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念的力量(深度好文)

 fentouge 2022-08-10 发布于北京
解读:一棵花白 | 朗诵:飞扬
原著:拜伦·凯蒂

生活中,很多人会觉得伴侣不够体贴,父母不够关爱,孩子不够懂事听话,上司不通情达理,好像整个世界都在联合起来给自己添堵。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世界的样子,取决于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

想要过得幸福,其实不必改变所有人,扭转所有不顺心的事,只需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想法变了,一切自然转变。

《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就是一本教我们如何改变观念的书。作者拜伦·凯蒂是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也是“转念作业”创始人,《时代周刊》称她为这个时代的精神创新者。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丰富的案例和具体可行的方法,指引我们在婚姻、家庭、职场、金钱等方面做“转念作业”,帮助我们改变人生态度,收获幸福生活。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书,开启属于自己的“转念作业”。

尽情吐槽,说出自己的真实心声

人成长的第一步,就是面对真实的自我。

我们常常会为了维持人与人表面的一团和气,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可想要根治问题,就得先释放出怨气和怒气,将这些情绪摆在明面上。

暴露真实感受,是转念作业的前提。

对此,作者提出了一个方法:就是拿出一张纸,清清楚楚地写下是谁让你生气或者伤心了?他做了什么事使你不满了?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才对得起你?你对他有什么怨言呢?

这个写的过程,不要清高,不要故作通情达理,一定要把最刻薄、最真实的批评完完全全地写下来。

把批评落在纸面上,你的想法就能稳定下来,才有可能进行之后的转念作业。

很多人会想:这样批评别人不太好吧?其实不然。心里那些批评的声音,越压抑,越成问题。能坦诚批评他人,反而说明你有健康的自我防御机制。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幸福到万家》里,这一点就体现的非常明显。何幸福嫁入王家,王家的家风就是忍气吞声。面对自家农田被征用,王家父子明明非常不高兴,但却不敢吱声。

何幸福却能勇敢站出来,和万家集团的总经理万传家吵架,表达不满,提出自己的合理赔偿诉求,在对方胡搅蛮缠时,通过法律手段,保护了自家财产。

相比之下,王家人大半辈子忍气吞声,以为能息事宁人,事实却证明,压抑情绪并不解决本质问题,更无法打开人生的新局面。

通往幸福之路的第一步,就是不欺骗自己,直面愤怒和怨气。不要觉得自己小题大做,因为你的真实感受,非常重要。


审问自我,面对客观事实

在发泄完主观的批评之后,你会觉得没那么委屈,没那么怨气冲天了,这时,我们就要开始真正的“转念作业”了。

法国小说家杜伽尔曾说过:“在事实面前,我们的想象力越发达,后果就越不堪设想。”

因此,转念作业有很大的一部分,就是面对客观事实。

倪海厦先生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一个砍柴的人丢了斧头,于是看全村的人都鬼鬼祟祟,都像小偷。三天之后斧头找到了,全村人看上去又都变成了好人。

念头不对,看什么都不对。念头又会影响你的行为,行为接着影响你的命运。

如果不想被不好的念头绑架,影响命运,我们就要分清楚,我们的怨言里,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想象出来的故事。

转念作业一共有四个问题,都很简单。其中前两个,就是对于真相的审问:第一个问题,你刚刚写下的那些,都是真的吗?第二个问题:你确定百分之百是真的吗?

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要问两遍呢?因为我们有时会自欺欺人。

作者在书中写到了一个案例: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儿子很生气,觉得儿子有了老婆就忘了娘,不愿意跟她联系,也不热情地邀请她去家里做客。

作者问她这是真的吗?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这位母亲想了想,说:“有时候是。”

作者再次追问,这百分之百是真的吗?这位母亲才承认这不是事实。实际上,她只是因为儿子结了婚,有了小家庭,感受到自己被排挤了。她认为儿子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应该经常邀请自己做客。

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事实和想法,就会用“应该”这两个字来绑架别人,为难自己。

