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往过去和未来的人类叙事”——立秋时节!五位嘉宾齐聚贵阳孔学堂共论“神话与科幻”

 菌心说 2022-08-10 发布于陕西

图片

图片
图片

  8月7日,恰是立秋之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光明日报社及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联合主办的2022年“孔学堂四季论辩大会”第二期在孔学堂明伦堂明德厅举行,活动采取“线上直播+线下交流”的方式举行。

图片

  此次活动期间,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叶舒宪,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跨学科研究分会理事长陈跃红,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吴岩,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谭佳围绕辩题“神话与科幻:通往过去和未来的人类叙事”展开论辩,分享各自的观点,并为现场提问嘉宾答疑解惑,论辩大会由四川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分会理事长徐新建担任学术主持人。

图片

  辩论会现场,徐新建首先阐述了探讨“神话与科幻:通往过去和未来的人类叙事”的背景。他说,本次论辩以“祝融号”探测器登陆火星及科幻片《普罗米修斯》在全球热映为背景,聚焦神话与科幻,讨论从过去到未来的人类叙事。之所以将神话与科幻连在一起,是要突破单线进化论的思维模式,在人类想象与表述意义上,把古今中外的叙事类型视为整体。破除以往把神话等同于原始、愚昧乃至野蛮的误读,将其与被认为代表先进和未来的科学幻想相互关联,以探寻彼此间更为内在的思维共性及文化功能。

图片

  “幻想引领人类,神话催生文明。” 叶舒宪在现场论辩时介绍了中国神话相关知识。在他看来,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且中国有丰富的古代神话资源,可以通过复活、修复、点燃中国神话历史,使其变成支撑中国科幻创作的巨大的博物库。

图片

  “神话主要解决世界观的问题,科幻主要解决宇宙论的问题。”“人工智能、量子科学与合成生物等颠覆性科技会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神话与科幻在本立论的层面上是可以沟通的,都要回答我们对世界、对人类、对宇宙的理解,但是在方法论的层面上存在学科差异,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他们放在一起运用和加工。”……陈跃红围绕“颠覆性科技视野下的神话与科幻”做了论述。他认为,在颠覆性科技活跃的背景下,应该用新思维去看待神话与科幻。

图片

  “把科幻等同于当代的科技神话的说法值得质疑。”吴岩以“科幻与神话小议”为题,叙述了科幻作品创作的历程、介绍了一些科幻作品、阐述了神话故事与科幻故事的特点等。他认为,科幻与神话具有相同特点,也有不同特点,两者应该相互补充。

图片

  谭佳围绕“神话与科幻的共同性在哪里?”展开论述。她认为,人是虚构的动物。神话和所有虚构类型一样,和所有意象符号一样,能给科技命名,提供想象素材、原型、模型和结构。但是,所有虚构类型中,只有神话具有构建三观,奠基世俗准则的功能,是曾经被信仰的真。也只有科幻用理性科学,规范各种想象,能指向未来的真。他们不可分割的交集在于,用各自真实的方式,规诫虚构,讲述历史和当下和未来。在又一轮社会变革、数智革命之际,神话与科幻理应携手,一起探索更灿烂瑰丽、有深度的理论话语和各种实践。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艳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