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等功臣于水林:断臂后隐姓埋名,流浪多年,师长找到他泪流满面

 梦想童年594 2022-10-10 发布于江西

时光荏苒,却总有些伟大藏在细小的角落,哪怕蒙尘,依然熠熠生辉。在内蒙古的一个小村庄里,就有这样一位英雄默默无闻地生活着。

他的名字叫做于水林,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一等功臣。战争胜利后,他没有选择功成名就享受美满,而是流浪多年,在一个贫苦的村庄隐姓埋名,辛苦地生活。

一代战神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他又为何功成身退流浪多年?

文章图片1

横城反击战

1925年,于水林生于内蒙古的一个贫苦人家。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军阀混战。战乱中长大的于水林从小就痛恨战争。

因家境贫穷,于水林从小就跟着父母在茫茫大草原上放马。冬天寒冷无比,冻得浑身哆嗦手脚龟裂,他想要打退堂鼓,父母就教育他:“我们给东家做事,就要遵循本分,把事情做好。”

父母的言传身教,让于水林也成为了一个朴实忠厚的人。

文章图片2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铁蹄踏上中国,无恶不作、欺压百姓。于水林一家的生活更加的贫穷困苦。国难当头,于水林萌生参军入伍抗击日寇的念头。

然而当时的于水林还太小,没能进入军队保家卫国。直到1947年,他才终于参军入伍。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帝国主义的铁蹄踏上朝鲜半岛,直逼我国东北。

同年7月,“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浩浩荡荡兴起,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奋勇激昂,热血男儿们奔赴战场,保家卫国。

听到这个消息,于水林毫不犹豫地决定加入志愿军,奔赴前线抗击敌人。

面对美军的坚船利炮,于水林和每一个志愿军将士们一样,毫不畏惧,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固的长城,不断消耗着美军的实力。

文章图片4

开战前,狂妄的美国将军麦克阿瑟甚至扬言:“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战斗,让士兵们回家过节!”

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艰苦抗争,这一许诺并没有得到实现,战线一再拉长,战争的结束也变得遥遥无期,令美国士兵锐气大减。

就这样,战争一直发展至1951年初,彼时美军已经迫不及待拿下胜利,结束战斗。1月25日,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M.B.李奇微下令以汉城为突击方向,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面对美军的强力攻势,志愿军也毫不示弱,早早地研究部署作战措施。

文章图片5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队决定分两头对美军进行反击。志愿军副司令邓华带领集团前往西线作战,主要负责牵制美军,消耗其力量;人民军前线指挥部司令官金雄带领另一集团军前往东线作战实行反击。

1月31日,美军开始向横城方向进攻,西线邓集团军诱敌深入,并努力拖延时间等待援军到来。

2月9日,朝鲜军和美军一同赶到,紧迫的关头,邓集团决定集中兵力,采取两翼突击与正面攻击相结合的战法进行攻击。

金军集团军也及时赶到,志愿军和朝鲜军队两面夹击,将美军击退,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横城反击战在朝鲜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多志愿军官兵的努力浇灭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于水林也在这场战争中一举成名。

文章图片6

孤身闯疆场

横城反击战的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正确的战术,诱敌深入又迂回包围,将敌人置于包围圈中再突然发起进攻,为我方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于水林所在的3营8连,就是要负责前往敌军尾部进行埋伏,如同利刃刺入敌军腹地,配合突击。

这一任务十分重要,但也充满艰险。美军实力强大不容小觑,其腹地更是机关重重,狡猾的敌人设置各种障碍阻止志愿军前行,但于水林和战友们都没有丝毫畏惧,心怀目标一路前行。

文章图片7

到达战略地点后,于水林等人才发现,这是一条呈现“Y”字形的分岔路,而迎面而来的就是一支声势浩大的美军炮兵营

数百辆武装车辆和上千名美军士兵就要前来,中间簇拥着两辆巨大的坦克车。面对敌人,当时任3营教导员的翟水清临危不惧,命令所有士兵原地埋伏,准备与敌人进行突击战斗。

这时的美军并没有意识到中国军队的埋伏,仍然毫无察觉地向前挺进。进入我军包围圈后,随着翟水清的一声令下,居于高地的战士们开动炮火,对美军实行突袭

文章图片8

这场突袭来得猝不及防,美军显然毫无准备,有些乱了阵脚。飞扬的炮火炸在周围的武装车上,给美军造成不小的损伤。美军队伍逐渐混乱,更加使得志愿军占据上风。

然而,装备精良的美军也很快镇定下来,周围的士兵们开启武装车,对四周的志愿军进行轰炸,中心的两辆坦克也火力全开,对准8连的将士们。

即使处于高地,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势单力薄的将士们也敌不过坦克的猛烈攻势,很快,我军便占了下风,许多士兵伤亡。见此情景,美军的气焰更加嚣张,局势尤为不利

