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烽火黄河口09:马耀南司令殉国

 冬不拉拉 2022-08-10 发布于安徽
文章图片1

1939年6月6日,三支队在刘家井一带与日伪军激战一天,向西南撤至章丘县梭庄。在梭庄,三支队首长们开了一个会,研究下一步的行动。从当时的情况看,原定的从章丘、齐东向北打通与冀鲁边区的联系暂时难以实现。而目前三支队的南面是敌人严密控制的胶济铁路和明水据点,西面是敌人的战略重镇济南。只有东面是三支队经常活动的地方,群众基础好,地形熟悉。于是决定暂缓北进,分头向东。马耀南和景晓村带警卫营和七团去长山八区,杨国夫带特务团一、三连和机关分队到长山六区,李人凤则带十团返回临淄驻地,孙明岗、孙明光、孙健萍带二梯队回高苑。

马耀南与景晓村带队进入长山八区以后,原以为那儿是山区,敌人行动不便,没想到敌人早有准备,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马耀南和景晓村被日军的汽车冲散了。马耀南只能隐蔽行动。景晓村只得回到长山六区找杨国夫。两人商量以后,觉得这样分头行动反而对自己不利。所以决定在隐蔽好自己、躲过敌人的扫荡和搜索的同时,尽快与马耀南和李人凤取得联系,收拢部队。景晓村去临淄联系李人凤。杨国夫到长山八区找马耀南,但未见到。不久,马耀南派人到长山八区来联系,来人告诉杨国夫:马司令已去铁路南,住在一个亲戚家。杨国夫带一、三连出长山八区,至邹平和长山交界处的一个村庄隐蔽宿营。不久,马耀南与杨国夫在由家河滩村会合。两人商量以后,决定部队休整一下,然后东进临淄,与景晓村、李人凤会合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很快,景晓村和李人凤就派人来联系。十团在苇子河一带集合起来了,队伍虽然遭到敌人多次侵扰,但未受多大损失。马耀南和杨国夫率队加紧东进。

7月21日下午,马耀南和杨国夫在长山六区李家套召开动员大会。会后,马耀南和杨国夫率领警卫营、七团和特务团一、三连于当夜出发,行程四十里,22日凌晨抵达桓台县牛王庄。

牛王庄西南有一条大沟,西边6公里便是日军的荆家据点,西南方向是敌人的新城据点,东南面是唐山据点,北边10余公里是桓台县的大围子墙。这个地形对三支队非常不利。于是,决定稍住即走,为确保安全,命令部队严密封锁消息。但是,消息还是被泄露出去了,牛王庄有一个大户人家是汉奸,他儿子在日军据点当汉奸,部队进村后,他立即到荆家据点向鬼子告密。

上午,日伪军从荆家据点、新城据点、唐山据点出动,合击牛王庄。上午八九点钟,部队发现敌人。九点多钟,鬼子从西面和西南向牛王庄发起攻击。三支队组织小分队在村西阻击敌人,机关和部队主力向东转移。

马耀南要杨国夫带队突围,他留下掩护。杨国夫深知马耀南司令对三支队的重要性,他说:“司令员,部队不能没有你,应该我留下。” 坚持要求马司令先撤。

当时牛王庄西面和西南枪声激烈,东面和东南却没有一点儿动静。在马耀南和杨国夫争执的时候,支队机关和勤杂人员已经从村东撤出,从东面走小路撤走。最终,马耀南答应先撤,他带着几个警卫人员出村东,走大路向东南撤退。

马耀南走后,杨国夫立刻赶到牛王庄的西南角指挥战斗。他见敌人除了从正面进攻以外,还有一股敌人正从左侧迂回。如果小分队继续在村庄西南角阻击敌人的话,很可能会被敌人从侧面包抄。于是,他命令小分队撤进村子,占领东西大街两旁的几所民宅,放敌人进村,组织交叉火力阻击敌人。敌人一见小分队后撤,立刻顺着大街冲进牛王庄。结果被小分队一阵手榴弹和密集的枪弹给打得晕头转向,纷纷后撤。杨国夫见给敌人了一定杀伤,部队也已经安全转移出去了。便趁敌人后撤,不敢进村的机会,命令小分队撤出战斗,迅速转移。小分队在杨国夫的带领下,从牛王庄东北面钻高粱地冲出包围。

马耀南带着警卫员,冲出牛王庄。此时牛王庄已经是三面有枪声,只有东南方向没有枪声。这是日军的一贯战术,围三缺一,诱骗你进入伏击圈。马耀南是个知识分子,虽然经历了几次战斗,但是毕竟军事经验还不足,他骑马走大道,从没有枪声的地方突围,进了大寨村。

敌人早就在大寨村设了埋伏,当马耀南和警卫员骑马奔至大寨村东西大街中段时,潜伏的敌人就一涌而出向他们射击,马耀南和警卫员都中弹了。马耀南中枪后从马上掉下来,他吃力地从路南爬到路北,躲在东西大街与南北大街十字口的大石臼旁,利用有利地形继续向敌人射击,又爬到三棵椿树间向敌人还击,但最终被敌人打中了胸膛,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37岁。

文章图片2

杨国夫带人转移到牛王庄东北一里多远的辕文村时,突然听到东南方向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他知道那里是马耀南转移的方向,估计马耀南可能遭到了敌人的阻击。便命令部队火速增援。可没走出多远,便发现马耀南的枣红马从大寨村跑出来,那里的枪声也停止了。情况不明,不能贸然行事。但是,杨国夫预感到马耀南司令可能出事了。便派人前去侦察,杨国夫带领特务团一、二

连转移到临淄县南高阳村。马耀南牺牲后,以前在马家当长工的董应祥等人将马耀南的遗体移送到南高阳。杨国夫见到马耀南的遗体,一下子跌坐在地上,痛哭失声。

马耀南的牺牲,是三支队的重大损失,也是整个清河区的重大损失。为了纪念马耀南司令,三支队将政治部“抗战剧团”改名为“耀南剧团”,随后又创办了“耀南中学”。1942年12月,清河区党委、山东纵队三旅司令部、政治部、清河行政主任公署开始筹备树立马耀南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位于永安镇东南面刘家屋子附近。1943年7月7日,清河区军民一万多人隆重集会,纪念抗战六周年暨追悼阵亡烈士。并为马耀南烈士纪念碑揭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