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姓、曹州、曹县和曹国

 渐华 2022-08-10 发布于山东
文章图片1

曹姓、曹州、曹县和曹国

文/赵巨声

引子

曹姓人口全国达七百多万,位居中国姓氏“三十强”,曹姓的起源地是哪里?受姓始祖是谁?

“曹州牡丹甲天下”,九大色系,十大花型,一千二百多个品种的牡丹,异彩纷呈,蔚为壮观,“曹州”就是今天的“菏泽”,曹州的名称又是因何而来呢?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栋房。”近年在网络上爆红,调侃曹县是“宇宙中心”, 曹县缘何而得名?

文章图片2

三千年前有一个诸侯国叫“曹国”,它存在了560年,但对后世的影响,绵延至今,曹姓、曹州、曹县的缘起都和“曹国”密不可分。

接下来,我们就前往一个叫“仿山”的地方,那里存留着古曹国历史遗存,埋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传奇和故事。


一、

世上的山有千万座,自然就有千万座的形状与风情。世人喜欢津津乐道名山秀岭,高山峻峰,而我们今天登攀的这一座山,无山石之秀美,无瀑布之激荡,却人气鼎沸,庙宇环立,享受三千年敬仰膜拜;这一座山,虽低矮无奇,名不广播,却一直巍峨耸立在岁月的深处,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历史记忆。

文章图片3

这座山叫——仿山。位于鲁苏豫皖结合区域,山东菏泽市定陶区。

《定陶县志》载:“仿山在县西北十二里,层阜隆然,古曹国葬地,积壤之高,仿佛如山,自曹叔振铎至伯阳二十五代并祠焉”。仿山就是仿佛如山的意思。这里是周代诸侯国曹国历代国君墓地,因其突兀如山,故称仿山,在平坦无碍、广袤千里的中原,对高地称之为山,其实就是一种至高的“尊称”。

要了解仿山,我们就需要把时间拨回到三千年前。

文章图片4

公元前1046年,经过周文王和周武王两代领导人的努力,推翻了商朝,建立了新的周朝政权。周武王沿用了商朝的分封制,大封功臣、宗室以及先贤后代,分封了71个诸侯国。他把叔振铎分封在曹邑,爵位伯爵,建立曹国政权,定都陶丘(今定陶马集乡费庄北)。

叔振铎和周武王什么关系呢?他俩是亲兄弟,都是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太姒是夏朝君主夏禹后代有莘氏部落之女,她为周文王生了十个儿子,振铎是第六子,周武王排行老二,本名叫姬发。老大叫“伯邑考”,当年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后,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质,后来纣王烹杀了他,做成了肉羹,并把肉羹赐给伯邑考的父亲周文王吃掉。这样革命的巨任,就落在了老二的身上。

文章图片5

周武王特别器重自己的六弟振铎,《史记·周本纪》载:纣亡,武王举行入城仪式,一百名士兵扛着旗帜作为仪仗队走在前面,叔振铎带领着显示王者威严的仪仗车,周公旦持着大钺,毕公高拿着小钺,左右夹辅着武王,可见看出叔振铎位置十分重要。

曹国作为西周重要的十二诸侯之一,与鲁国共守王朝东土。曹国封域“襟带河济,扼控鲁宋”,居于要冲,是诸侯各国往来必经之地。

文章图片6

曹振铎成为曹国始封君,也就成为曹氏得姓始祖。

曹国之地处“雷夏、菏泽之野”,疆域约南至今曹县南境与宋国相邻,北至今鄄城县南境,西至今东明县西境与卫国相连,东至今巨野县、成武县西境与鲁国毗邻。版图面积相当于今定陶区、牡丹区、曹县。其后又扩大,西南至今开封市以东,东南至今巨野县以南。

文章图片7

《汉书·地理志》:“武王封弟叔振铎于曹,其后稍大,得山阳、陈留,二十余世为宋所灭。”

曹国这个地方,以前属 “三朡(zōng)国”。三朡国是祝融后裔建立的董姓国,应该说这里曾是董姓的起源地。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讨伐夏桀时,夏桀逃到三朡国,商汤追击灭了三朡国。《汉书》:汤灭夏,遂改三朡曰曹。到了西周,这里成了曹国的封地。


二、

了解完曹国的形成,我们接着把目光投向仿山。

文章图片8

仿山由东、西两山组成,现在东山阜高约12米,东西宽90米,南北长340米,东山是曹国国君曹振铎至末代国君伯阳的墓地。西山高约4米,东西宽54米,南北长140米,是曹振铎次子卞和(卞城王)及其后代的墓地。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出,曹、卞两姓同祖,本是一家。

