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等功臣于水林:断臂后隐姓埋名,流浪马棚,师长找到他泪流满面

 快乐老年435 2022-08-10 发布于北京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3年的一天下午,解放军的几辆汽车开进了一个道路泥泞的小村落。村民们积极地出来迎接战士们。

这时从车里走出来一位解放军干部,他的名字叫做翟水清。他同村民们热情地交流生活情况,亲切地询问他们:“请问这里有没有一位叫做于水林的同志,我是专程过来找他的。”

于水林

村民告诉翟水清,他们村里是有一个叫于水林的人,是前几年流浪到村子里的,村民们同情他右臂断了,收留了他,让他就住在村里的马棚,专门饲养马匹。

村民们不理解为什么大领导要来寻找一个流浪汉,但还是将翟水清带到了于水林工作的马棚,翟水清看见了单手抱着草料吃力地喂着马儿的于水林,不禁红了双眼,流下眼泪。

他喊出了于水林的名字,于水林下意识地就立正敬军礼,两人感动地拥抱在一起。

原来这位流浪汉的身份是抗美援朝战士,在战场立下赫赫战功。那为什么最后会当了穷困潦倒流浪汉呢?他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呢?这要从他的人生经历说起

图源网络

战乱纷飞的童年

于水林出生在1925年,那个年代正处于军阀割据的乱世,战火四起,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父母是内蒙草原的普通牧民,和其他牧民一样,他们过着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的苦日子。

于水林在很小的时候,就要跟着父母一起去帮地主放牧。哪怕是冬天最寒冷的时候,也不能够偷懒,每天都要赶着马群,在茫茫的大草原行走。他的手脚每到冬天都会长很多冻疮,脸也会被猛烈刺骨的寒风割伤。

尽管他们一家人如此辛勤地劳动,但地主仍然找各种理由克扣他们的工钱,他们仍然只能忍饥挨饿。这让年幼的于水林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努力工作却得不到回报,他不愿意再去工作了,开始想要偷懒。

旧社会牧民(图源网络)

此时他朴实的父母们也只能让他继续忍耐坚持,告诉他要是不工作的话,全家人根本挺不过草原上寒冷的冬天。等天下太平了,大家都会熬出头,过上吃饱饭的好日子的。

父母的话在小于水林心里扎下根,他开始向往和平的未来,厌恶年年不断地战乱。这也为他后来走上战场,捍卫国家主权、争取和平埋下种子。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在日军的铁蹄之下,东北3000万同胞被日军奴役沦为了亡国奴。 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不仅仅是侵吞东北,他们更想将整个中国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

此时于水林他们家所在的蒙古省赤峰市,成为了日军南下中原的必经之地,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日军的战火还是烧到了于水林的家乡。

蒙古省赤峰市位于内蒙古的东南部,东部与辽宁接壤,西部和河北相连,外接外蒙古和俄罗斯,占领这能更有利于他们实现称霸亚洲目的,所以日军开始对这一个交通要塞虎视眈眈。

蒙古赤峰(图源网络)

赤峰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且还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全市据勘查拥有83种不同的矿产,包括金银等贵金属矿产资源,产地高达1600多处。

在今天赤峰仍被称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是全国重要的贵金属产地。所以,实际上日军很早就盯上了赤峰。

早在1915年的时候,日军就打算侵吞蒙古。他们在和袁世凯秘密签订的“二十一条”协议中,就向袁世凯提出,要在蒙古拥有开矿、居住、经营工商业的自由,甚至还要求把控蒙古的铁路运输。他们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就是想要殖民蒙古。

“二十一条”如果完全实现的话,中国可能面临亡国的危机。这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无限愤怒,掀起了强烈的反日浪潮。北京学生纷纷走上街头,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

袁世凯迫于国内压力,只好放弃与日本勾结搞出来的丧权辱国条约。但日本人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蒙古地区的觊觎。

当时的赤峰

1933年3月,在日军成功占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后,他们将魔掌伸向了于水林的家乡,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武藤大将亲自下令向热河地区发起进攻,要将赤峰迅速拿下,纳入伪满洲国的管辖范围。

他派出中将坂本政右卫门带领日军第6师团,和伪满洲国军张海鹏的北路军,从通辽出发,兵分三路包围赤峰,驻守在赤峰的军阀孙殿英根本就不是日军的对手,很快赤峰就被日军全面占领。

当时才6岁的于水林就需要整日活在日军的炮火声之下,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就有日军的驻扎点,日军时不时地就会进村来扫荡。

每当看到凶残的日军提着抢朝他们家靠近的时候,他的父母都会带着他和兄弟姐妹们把房屋紧紧关严,并用长条凳牢牢抵住,一家人都躲进地窖中,生怕被日本人盯上了,这也让于水林十分痛恨日本关东军。