当时的8连只有两发反坦克手榴弹。而美军坦克的扫射很可能造成志愿军整支队伍的大量伤亡,甚至全军覆没。

文章图片9

情急之中,于水林向班长主动请缨,提出要自己带着手榴弹,闯入敌军的炮火,炸毁敌军中心的两辆坦克车。

于水林的班长听到这一请求很是震惊,一则坦克车位于敌军中央,一个人很难闯入其中,二则美军攻势猛烈,于水林只身闯入,很可能就此牺牲。

但于水林对此毫无畏惧,他坚定不移地催促班长同意自己的请求。危机关头,再没有其他办法;又鉴于于水林平日里的反坦克训练成绩优异,班长便将最后的两枚手榴弹交到于水林手中

文章图片10

反坦克手榴弹不同于一般的手榴弹,它们专门用于对付坚实的坦克,个头要比普通手榴弹大很多,其中包含的火药种类也非常多,笨重又危险

把这样巨型的两枚火药带在身上,非常不利于行动,这对于于水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急中生智,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将炸药放进自己的米袋里,背在身上,这样便方便了许多。

文章图片11

由于美军希望能够击退志愿军,因此坦克车恰好就迎着战士们走来,这给于水林投放炸弹提供了有利条件

除去坦克的轰炸,敌军的机关枪也在武装车上进行扫射,整个战场一片火红,不间断的火星迷得人睁不开眼,于水林毫无畏惧地在枪林弹雨中奔跑,以至于美军甚至都没有看清他是一个中国士兵

文章图片12

营长翟水清和同志们一起站在高地上看着于水林义无反顾的身影。他在战场上像一头灵活的公鹿,奔跑着,跳跃着,灵巧地躲避敌人的机枪,勇敢地向着坦克车奔去,毫不犹豫,也毫不畏惧。

身后背着的是沉重的反坦克手榴弹,于水林身上还绑着数枚普通手榴弹和一架机枪。他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一般矫健地到达了第一辆坦克车。

当他终于到达,却发现背后装着反坦克手榴弹的米袋因为绑得太紧,一时间竟无法解开

美军的机关枪还在扫射,坦克向前突进,绞肉机一般威胁着战友们的生命。一分一秒的耽搁都可能让整个8连城陷入地狱。

千钧一发之际,于水林干脆利落地用蛮力撕开米袋,掏出藏在里面的手榴弹,塞进美军坦克车的履带里。随后,他抱着另一枚巨大的手榴弹,灵巧地滚进一旁的坑洼中。

文章图片13

整个过程不过短短几秒,看得高地上的将士们都心惊肉跳。

随着一声巨响,火光四溅,血肉横飞,巨大的坦克顿时报废,履带断裂,犹如废铁。顶端的盖子被掀开,坦克里的士兵想要借此逃亡,被坑洼处的于水林发现。他眼疾手快,一枪射死刚探出头的美军。

周围的美军围上来想要对他进行攻击,于水林一边躲避藏身,一边举枪狙击,把靠近的敌人一一击杀,干练至极。

可到这里任务只进行了一半,美军还有一辆坦克在进行轰炸。更不利的是,由于第一次的击杀暴露出于水林的位置,美军对着他藏身的坑洼处周围开始狂轰乱炸。

文章图片14

加上第二辆坦克车即将逼近,于水林的生命危在旦夕。就在这时,高地上的战友们加大火力,向着美军发起攻击,吸引其注意力,这为于水林投放第二枚手榴弹创造出条件。

于水林也迅速地想出奔向第二辆坦克车的办法。他掏出一枚普通手榴弹,依据敌人的炮火预估美军主要火力军的位置,然后拉开手榴弹,飞快地向着估计的地方投去。

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烟尘四起,滚滚浓烟中,敌人看不清于水林的位置,陷入一片混乱,高地上的志愿军还在不断地扫射,一时间,美军群龙无首,顾此失彼。