文章图片9

这里作为曹国墓地,为什么会形成这么高大的堌堆?追溯根源有二,一是古时这一带湖河湿地纵横,人们为了防御水患,习惯垫土积高,以至于菏泽历史上曾人工堆积出五百多处土堌堆,即便今天还有百余处堌堆遗存。

第二种原因,是曹国历代国君为显示经济实力和政治权势,不断将墓地封土加高加大,曾形成了“崇三十丈,延环百里”的高阜。仿山堌堆的高大,建筑的宏伟,在菏泽首屈一指。

文章图片10

1977年仿山墓群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不仅是曹国25代国君墓地,还是千年之后的汉代墓地,考古工作者从东山西南部断壁观察出多座汉代的竖穴、石匣、砖室墓葬。

前些年,据当地老人讲,至上世纪三十初,仿山还存留建筑48座,尤以大王殿、玉皇阁、泰山庙和百神殿最为突出。

文章图片11

从东山脚下沿阶而上,穿过山门之后,迎面一座巍峨大殿就是“西周故国殿”,民间又称为“大王殿”。

文章图片12

大殿的正中间供奉的是中华曹姓始祖、西周曹国受封国君曹振铎,百姓习惯称他为叔振铎。有人以为叔振铎姓“叔”,这种理解错误,他本姓“姬”,古时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作次序。比如,他的大哥叫“伯邑考”。

文章图片13

史书记载,曹叔振铎在位时期,体察民情,爱护百姓,实行轻徭薄赋,劝百姓削岗平洼建设家园,疏水导流,垦荒种田,注重农桑。曹叔振铎教民众讲礼义,行廉耻,广施周礼。使奢者俭素,劣者善良,俗尚淳朴,男耕女织,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曹国作为奴隶制诸侯国,做到这些,确实难能可贵,后人给予很高的评价,称赞“铎教民有法,实开疆之圣也。”

文章图片14

仿山自隋开始建庙立碑,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仿山庙群,唐宋时期人们已不将这座高土岗视为陵墓之地,而是在山上大肆修建寺庙道观等宗教建筑,一是纪念曹国首任国君、曹姓始祖,二是在这方历史久远,赋有灵性的宝地祈福、求财、期盼风调雨顺。明清时期,仿山上的宗教建筑到达鼎盛,香火极旺。

文章图片15

民间认为仿山求雨甚灵,古时每逢庄稼干旱,久不降雨,人们就集结到仿山焚香祷告,奇特的是常常祈雨有验,时日不多就甘霖普撒,以致在宋朝祥符年间,曹叔振铎还被宋真宗封为“鲁西丰泽侯、金龙四大王”。从那时起,老百姓又称曹叔振铎为“大王”,仿山纪念曹振铎的殿,又称为“大王殿”。

文章图片16

自古以来,鲁苏豫皖接壤处的群众,每年三月二十七逢曹振铎诞辰日便来拜山,以致千年相承下来仿山三天“山会”。十余年前,“仿山山会”已成为屈指可数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年仿山山会,就会临时形成长达数华里的集市,人们不约而同来这里游览、纪念、购物,人潮如涌,绵延逶迤不绝于道。奇怪的是每年仿山山会时都要下场雨,老百姓叫做“洗山”。

文章图片17

三、

仿山东西山之间有一条宽50米的谷道,俗称“阿谷”。相传,公元前495年(周敬王二十五年),孔子周游列国时从卫国归来,经过曹时,途经仿山,在这里留下了“阿谷停云”的故事。

文章图片18

孔子在卫国时,受到卫灵公夫人南子的羞辱,心情郁闷。南子,宋国美女,卫灵公夫人,行为淫乱,名声不好。她和一位叫宋朝的男子有私情,卫灵公年老昏庸,为了稳住南子夫人,干脆把她的旧情人也接到卫国。南子实际上操纵着卫国的大权,“欲与寡君(卫灵公)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南子)”(《史记》。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学说,不得已会见了南子。一次出游,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和宦官雍渠坐在一辆车上,却让孔子坐在后面的车上一路陪行。

孔子感到伤害性不大,但污辱性极强,愤然道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文章图片19

就这样,孔子郁郁寡欢地离开了卫国,途径曹陵仿山,阿谷树木葱葱,清风习习,清泉汩汩,顿觉心旷神怡。

孔子看到一村姑正在河池边洗衣服,便命弟子子贡与村姑搭讪,从言谈举止上观察女子的德行。

子贡迟疑片刻,走了过去,向村姑要水喝,村姑舀罢没有直接递给子贡,而是放置在地上,表示授受不亲;子贡接着让她调琴,村姑以不懂委婉拒绝;子贡又拿出一块布赠送给村姑,村姑又拒绝,不收无来由之财物。