赤峰

这些日本军人在赤峰横行霸道,日军浩浩荡荡地砸开百姓的房门,将能吃的粮食全部收走,把值钱的东西都装进他们自己的口袋,犹如蝗虫过境一般可怕。

日军离开后,当于水林一家从地窖爬出来时,发现自己家早已是一片狼藉,父母们只能低头叹气,纵然被日军毁掉的东西非常可惜,但乱世之中能够保住性命已经是万幸了。

更可恨的是日军还在赤峰搞起了殖民教育,像于水林这么大的小孩,在学校读书上早操前,必须要先面向东京方向为日本天皇祈祷,他们还将日语课纳入学校教育的必修课,强迫孩子们学习日语。

歹毒的日本人除了对小朋友们们进行洗脑教育外,还诱骗赤峰人民种植罂粟。日伪军在赤峰推行鸦片种植政策,用金钱来诱惑人们种植吸食毒品,麻痹人民的精神,让百姓们变成鸦片的傀儡。

图源网络

由于大面积的沃土都被拿去种植了罂粟,使得赤峰人民根本没有余力去栽种粮食,赤峰在日军的统治下,年年都要闹饥荒。这让本来就经常饿肚子的于水林一家,更加陷入困境,全家的生存非常困难。

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结束了对赤峰长达12年的残暴统战后,于水林一家终于迎来了新希望。他们再也不用每天担心害怕了,日本人被赶出了中国。

毅然参军

百姓们好不容易迎来来之不易的和平,然而蒋介石却发动了内战。于水林非常憎恶破坏了和平局面的蒋介石反动派,正值青春年华的他,打算走上战场捍卫和平,为人民带来幸福安宁的生活。

但是他想要参军的愿望遭到了亲人的阻止,因为他在家中是最小的一个孩子,他的父母和哥哥姐姐都非常疼爱他,他们觉得战场太过于危险,枪弹不长眼,他们没有办法承受失去幼子的悲伤,只想让于水林留在他们身边,一家人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

赤峰

可解放全国的事业还没有完成,蒋介石依旧在全国作威作福,压榨着广大人民。于水林觉得自己作为年轻人,理应为革命事业作出贡献。他不顾家人的反对,还是决定去参军,守护所有的同胞,为争取和平而奋斗。

1947年,解放军来到他们家附近,进行征兵宣传,一心想要保卫祖国和人民的于水林,主动在解放军工作人员那登记报名。组织上批准了他的入伍申请,而那一年于水林刚满22岁

尽管他的父母非常不舍他离开,但还是为他收拾好了参军要带的行李包裹。母亲流着眼泪,目送他和战友们离开。于水林看见母亲的眼泪,也十分难过不舍,他心里明白这次前往战场,很有可能一时半会回不了家了.

父母的年龄也大了,经历了日军的侵略,他们的身体情况每况愈下。这或许就是他和家人的最后一次相见了,年迈的母亲估计再也等不到他回家。

解放战争(图源网络)

这也是于水林长那么大,第一次离开家乡,他不舍地回头望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带着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踏上了在党领导下解放全国的征程

1947年,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了战略进攻阶段,解放军连续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部队的大部分主力。

到了1949年的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了南京,蒋介石窜逃台湾,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被推翻,共产党基本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同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他从1947年参军以后,就再也没有时间回去看望父母,一直跟着大部队辗转在各个前线战场与国民党军队作战。

于水林看到他梦寐以求的和平已经基本实现,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感到非常的自豪幸福。他也打算从部队离开,回到家乡陪伴亲人。

解放战争(图源网络)

在他打算向组织提交退役申请时,朝鲜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他的想法,让他留在了军队,现在仍然是还需要他为祖国战斗的时候。

1950年6月26日,美国掺和进了韩朝战争中,美国总统杜鲁门派出驻日远东军,前往南韩协助韩国与朝鲜作战。第二天他们还派出第七舰队,驶入中国的台湾海峡,帮助蒋介石对抗解放军。

美国入侵朝鲜后,向中朝边境逼近,用战机轰炸中国安东。我国的东北面临巨大威胁。在美国公然干涉我国内政,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情况下,我们的领导人决定出兵帮助朝鲜抗击美国。

于水林也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军人,在国家需要自己的时候,就应当挺身而出,将个人情感利益放在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后面。

抗美援朝(图源网络)

他放下对亲人的思念,和战友们一起踏上去往朝鲜战场的征程。组织上将他分配到了第40军352团3营8连,由翟水清担任8连的教导员。

1952年1月11日,美军集结二十多万优势兵力,向当时正在休整中的志愿军战士发动了猛烈进攻。面对来汹汹的美军,主持作战的彭德怀元帅,冷静地分析了局势后,制定了军事对策。

他派出志愿军副司令邓华率领于水林所在的第40军,39军、42军、和第66军,向横城和原州方向东部隐秘行进,寻找时机偷袭。而另一位司令金雄带着第2、3、5集团军在邓司令部队左翼向横城东南方向反击。

邓华司令接到命令,带领他的第40军向驻扎在横城的韩军第8师发起进攻。在和敌军的作战中,他派于水林所在的352团3营的战士们,绕道前往敌军的后方埋伏,切断敌军撤退的后路

抗美援朝(图源网络)

