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下腰痛的神秘面纱

 运动机能形态学 2022-08-10 发布于北京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腰痛(Low Back Pain,LBP)带来的烦恼,轻者会降低生活质量,重者会剥夺劳动能力。

大多数人一听到下腰痛便会想到腰椎间盘突出。其实腰痛的种类非常多,引起发病的原因更是不胜枚举,腰椎间盘突出只占4%

腰痛具有发病率高、覆盖人群广、危害性大的特点。接下来的系列文章将逐步揭开下腰痛的神秘面纱,希望深受腰痛困扰的读者可以从中获益并逐步摆脱下腰痛。

文章思路

计划5期完成

为了摆脱下腰痛需要知道哪些是下腰痛,它是如何产生的,不同的疼痛原因又该如何针对性改善。按照这一思路作者将其整理为如下导图,不同人群可以各取所需。

第一期会简要介绍腰痛的定义和分类,着重从腰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角度解释疼痛的机制。后续将会逐步推出疼痛的产生原因和不同腰痛人群在不同环境下的改善方案,也会着重讨论常见腰痛类型的损伤机制、原因和改善方案,例如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

是什么

定义和分类

下腰痛(LBP)是指后背的腰骶部的疼痛或不适感,可伴有或不伴有下肢的放射痛。

根据美国和英国于1993-1994年相继颁布的下腰痛临床指南,下腰痛分为三类:坐骨神经痛或根性疼痛综合征(sciatica / radicular syndrome),特异性下腰痛(specific low back pain)和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

按照下腰痛发病持续时长也可以将其分为三类:持续时间小于6周为急性下腰痛、持续时间为6-12周为亚急性下腰痛和持续12周或以上为慢性下腰痛。

为什么

疼痛机制-基本结构

腰部主要有三大组成部分:骨、关节和肌肉。骨由5块椎骨组成,名为腰椎,上接胸椎和颈椎,下续骶骨,整体组成我们的脊柱。经过漫长岁月后,人体从最初的爬行进化为如今的直立行走,由此带来脊柱的4个生理弯曲。

椎骨之间大体形态相似,主要是由前方呈短圆柱形的椎体和后方呈弓形板状的椎弓组成,各椎体相连椎弓便形成了一根管道,其中容纳着脊髓。

椎体主要的功能是承重,椎弓则是保护我们的神经,每个椎弓上有7个凸起,有的为肌肉和韧带提供了附着点,有的上下之间互相吻合构成了关节,为脊柱的运动奠定了基础。

生活中,人体为了应对外界环境致使人体需要做出走、跑、跳、蹲、爬等各种动作,这就需要一个“结实耐造”的身体。

为了使腰部“结实耐造”,在椎骨的基础之上还有两个系统共同维护着腰部的健康。它们分别是主动保护系统和被动保护系统。

主动保护系统主要是肌肉,深层的骶棘肌、半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横突间肌、棘突间肌等在产生运动前收缩,以保证脊柱的稳定性,浅层的斜方肌、背阔肌等则是腰部运动的动力。

被动保护系统有相邻椎骨之间的椎间盘和密密麻麻的韧带,韧带把各个椎骨牵拉起来,让它始终保持在固有的活动范围之内。

由于腰椎连接着骨盆(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人体运动中是力传递的中继站,因此腰椎是脊柱承重最大的部分同时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除了上述介绍的结构腰部还有筋膜、关节囊、椎管内组织等。

为什么

疼痛机制-疼痛的产生

 一个健康人体中的器官结构时时刻刻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正常运转。当有危险来临时,身体会立刻产生一系列应对措施去对抗,始终让身体处于一个动态的稳定状态。一旦这个状态被打破就会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的问题。

人体之所以能感觉到疼痛是因为神经受到了威胁。神经是人体中的“通讯员”,任何感觉都得靠它上传到大脑(人体中的“司令部”),经过处理后再把指令传达出来。

人体中有许许多多的神经,它们构成了密密麻麻的网络并分布于身体的各个角落。它们犹如一根根“细线”贯穿在身体的每个地方,一旦某根“细线”受到挤压、摩擦或者异常刺激身体会立刻做出反应并快速传递到大脑让我们产生痛觉。         

因此从理论上讲,腰部任何有神经支配的组织结构都有可能是腰痛的来源。

这期分享集中于什么是下腰痛和疼痛是怎么来的,下期将分享下腰痛的各种原因和缓解思路,敬请期待!

参考资料

[1] 肖京. 软组织张力特征与慢性腰痛症状体征相关性研究[D].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
[2] 徐义明, 白跃宏. 下腰痛的诊断[D], 2007.
[3] 顾德明,缪进昌. 运动解剖学图谱,第3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4]斯图尔特·麦吉尔著,郑念军主译.腰背维修师:医生没有告诉你的脊柱保健秘诀/(加拿大)[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5.
[5]“运动解剖学”编写组,运动解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