文章图片20

通过试探,孔子感到虽是一乡野村姑,但举止稳重,懂礼仪,知操守,有教养、通情达理、品行高洁的人,与南子形成鲜明的对照,甚为感慨与欣慰,随口吟咏《诗经》里的诗:“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意思就是:南方有高大的树木,不可在下面休息;汉水上有品德高尚的淑女,不可随意去追求。

文章图片21

此刻,山谷上空飘来一朵白云,孔子触景生情,叹曰:“阿谷停云也。” 这女子犹如圣洁的云朵,飘在人性的天空。

清代名士张彦士曾写诗《阿谷停云》:“菏水风清罢仵时,晴岚叆叇àidài锁山眉。只今惟有浣纱石,犹带尼山化雨澌。”


四、

曹国地处河网纵横,物丰民富的膏腴之地,被称为“天下之中”。在西周大部分时间内,曹国局势比较稳定,虽夹在郑、宋、鲁、卫之间,与各国均尽量保持友好关系。例如曹桓公年纪大了,特意嘱托让太子去朝见曹国周边诸国,维持关系。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曹国逐步沦为中原二流诸侯国。在这期间,曹国发生过一件既不光彩,又有些龌龊的故事。

文章图片22

晋公子重耳因家国内乱,逃亡多国避难,一天来到了曹国,曹国国君曹共公不愿接待。大夫僖负羁进谏,说重耳眼睛有双瞳仁,肋骨合生为一,有异人之相,应该好好招待,曹共公顿时来了兴致。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文章图片23

重耳来到曹国驿馆,接待人员只送上简单的水饭,重耳非常生气,就没有吃。

一会,驿馆工作人员叫重耳洗澡。重耳多日奔波,身上很脏,急需清洁,于是进了浴室,坐在木桶里泡澡。

突然浴室门大开,曹共公带着几位宠臣,穿着便服要窥看重耳的肋骨,重耳以及随从愤怒至极。

文章图片24

大夫僖负羁看到曹共公没有按自己建议厚待重耳,郁闷回到家中,向妻子讲了实情。妻子说:“晋公子重耳将是万乘之主,现在他外出逃亡,处于穷困境地,在这儿受到侮辱,一旦返回晋国主政,一定会伺机报复的。您若不提前与之结交将来一定要跟着遭殃。”

僖负羁听了夫人的话后,连夜送去好酒好饭和黄金和白璧到重耳的驿馆。僖负羁先是为曹君请罪,然后又表达自己对重耳的敬意。

重耳因没吃晚饭,正饥肠辘辘,十分高兴,他说,没有想到曹国 还有如此贤臣!逃亡之人有幸能够回晋国复国,必定相报!”愉快地吃掉了饭菜,但是悉数把黄金和白璧退了回去。

僖负羁叹曰,晋公子穷困如此,却不贪图我的金银、玉壁,他的志向不可限量啊!更加佩服重耳的贤德。

文章图片25

第二天,重耳就离开了曹国,僖负羁又私下送公子出城十里才回去。

在外颠沛流离了十九年的重耳终于回国即位了,一共辗转了八个国家,先后是:翟国、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和秦国。

后来,重耳终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做了国君,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晋文公。他即位刚刚三年,就起兵伐曹报仇。曹被攻破,曹共公被抓,只有僖负羁受到了晋军保护。


五、

在《史记》中记载了一件更离奇的事情“曹社之谋”。

文章图片26

说叔振铎去世后五百多年,曹国国君的位子传给了他二十二世孙曹伯阳,也就是曹国第二十六任王。曹伯阳喜欢打猎,不理政事。上任第三年(前499年),曹国人做了一个非常奇诡的梦,梦见历代君王站在祭祀土神的社宫中,商量要灭亡曹国,曹叔振铎在梦中阻止他们,请求他们等待一个名叫公孙彊的人出现再行动,于是大家表示同意。

天亮后,做梦人就开始在曹国都城寻找名叫公孙彊的人,但是没有找到。于是那个做梦的人告诫儿子,我死后,你若听到公孙彊执政,一定要离开曹国,不要遭遇曹国灭亡而的灾祸。《史记·卷三十五》:“及振铎之梦,岂不欲引曹之祀者哉?”。振铎虽死,五百年后,还在心系曹国社稷,为子孙担忧,一心想延长曹国的国祚。

