税局两个“肥缺”给了冯玉祥。然后又在官职上给足了冯面子: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部长,也就是排在蒋介石(国民政府主席)和谭廷闿(行政院院长)后的三号人物。

地盘分好了,政府也组成了,蒋介石的下一步计划是裁军。裁军这个说法不好听,于是被叫做“编遣会议”,也就是改编一部分,遣送一部分,本质上还是裁。

蒋冯矛盾,即始于这个编遣会议。

作为军政部长,冯玉祥提出了他的编遣方案:蒋、冯各12个师,阎、桂各8个师,其他杂牌军8个师。(蒋介石定的大原则是不超过50个师。)

这个方案在“政治上”很不成熟,弄得其他三方都不满意。蒋介石觉得,不管怎么说我是“老大”,你冯系军队和我一样多算怎么回事?阎锡山和“李白”觉得,有差距可以,但不至于比我们多出50%吧!

这就是冯玉祥的弱点所在,用前面提到的三个维度来总结:冯玉祥在四方中的军事实力最强,但政治水平和经济实力都比较弱。

大家都不满,冯玉祥的编遣方案由此陷入僵局,于是蒋介石请出了一直作壁上观的阎锡山,让他出方案。

Image

左起: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


阎版方案是这样的:蒋、冯各10个师,阎、桂各8个师,杂牌军6-8个师,另设6-8个师由中央处理。

这个方案,蒋介石很满意,因为中央就是他控制的,这样等于手握了蒋系和中央系总共16-18个师。桂系也满意,因为和阎锡山一样多,而且比冯只少2个师。

可想而知,最不满意的是冯玉祥,因为编遣之前他的部队最多。愤怒的老冯来了一招不辞而别,悄然离开南京,过了长江后才给蒋介石发电报,说要回家养病。

矛盾的种子一旦种下,“生根发芽”就是件很快的事情。

蒋桂战争爆发,本来是冯玉祥的一个机会,因为在多方博弈中,第三方的地位总会比较有利,既可隔岸观火,明哲保身,又可坐地起价,渔翁得利。

但这次冯玉祥没处理好,他先是答应桂系一同反蒋,但迟迟不动,后又答应蒋介石一同平乱,但仍是观望。直到桂系兵败,冯玉祥才发出了一个“马后炮”的讨桂通电,这一下,其实把蒋桂两家都得罪了。

就这样,蒋桂战争刚结束,蒋冯矛盾就爆发了。

1929年5月,第一次蒋冯战争,蒋介石再次兵不血刃,他用重金收买了西北军的韩复榘石友三,导致冯玉祥的反蒋军事行动中途夭折,自己还被开除了党籍。

10月,冯玉祥卷土重来,通电反蒋。但到了战事的关键时刻,阎锡山突然违背诺言,站到了蒋介石一边。

冯玉祥如果军备充足,单独打蒋军也有不小的胜算,但西北军太穷,没有了阎锡山的支持,只能兵败退回了陕西。

Image

Image

蒋介石与阎锡山

Image

蒋冯阎桂四方中,阎锡山的政治和经济能力都仅次于蒋介石。

经济上,阎锡山经营山西二三十年,这是一个在军阀混战时期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保持了难得的和平环境,经济上的家底很雄厚。

政治上,阎锡山特别擅长发挥“第三方优势”。北伐战争,他成为了蒋介石最后拉拢的对象,于是在北伐后获利颇丰;编遣会议,他表态最晚,反而提出了让蒋介石满意的方案;蒋桂战争,他隔岸观火;蒋冯战争,他在最佳的时机做出选择,换来了“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官职,一跃成为了国民党军第二号人物。

阎锡山就这样一步步精打细算,和蒋介石之间各取所需,彼此相安无事。那蒋阎矛盾是怎么爆发的呢?