这个任务非常的危险,于水林和同志们穿过了美军的重重阻碍,顺利到达敌人后方的一个岔路口。按照原计划,于水林他们要在这伏击,驻扎在后方的韩军第21团。

然而意外发生了,和同志们先前摸查的情况不一样,后方多出来了一个装备精良的美军机甲炮兵营,这大大增加了任务难度。

面对凶猛的敌军,于水林和战友们并没有畏惧, 他们冷静地在附近埋伏起来,准备战斗。教导员翟水清命令战士们发起进攻,占据在高地的战士们朝美军扔去了手榴弹,实施突袭。

战士们突然扔下去的手榴弹,将美军的队伍完全打乱,战火烧到了美军运送武器的军资车上,给美军造成很大的损失,但美军毕竟也不是什么弱旅,他们很快反应过来有人偷袭。

美军炮兵营将他们的坦克战车对准了志愿军进行轰炸,其中两辆坦克直接朝于水林所在的8连发起攻击。

横城之战

尽管战士们非常的英勇,但我们的武器装备实在落后美军太多,根本招架不住重型坦克的猛烈攻击,我军战士陷入了险境。

当时的8连的物资极其短缺,仅仅只有两枚反坦克手榴弹,而派谁拿着珍贵的手榴弹,去执行炸毁敌军坦克这一光荣而又危险的任务就成了难题。

要知道这次任务需要穿越敌人火线,捡炸弹绑在敌军坦克上,才能成功引爆。去执行这个任务的战士很有可能会牺牲。

这时于水林主动站了出来,他请求翟水清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他,他一定不会辜负领导和人民的期望。

横城之战

翟水清考虑到他平时的投弹训练成绩非常优异,而且现在时机不能耽误,翟水清相信于水林一定能做到,便批准了他的申请。

于水林将硕大的两枚反坦克手榴弹装进自己的背袋之中,背上炸弹朝美军的坦克所在地匍匐前进,一路都是枪林弹雨,训练有素的他躲避着美军的进攻,成功到达了第一辆坦克所在地。

他蹲在地上,将背包里的反坦克手榴弹拿出来,马上塞到美军坦克的履带里,迅速引燃,悄悄躲避到附近的洼地之中,被炸的坦克燃起了大火。这时巨大的爆炸声将美军吸引了过来。

于水林的行踪暴露了,然而他的任务还没有全部完成,美军开始朝他所在的洼地疯狂扫射。

横城之战(图源网络)

于水林抱着英勇牺牲的决心,提起反坦克手榴弹以最快的速度朝第二辆坦克奔去将第二辆坦克也成功炸毁,而他的右手在放置炸弹时,没能及时躲开而被炸伤。

他的战友们也赶来和他一起战斗,他根本无暇顾及自己受伤的右手,又重新投入到与美军的作战中,他用左手拿手榴弹,又消灭了8个美军。

由于他在横城战役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组织上为他授予了“一等功臣”和“二级战斗英雄”的称号。但由于他的右手伤势过于严重,再加上战场的医疗条件比较简陋,医生只能为他做截肢手术。

他觉得失去右手的自己,已经丧失了战斗力,不能在部队里拖累战友了,于是他自己悄悄地办理了退伍手续,回到了他想念的赤峰老家。

抗美援朝

他心中十分想念自己的父母,一下火车,就马上赶往家中。然而由于他长年在外打仗,他连自己家人已经搬走了都不知道,他茫然地站在村口。

此时有个村民把他认了出来,走过来问他:

“你不是于家那个去当兵的小儿子吗?前两年你父母过世,大家都没能联系上你,你的兄弟姐妹们都搬到城里去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已衰。

得知父母已然离世的噩耗,跟着村民来到父母的坟前,一方孤草飘零。这一刻,军人出身的于水林更像是一个孩子跪在父母的坟前,放声痛哭。

是的,他是一个荣获一等功臣的解放军战士,更是一个未能尽孝床前的人子。但是为了保家卫国,他不曾后悔参军卫国,却因未能尽孝,让这个钢铁一般的汉子泪流满面!

美军的坦克(图源网络)

他的父母已经离开人世,他也不愿意去打扰自己的兄弟姐妹,他总觉得身体残缺的自己会成为亲人的累赘,自己不能够给他们带来幸福,反而会添很多麻烦。

他选择在家乡赤峰流浪,当饥寒交迫的于水林来到美丽河村时,这里的居民看他可怜,给他提供了食物,将他留了下来,让他在村子里喂马。

于水林在这里隐姓埋名过上了饲养马匹的生活,从不跟任何人提起自己的抗战故事,每天就和马匹待在一起。而他的领导翟水清一直想念着他,到处打听着他的消息。

直到1963年,翟水清才终于在美丽河村找到了于水林,他看到于水林居住的马棚太过于简陋,主动给于水林提供了经济帮助,并为他恢复了退伍军人的薪资待遇,还专门定做了英雄匾送到他的家中。

抗美援朝(图源网络)

于水林将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国家,为了保护人民的安全,毅然踏上战场,执行艰难的任务。在受伤之后,也不愿意拖累组织,自己隐姓埋名当起喂马员。他的无私奉献深深打动了我们。

英雄不应该被遗忘,我们要学习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由这些革命前辈创造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对于于水林的光辉革命故事,您怎么看呢?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