文章图片27

三年后,真有一个叫“公孙彊”的人出现在曹国。公孙彊是什么人呢?非常喜欢打猎,他射下一只白色的大雁,送给了国君曹伯阳,两人有共同爱好,谈得很投机,公孙彊还给他讲述一些打猎的技巧,曹伯阳非常佩服,认为这是难得的“专家”,就让他任司城,执掌国政。

在随后公孙彊治理国家八年的时间里,曹国GDP连年下降,国力越来越弱,但他却对曹伯阳说,国家让我治理的很棒,你可以面向天下称霸了!糊涂的曹伯阳竟然赞同了他的建议。

文章图片28

怎么称霸呢?先与晋国断交,接着攻打邻居宋国。

结果怎样?曹国反被宋国反杀围困,第二年,宋景公俘虏了曹伯阳以及出馊主意的公孙彊,最后把他俩杀死,曹伯阳做了十五年的末代国君,被称为'曹废公'。曹国就此灭亡,存国560年。


六、

曹国虽然灭亡了,但它的影响还在,人们对曹国的记忆还在。一千年后的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改西兖州置,取曹国为名“曹州”,从此后,“曹州”成为地方政区的专名。虽然,隋朝将曹州改为“济阴郡”、宋朝改为“兴仁府”,明朝降为“曹县”,但唐朝、金国、元朝、清朝又恢复了“曹州”的称呼。

文章图片29

明洪武二年,1369年,曹州移治磐石镇(今曹县),由于黄河泛滥,人口减少,经济下滑,明洪武四年降“曹州”为“曹县”,也就是1371年才有了“曹县”的行政名称。三百六十余年后,清雍正十三年(1735)升为曹州府,治菏泽城,也就是在这一年才有了“菏泽”地名。

三千多年来,曹国的魅力一直在这一带绵延辐射,据说旧时菏泽、定陶二邑,凡曹姓纳粮交皇税,均有一定优惠。

文章图片30

曹姓、曹州、曹县均与曹国相关,那么“曹”字是什么意思呢?

可能出乎你的意料,其实“曹”的原始义是指“粮草、饲料”。翻越字典,大凡和“曹”相关联的字都与粮草、饲料有关。如:糟:酒渣,可作为牲畜食料;嘈:牲口吃食时发出的咀嚼声;槽:牲口的食器;糟:牲畜吃食时把脚踩在食料中;褿:人吃饭时防止食物、汤水沾身的围单;蓸:可作牲口饲料的草类;漕:水运粮草;艚:载运粮草的船;螬:可用作家禽饲料的虫子;等等。与曹字相关的词语,如“军曹”,指军队搞给养人员。可以这样认为,“曹”本义为“粮草”、“饲料”,转义为“吃粮之人”、“庶人”,再转义为“庶务”也就是“政务”。

文章图片31

2014年5月10日,西周曹国建国3060周年暨中华曹姓祭祖大典仪式在定陶县仿山举行,来自海内外的曹氏宗亲三千余人相聚一起。我应邀出任活动的主持人,一起见证了当时的盛况。

文章图片32

“木有根而枝叶繁茂,水有源则万世不竭。”大典由菏泽市曹国文化研究会主办,通过西周曹国建国3060年纪念,祭奠中华曹姓始祖曹叔振铎,传承曹氏宗族精神,弘扬曹国优秀文化,联谊中华曹姓宗亲,激发海内外曹氏宗亲敬祖、爱族的热情,增进曹氏宗族对祖根地的认同感。

文章图片33

七、

今天,翻开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311首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出现在眼前,一边吟咏久远的诗句,体味岁月深处的人文风情,一边感喟时光流逝匆匆,唯有文字的永恒。

《诗经》中的“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有十五国风,其中 “曹风”有四篇“蜉蝣、候人、鸤鸠、下泉”。

文章图片34

我们以《蜉蝣》为例,这是首内容简单,结构单纯,诗借物喻人,表现力很强的诗歌。

曹国的先人们看到翅翼艳丽,生命短暂的蜉蝣,吟咏道: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以朝生暮死的小蜉蝣短暂一生来喻比人生,感叹人生脆弱短暂,浮生若梦。淡淡的哀伤和微微消沉的情绪中透露着对生存的眷恋。

文章图片35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路,我们无法改变的它的长度,不妨努力去增加人生的广度、厚度,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无限的价值。

二千多年前先人们为之思索的内容,至今也是我们还在考虑的命题。人生在天地间,犹如蜉蝣般短暂地寄存尘世,白驹过隙,倏忽而矣!

文章图片3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