丈夫应该多做一些家务,孩子应该听话,父母童年的时候不应该伤害自己,同事不应该在背后互相议论。以上种种“应该”,都只是我们幻想出的故事,是理想的世界,不是事实。

作者说:“事实指的是正在发生的事,而不是应该发生的事。”那些我们认为过去别人应该做到的事,或者将来应该改正的事,都不是事实。

活在真实的世界里,才能避免想象力所带来的痛苦。


摆脱想法的干扰,做回原本的自己

人世间除了生老病死,所有的痛苦,都是我们的观念造成的。

转念作业的第三问,就是:当你抱有某个痛苦的想法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举个例子,当一个从小不被父母疼爱的孩子,认为父母应该疼爱自己,应该像别人家的父母那样,无私地为孩子付出,怀着这样的观念,这个孩子就会非常痛苦。

他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好,所以父母才不爱他。他会想自己是不是不配爱,就连亲生父母都这么对待自己。和那些被父母宠爱的孩子站在一起,他会自卑,会惭愧,觉得自己畏畏缩缩,而别人却开朗乐观。

这些痛苦,都是“父母应该善待我”这个想法带来的。

当我们意识到,一个想法是如何使人痛苦的,接下来就到了转念第四问:没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你是怎样的人?

当这个孩子放下“父母应该爱我”的想法,无所谓父母爱不爱他的时候,他就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他会往前看,不再纠结于童年的缺失,活在每一个当下,专注于自己能做和想做的事情。

他不再因为不被爱而自怨自艾,自卑自怜,反而会自强不息,自我实现。

因而我们会发现,只要想法变了,他的人生就变了。

其实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是他们的事,使我们痛苦的,是自己的想法,是自己的事。

正如作者在书中一再强调的:“世界上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你的事,还有上天的事。”

我们改变不了他人,但我们可以转变自己的想法。


反向思考,颠覆你的认知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投射。简单来说,就是别人身上有的东西,我们身上也有,我们常常看不清自己的某些特质,却能轻易从他人身上看到。

我们看到别人的美好特质,叫黄金投射,看到别人的缺点和问题,叫阴影投射。所以,在我们做完转念四问之后,接下来要做一做反向思考了。

反向思考的精髓,就是把你原先的想法,完全颠倒过来。

比如一位叫玛丽的太太,认为自己丈夫的一举一动都让人生气,连呼吸都让人讨厌,她再也不爱丈夫了,希望丈夫好好锻炼一下身材,出去交朋友,别整天黏着她和孩子,总是向她索取关爱。

在作者的引导下,她把这些话都反过来说了一遍。她还爱她丈夫,她希望自己身材更好,能有自己的生活,能坚强一点,不要总是黏着他和小孩。再深究下来,她发现,不是丈夫一直在索取关爱,而是她怕破坏家庭关系,一直不敢和丈夫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

她在用自我压抑的方式,来维系家庭的融洽和谐。实际上,她才是在心里上依赖丈夫的那一方。

很多家庭不幸福的原因是,一方试图让另一方给自己带来快乐,而对方却并不接招,这样才有了矛盾。

当我们把观念从“他应该爱我、关心我”反转为“我应该爱我自己,同时应该善待他”这样就能转被动为主动,恢复对生活的掌控感。

转念的过程,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先批评他人,再做转念四问,最后反向思考”。

你给别人的建议,对别人的期待,其实就是你给自己的最佳忠告,是对你人生问题最有效的药方。


负面情绪背后,都藏着礼物

作家丰子恺曾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不是世界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念头对了,世界就摆正了,念头不对,你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遇到同样的问题,即便换一个人,换一个环境,也还是会痛苦。

痛苦的意义,就是提醒我们,你当下的思维方式不对。所有痛苦,都是带着警醒来的,背后都藏着礼物。

当我们有意识地审视自己的观念、转变想法和心态,就会收获这份珍贵的礼物:一种全新的看世界的眼光。

你不会再抱怨他人,也没时间纠结别人如何对待你,这个时候,属于你自己的生命,才会真正开始。幸福人生的方向盘,才会真正握在你自己手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