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合弓运动员选材标准探讨

 运动机能形态学 2022-08-10 发布于北京

复合弓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起初是出于狩猎的目的,而后逐渐发展成一项专门的体育运动;2000年前后这项运动逐渐进入国内,2018年首次成为中国正式比赛项目。目前国际射箭联合会正在积极推动将复合弓项目列入2024年巴黎奥运会,而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作为东道主的美国队在这个项目上有着强大的实力,复合弓项目将有更大的可能性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复合弓项目对于我国来说属于新兴项目并处于起步阶段,在此背景下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成为一名复合弓射手所应具备的竞技能力。

一、身体形态特征

1. 身体比例和参数

① 身高

大部分复合弓拉距为25-31英寸,而可供复合弓使用的箭支挠度一般为720-340,如果要适应弓和箭硬性指标要求那么运动员身高应在155cm-185cm区间。因为如果不符合此身高要求那么在挑选弓的时候就会有非常大的局限性,有可能会因为弓的参数特点不符合运动员技术特点从而造成成绩上的损失。再者如果射手的弓磅数(拉力)越接近规则限定最大值60磅,且拉距越大的话那么需要的箭挠度也就越低,如果射手的弓磅数和力矩都较小,那么需要的箭挠度也就越高。目前的世界顶级射准箭其挠度可选范围基本不会大于720-340这个范围,所以为了能够使用性能优异的射准箭,射手身高应在此区间之内。

② 肩宽比例

在复合弓拉距算法中,主要以臂展为主,臂长相对一致情况下,较大肩宽可以有效提高动作稳定性。并且在后期力量训练中提升空间更大。

身高肩宽指数,即(肩宽/身高)*100:男性>22;女性>21。

③ 手臂比例

复合弓后手靠位方式特殊,为适合发力,上臂-前臂长度相等或前臂略长为最佳。

2.  解剖位置

射箭主要以人体上半部分两侧肌肉协调运动为主,下肢主要起稳定作用。作为射准型运动,稳定性和协调发力都很重要,从身体结构选材可以更好地挑选运动员。从复合弓运动动作分析,肩、肘、脊柱的位置影响较大。

选材需要在站立时,从正面、侧面、水平面观察,无明显偏离三轴的特殊关节位置关系,无明显平胸、肱骨前移、骨盆前倾等。

   肩胛骨位置

从侧面观,肱骨自然垂下时,其正中线应与耳在同一条直线上,偏差不大于2指,偏差2指内考虑肩胛骨位置不正。肩胛骨主要依靠周边肌肉维持稳定,而肩胛骨周围肌肉几乎全部为射箭过程中需要调动的肌肉(可通过治疗和训练矫正)。

   肘关节位置

运动员提携角和过伸角都不能过大,提携角<10°最佳;过伸角在<5°为最佳。肘关节提携角和过伸角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推弓发力,其次也会影响射手后期力量训练的进步速度。对运动成绩影响较大,前期选材建议严格控制(此项难以通过训练矫正)。

   脊柱生理曲度和形态

观察脊柱是否有明显脊柱侧弯,角度不超过10°。脊柱侧弯会导致两肩高低差别,从而影响前手支撑和后手撒放发力的协调性和合理性(非先天脊柱侧弯可通过治疗和训练矫)。

   胸廓形态

正常胸廓大致是对称呈现椭圆形,异常体态常见:1.扁平胸;2.桶状胸;3.佝偻病胸;4.单侧变形;5.局部胸廓隆起

射箭为上半身为主的运动,胸廓形态可能影响肩胛骨位置及其周围肌肉发育和发展以及力量训练效果,胸廓异常选材时建议严格控制(难以通过训练矫正)。

   骨盆形态

骨盆异常常见骨盆前倾、骨盆后倾。站立位时,过度骨盆前倾容易使人重心后倒和腰部肌肉紧张,不利于射箭(可通过治疗和训练矫正)。

   足弓发育

足弓发育异常表现为:高足弓、扁平足。容易引起拇外翻、脚跟或软组织损伤、炎症等。国内射箭比赛大部分为50米距离,每射6箭为一组拔箭一次,正常复合弓射箭运动员一天训练量25组左右,每次拔箭要走至少100米,就需要行走2.5公里,且射箭期间处于静态站立状态。如果比赛项目是原野射箭比赛则运动员需要在山地环境下徒步数公里甚至十余公里,其间在指定靶位射箭拔箭。长距离的行走和站立可能会引起足弓异常者的上述症状加重。而且足弓异常影响腿部力线,进而影响骨盆、脊柱、上肢骨骼和相关肌肉的发育和发展。而且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足弓异常可能会有一定影响。

(二)身体素质

1.  力量

射箭属于大小肌群共同参与的运动,在复合弓开弓阶段属于大肌群爆发力,动作调整阶段小肌群开始参与,发力撒放阶段主要由小肌群完成。力量作为参考项目,可通过训练提升,且难度较低。

①基础力量

基础力量评定为身体各部位肌群完成5RM训练的最大重量值。

高位下拉:0.6倍体重;划船:0.6倍体重;卧推:0.6倍体重;负重深蹲:0.8倍体重;标准硬拉:0.8倍体重。

②小肌群力量

关节稳定性可以很好体现小肌群的状态,选材阶段可用作测试,可更好的用于运动员分类。

肩关节稳定度:肩关节作为射箭中最大的支撑关节,稳定性十分重要,可采用射箭专项训练-单臂支撑作为选材动作。该动作还可以同时鉴别肘关节的关节稳定性。

核心稳定性:核心肌群指位于腹部前后环绕躯干,负责保护脊柱稳定性的重要肌群,也是髋关节、脊柱稳定性的核心部分。选材时可以通过:平板支撑、背肌耐力、1分钟卷腹、单侧臀桥等进行评测。