文章图片15

抓准时机,于水林眼疾手快,飞奔到第二辆坦克车履带下,麻利地将第二枚炸弹放在履带上。

这之后,他又丝毫没有停歇地掀开坦克的盖子,往里投下一枚手榴弹。

随着坦克车的爆裂,血肉横飞,美军的两辆坦克都遭到打击,士兵们也伤亡不少。

让敌人受到这样大的损失,美军自然对于水林恨之入骨。奔跑着返回的路上,无数子弹朝着于水林飞来,火药染红天空。

文章图片16

他的右臂被子弹击穿,血肉模糊。

可于水林依然没有畏惧。他飞快地回到高地,简单包扎后就立刻又投身到战斗当中。

战友们劝说于水林稍事休息,他倔强地不同意。还能活动的左手拿着手榴弹再次回到一线,扔向敌军。

归功于于水林的坚持,这场战斗拖延了整整二十分钟,让美军都变得精疲力竭。回到山上,战士们又遇到八个美国官兵,他们因为畏惧死亡偷偷逃跑到山上,希望能够苟且保住性命。

文章图片17

可士兵们的突然出现让他们又惊又怕,顿时,八把手枪全部对准志愿军官兵们。于水林的右臂还在往下滴血,他浑身污垢,却像神明一样威严地怒视这些士兵们。

“缴枪不杀。”

于水林的话语冰冷坚韧,中国男儿的血性震慑住这几个苟且偷生的士兵。

他们立刻举起手来表示投降,并交出了身上的武器。毁坦克,制服俘虏,这些任务一一完成,于水林终于顶不住,安心地闭上双眼,倒在营长翟水清的怀里。

文章图片18

战友再相逢

在于水林等志愿军的努力下,我国终于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成功地浇灭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战争过后,许多战争中的功臣都得到功名,营长翟水清就成功升职,过上了平常又幸福的生活,而于水林在战争后便消失在战友们的视野,隐姓埋名,不见踪迹

其实并不是于水林刻意地想要回避与战友们相见。只是因为在战争中失去右臂,战后他一直在疗养院中休养,靠着部队的补贴勉强度日。

可对于于水林来说,失去手臂的他再也不能端起机枪,也不可能再到战场上为国争光,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与其等着部队来赶我走,不如先自己离开吧。”于水林觉得自己是部队的累赘,一段时间后他便独自一人买下回家的车票,黯然归乡。

文章图片20

那之后,于水林就和曾经的战友们失去联系。回到老家内蒙古,身体残疾的于水林生活变得很艰苦。没有军队里战神的光环,也没有人知道他曾经的丰功伟绩,他独自一人拖着断臂在外闯荡,流浪多年,生活艰苦。

于水林的战友们一直都很惦念他。翟水清就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他。战争过后,翟水清升职为师长。他走遍许许多多的地方,也到处打探于水林的消息,却始终没有结果。

直到1963年的一天,内蒙古的一个小村庄,迎来了这位光鲜亮丽的领导。翟水清本是为处理公事而来。村长亲自来迎接他。看到村子里毛色鲜亮的马匹,翟水清随口夸奖:“你们的马养得真不错。”

文章图片21

村长应道:“是啊。我们村子养马的人叫于水林,他最是忠厚老实。”

于水林这个名字让翟水清整个人为之一振。当即就请求村长带自己去见一见这位养马人。

他曾经的战士于水林,正在给马喂草,沦落为一个流浪汉,生活在破旧的村庄马厩,靠着乡亲们的施舍艰难度日。

翟水清的脸上流下两行热泪,他叫着于水林,怒斥着问他这些年都去了哪里,话一出口便已经哽咽

文章图片22

于水林抬起头,几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布满灰尘的马厩里,两个人再次相识,都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

“翟指导员,您还记得我呀!”于水林高兴地叫着,声音却已经有些嘶哑。

直到这个时候,于水林是抗美援朝一等功臣的事实才被公之于众。

村民们都对此极为震惊,纷纷竭尽所能地帮助他,村长还帮他办理退伍军人的手续,并给他安置住所,还给他张罗起找对象。

文章图片23

可于水林觉得自己已经残废,配不上正常人家的姑娘,最终和一位弱视的女人结婚,两人婚后的生活很幸福。

流浪多年的抗美援朝英雄,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家。

翟水清也一直关心着这位自己曾经的战士,直到于水林去世,翟师长也在帮他料理后事。

许多英雄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他们隐姓埋名,无官无财,有的人再次被我们发现,有的只是藏在我们身边的岁月里,人生静好,他们也不在意曾经的负重前行。

诸如此类的英雄,还有很多。他们散落在时光里,却温暖着独自的一片角落。老英雄在阳光下露出微笑,或许没有年轻时的那种潇洒与锋芒,却依然能看见那种岁月留下的温柔。

他们散落在时光里,却温暖着独自的一片角落。老英雄在阳光下露出微笑,或许没有年轻时的那种潇洒与锋芒,却依然能看见那种岁月留下的温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