其实这已经不需要什么具体原因了,而是军阀战争的必然。因为现在四大新军阀中,桂系已经“残”了,冯系退回西北,只剩下了蒋阎两巨头有能力逐鹿中原,自然是要争一争的。

这个时候,蒋阎之外的“第三方”是东北的张学良,于是阎锡山想联张反蒋,但却发现蒋介石也在拉拢张学良。虽然这不意外,但蒋阎之间的芥蒂也开始越来越深。

矛盾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爆发了战争。这就是中原大战。

虽然我们一般会把中原大战定义为阎、冯、桂三家打蒋介石一家,但其实它本质上就是蒋阎战争。

桂系只能算“陪跑”,这个前面说了,冯系虽然加入了反蒋联盟,但军费是山西出的,所以中原大战的主导者是阎锡山。

这就可以部分回答标题里的问题了,蒋介石其实是在各个击破,先是蒋桂战争打散了桂系,然后蒋冯战争打跑了冯玉祥,最后在中原大战和阎锡山对决,这不是同一时间段里的“一打三”,因为此时冯、桂的实力已远不如北伐刚胜利那会。

Image

Image

一打三

Image

虽然不是真正意义的“一打三”,但蒋系当时的军事力量其实并不咋地,他又是如何打赢的呢?

下面我们就从军事、经济、政治三方面来解读一下中原大战。具体过程就不说了,因为很琐碎。

军事

四大新军阀中,冯、桂两军的军事是比较强的,而最强的是冯玉祥的西北军。

冯玉祥带兵有个特点:练兵有术驭将无方

因为练兵有术,所以西北军的单兵素质很高,特别是近身肉搏技能,在各军阀中独树一帜。不仅能打仗,西北军的军纪也很严,冯玉祥在军中严禁黄赌毒,而且特别看重军民关系,要求部队对老百姓做到秋毫不犯。

电影《建国大业》里有一个场景:国民党警察正在殴打和平集合的学生和群众,冯玉祥(陈凯歌扮)见状,直接从士兵手里拿过枪,鸣枪示警后把警察赶跑了。
Image

这还真不是故意美化冯玉祥,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成天穿着粗布军装,和普通士兵打成一片,最见不得拿枪的欺负老百姓。

西北军最厉害的兵种,是骑兵。中原大战初期,冯玉祥的一支骑兵部队曾疾驰80余里,奇袭蒋军的归德机场,烧毁飞机12架。而且,当时蒋介石的专列就在机场附近,守卫力量也不是很强。要不是冯玉祥的情报工作没做到位,压根不知道蒋介石就在附近,那历史很可能就要被改写了。

既然西北军那么强,那冯玉祥为什么早早出局了呢?原因就是驭将无方

冯玉祥会练兵,治军严,但问题是他对待将领也和对待士兵一样,随意打骂,动不动就罚站,把将领当成士兵来训。更糟糕的是,他还喜欢越级管理,并且乐在其中,但引起了将领们的诸多不满。

所以冯玉祥最终输在了自己的叛军身上,前面提到的韩复榘和石友三就是典型的例子。

还有我们熟悉的杨虎城,也是西北军将领,在蒋冯战争后期投靠了蒋介石。中原大战中,攻取潼关,断了西北军最后退路的,正是杨虎城。

这里还得多啰嗦几句,冯玉祥虽然败了,西北军也散了,但冯系部队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且,还和共产党的关系颇深。

中央红军长征的时候,有一支负责殿后的部队,番号是红5军团。这支部队就是1931年在宁都起义的原西北军第26路军。

解放战争时期,在邯郸战役中起义的高树勋,在济南战役中起义的吴化文,都曾是西北军的将领。最有名的,是被毛泽东称为淮海战役“第一个大胜利”的河基沣、张克侠起义,二人都是西北军中的中共秘密党员。

Image

电视剧《大决战》


好了,说完冯玉祥,再说一下蒋介石和阎锡山的军事力量。

一句话:都不强,但半斤八两。

阎锡山的军队特点是擅长防守,但攻击乏术,特色兵种是大炮

而蒋系部队当时的情况是:装备好,军事素质高,但实战经验不如其他军阀,黄埔系的优势还未发挥出来。蒋系的特色兵种是飞机

所以,中原大战中的蒋阎作战,很多时候其实就是在对峙,飞机对大炮,双方守得都不错,但进攻都不行。

但这种对峙其实对蒋介石是有利的,因为他在所有新军阀中,最突出的优势就是经济。也就是,耗得起

经济

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原大战的胜负手是“经济”。如果说蒋介石有什么绝对实力可以“一打三”,那就是经济。