2.  协调性

射箭过程中肌肉的工作状态较为复杂。首先拉弓阶段肌肉处于动力性工作;当拉开弓之后进入瞄准阶段,肌肉处于静力性工作;瞄准稳定之后需要肌肉在保持静力性工作的同时非常缓慢且小幅度的再次进入动力性工作,同时还需要保持肌肉发力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颤抖,直到撒放完成箭射出。这就要求射手除了有较为强大的基础力量作为支撑,还要有良好的协调性去精细控制肌肉发力

(三)生理机能

心肺功能是支撑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基本指标。肺总量是支撑整个运动过程的氧气需求。残气量是复合弓射箭稳定瞄准时所需要的氧气供应来源,因为很多复合弓射箭运动员在稳定瞄准过程中是处于闭气状态的。1秒用力呼气量和最大通气量主要针对的是复合弓运动的特性所做的要求,首先复合弓开弓阶段通常是拉力的最大值,所以要呼吸和肢体配合拉弓,如果呼气量不够大,那么开弓后的动作会被带慢节奏;其次因为射箭比赛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射出规定的箭支数,所以很多时候是不可能有机会重新拉弓的;所以射箭过程中如果运动员受到干扰,稳定性被破坏需要重新调整的话,很多时候都需要保持开弓状态下迅速换气完成调整,且需要心脏迅速将新鲜血液供应给肌肉组织,这就需要运动员心肺功能的高效工作。

①心脏为主要测评项目:

射血分数(EF):正常左心室分数≥50%,右心室分数≥40%

舒张功能:峰充盈率(PFR)(指心室充盈期最大容量变速率)正常值≥2.2EDV/S

心协调功能:可用同位素心血池显像的时相直方图的相角程表示,代表心室最早收缩与最晚收缩的时间之差。正常值为<60°。

②肺部测试项目:

肺活量(VC):是深吸气末尽力呼出的气量,正常成年人约为2400~3400毫升。阻塞性通气障碍时该值正常或轻度降低;限制性、混合性通气障碍时该值轻度降低~明显降低。

肺总量(TCL):是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它等于肺活量加残气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该值轻度升高;限制性:轻度降低,混合性:不定。

残气量(RV):反映了肺泡静态膨胀度,具有稳定肺泡气体分压的作用,减少了通气间歇对肺泡内气体分压的影响。限制性疾患残气量与功能残气量减少,阻塞性疾病则增高。正常成人残气量为1000~1500ml。

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为深吸气末,第一秒用力呼出的气量。临床常以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作判定,正常值为83%。阻塞性、混合性;轻度降低~明显降低;限制性:正常或轻度升高。

最大通气量(MVV):是每分钟最大速度与幅度呼吸测得的气量(或测15s的气量×4)。正常成年人约为80~106L/min阻塞性、混合性:轻度降低~明显降低;限制性:正常或轻度降低。

(四)心理素质

1. 性格特征

射箭需要运动员精力的高度集中和很强的抗压能力,所以性格特征上应以理智型和意志型为主,情绪型应参考身体素质和自控能力。

2.  抗压能力

①专注力、注意力

射箭赛场情况复杂多变,既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又有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运动员的专注力、注意力尤为重要。由于射箭比赛时间较长所以正常选手很难保证其专注力、注意力一直集中,因为这样造成运动员快速疲劳,大部分运动员采用的方法是射箭时候保持集中,拔箭或等待期间保持较为放松的状态,这就要求运动员有较好的专注力、注意力控制能力,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调整注意力集中点到比赛中去选材中专注力、注意力的集中时间、集中频率与集中速度就是较为重要的参考项目后天可训练,且更为重要)。

②情绪调控能力

射箭比赛的复杂多变造成了运动员的情绪极有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运动员必须具备很高的调控能力,否则很容易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波动,从而影响竞技水平。例如:比赛高压状态下产生的消极情绪以及消极情绪造成的心率变化。这都需要运动员通过各种方法来调整情绪,从而稳定生理指标,达到较高的竞技状态。

参考文献:
何洋,石岩,郭仁立,郭建雄.我国青少年射箭运动员选材指标与标准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10)
周昌江,杜梅.青少年射箭运动员选材的几点体会【J.辽宁体育.1993(03):37-38
郭兴明,杨勇,肖守中,谢梅兰,吴文竹.运动员心功能评估新方法和新指标的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0(03):380-383
靳宝雍,李焱,马林,周兵华,唐康来.肩关节稳定机制再平衡理论在肩关节不稳和运动功能障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张鑫.呼吸训练在射击项目中的应用【J.体育风尚.2019(08):48
雍智伟.射箭运动员核心稳定性与协调性训练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21(03):75-76
林增楷,周兴龙.射箭项目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J.医用生物力学.2021(S1):345
CCTV-5体育频道 体育新闻[综合]
CCTV-5体育频道 体育新闻[综合]复合弓首次成为全国性比赛项目来源:央视网20180323 18:5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