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811学古文,这个方法很不错!(自主能力强的同学可在家直接尝试)

 自陈怡派 2022-08-11 发布于浙江

暑假开始前,我私信了云朵老师。

我问她有没有合适的小古文推荐~云朵老师很热心,推荐给我好几份资料。

对于古文,我一直都是很重视的,不仅仅只是因为考试会碰到古文,更是因为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有四千多年都是在用古文交流,学习古文,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认知,方法,策略,格局,以及家国责任感。

当然,我知道部分孩子完全get不到这一点,家长们重视古文也是因为不想让孩子在考试中翻跟头。我能理解,所以咱们搞一些切实可操作的方法来学习古文~

寒暑假不能上课,孩子们可以在家里自学。

注重“诵读”


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很多同学觉得古文难读,难背,我认为是“量”不达标,你读100遍,200遍试试看?诵读数遍,自然上口。古文尤其要注重诵读。

但是,在诵读时要避免陷入“面无表情”“有口无心”的误区。很多孩子为了能够背出,就使劲读,拼命读,不管字音,不管停顿。这样不叫“诵读”,而是“念经”。建议大家碰到一篇古文,可以先百度,公众号,爱奇艺,b站搜搜朗读视频,选择一些浏览量,点击量比较高的视频打开,听听老师们是如何读的?可以模仿老师诵读。

诵读的目标是:读得清楚——读得好听——读得有味。



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不过,考试又不是光靠读就能过关的。上学期我分析过小学古文常见题型
那就讲讲古文吧!

之前我听一些“名师”上课,反复强调:古文学习不要抠字眼啊,不需要理解啊,只要会读会背就行了,孩子不理解没关系的巴拉巴拉……我觉得说这话的人,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古文入门时这样子没问题,但是高年级了,你不积累一些实词和虚词,就能考试通过?想啥好事呢?该积累就得积累,偷懒不得。





自学方法,可实践


1.诵读(上方已经分享过了)

2.理解:
(1)可以先尝试着自己翻译一遍,把意思手写下来;
(2)对照工具书上的翻译,看看自己是哪句话,哪个词没有解释清楚?有人问工具书有推荐吗?没有,翻译啥的都可自行百度。

3.积累:
比如你做了5篇文言文,你可以把这5篇里都出现的字词整理一下,看看出现在不同文言文里的字词解释是否一致?可能是一字多义,可能是异字同义,也可能是某个实词就一个固定的意思。你完全可以做一本属于自己的“文言词典”!都能为你下次碰到一篇全新的文言文增加一点答题的底气。






这是学生的成果,我不做分享
觉得这种方式不错的
可以实践起来啦!
只要你愿意学
方法总是比困难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