中原大战何止四方博弈,简直是N方博弈,因为大军阀下面有小军阀,四大军阀之外还有杂牌军阀。对于小军阀和杂牌军阀来说,为哪方效力,一个重要考量就是谁给的待遇高。

蒋阎冯三方中,蒋介石最有钱。首先他的势力范围都是高税收地区;其次他得到了江南财阀的支持;最后,蒋介石在1927年下野期间,和宋美龄完婚,于是又靠上了宋、孔两家,以及他们背后的美国。

阎锡山也算是有钱的,毕竟苦心经营了二三十年,但要以山西一省的财力来支撑这样一场大战,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冯玉祥最穷,而且当时恰逢西北三年大灾,所以西北军的军费要依赖阎锡山。这不仅加重了阎锡山的负担,还因为阎锡山的厚此薄彼,导致了两军之间的矛盾重重。

蒋介石能在中原大战中获胜,有一个人物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杨永泰。杨永泰和黄郛,堪称蒋介石的“卧龙凤雏”,而且,杨永泰是黄郛推荐给蒋介石的。

Image


从蒋桂战争到中原大战,蒋介石的一系列操作,其实都来自杨永泰的“削藩策”:对桂系,用军事方法;对冯玉祥,用经济方法;对阎锡山,用政治方法;对张学良,用外交方法。

这一系列策略都是“对症下药”,西北军就是被经济方法给瓦解的,杨永泰称之为“银弹外交”

还是以韩复榘、石友三为例,蒋介石一下子就给了500万元(也有说是1000万)。

中原大战到了后期,蒋阎双方都在争取张学良的支持,蒋介石直接给了东北500万军费,又借给张学良1000万公债。而那时的阎锡山,只拿出了几千块“差旅费”,派了两个说客去东北。

蒋介石打起仗来就“大手大脚”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了解放战争,但和中原大战相比,最终的效果却是完全相反的。

政治

阎锡山的野心受限,除了经济,还有政治原因。

因为他一直未能很好的解决一个问题:举什么旗帜反蒋?

蒋介石是“法定”的国民政府主席,如果阎锡山同样以国民党的身份,举着青天白日旗来反蒋,那从法理上来说就是叛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阎锡山找到了政治上的盟友:汪精卫,计划由汪牵头召开“国民党党部扩大会议”,另组“国民政府”。

加入反蒋联盟,汪精卫是毫不犹豫的,但对于北上组织“扩大会议”这件事,他一开始并不积极。因为汪的势力范围在广东,所以他期待张发奎和桂系的联军能够在中原大战中有所斩获,然后在南方组阁。

可惜,张桂联军不争气,止步于湖南战场,所以汪精卫只好出发北上,但时间已被耽误了不少。

留给阎锡山的时间很少,而困难又很多,因为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特别是西山派和改组派之间势同水火,沟通协调又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反蒋联盟里还有很多投机分子,嘴里谈着政治,眼睛其实盯着前线的军事进展,时刻准备着见风使舵。

这个“扩大会议”直到9月份才组成了“北平国民政府”,阎锡山于9月9日宣誓就职。但一切已经晚了,9天后,张学良终于做出了选择,通电拥蒋。反蒋联军面临蒋、张的南北夹击,马上就全线崩溃了。中原大战结束。

Image

张学良与蒋介石

阎锡山是个政治手段高超的军阀,特别擅长利用“第三方优势”,每每可以在左右逢源的过程中,于关键时刻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他的失败其实也蛮讽刺的,因为他让出了第三方身份,使自己处于了漩涡中心,然后被张学良当了这个“第三方”,成为了中原大战的第二大赢家。

张学良虽然年纪轻轻,但其实这个“第三方”当的还是很有水平。他既不急着表态,也不完全忽悠,而是给出了明确的条件:蒋介石能攻下济南,我就拥蒋;阎锡山在津浦线能打过蚌埠,我就一定响应。

最后,张学良兑现了承诺,蒋介石在8月份夺回济南,张学良在9月份通电拥蒋。

历史有时候挺神奇的,张学良在1930年9月18日率军入关拥蒋,战后获得了平津地区的控制权,他的关注重点也因此转移到了华北。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东北事务被懈怠,边防空虚,一年后的同一天,日本在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Image

Image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