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知道计量重要,但重点真的落实到位了?

 卓琦质量 2022-08-11 发布于上海


卓琦咨询:专注质量,深耕质量,提高质量

碰到有检验所老师检查时,相信大家都有怎么回答好计量相关提问的经历,是不是够反思很久?老师好说话,下次注意避,算你运气好;如果本身有问题、老师要求高,通常会买高标准仪器、做好更严格的溯源、花费更多费用和精力来整改。

希望你碰到好老师,希望你碰到的老师不会落*号项条款。但更希望你通过老师的指点,反思计量工作的不足。你真的将计量的钱花得值不?你真的花了钱、拿到的报告都好好看,而不是报告直接存档?你真的是在考虑计量对质量的帮助,而不是为了计量而计量?


计量是一门学问,计量管理更应当遵循科学

计量工作,需要从什么时候开始考虑?

原则上,应当在计量器具采购的时候就需要考虑。

对于大型设备仪器,在采购前的用户需求(URS)中应体现。需要考虑有没有专业机构计量,完全依靠生产商计量时,应当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后续价格、计量质量或产品质量的监督措施等等)。

小型仪器仪表,就需要在填写采购申请单前与计量人员进行相关的沟通。

通常情况下,一般计量器具的采购应注意以下两点:

1)计量器具的测量范围应覆盖用户的使用范围;
2)计量器具的精度应与用户要求的精度匹配。

如何确定用户要求的精度(工艺要求)是实际工作中的难点。用户可以根据在实际工作中的测量结果和标准限度的差距来共同确定。一般来说,计量器具的精度与用户要求的精度比例为2~4:1。


遵循相应计量原则,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管理原则:在计量设备采购到位后,使用部门需要填写计量器具计量申请表。

1、在该表中,需要体现与该计量器具相关的所有信息,包括:名称、序列号、设备精度、使用部门、安装地点、使用范围、计量范围、计量编号、计量周期、计量参数和可接受标准、参考的计量规程。
2、这里要注意的是,计量范围应大于使用范围。这个好理解吧,不理解的读十遍就好了。
3、该表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应记录详细。应由使用部门和计量管理人员共同完成、定期维护

分类原则:一般分为关键计量器具、非关键计量器具和无需计量器具。

1、关键计量器指用于测试产品最终放行参数、测量工艺关键参数的计量器具和用于校准其它仪表的计量器具。
2、非关键计量器具指在生产中监测产能、安全测量、用于工艺控制但不控制产品质量的计量器具。还有可能是在生产中设置的一些冗余监测。
3、无需计量器具是指对产品质量或产品放行数据没有任何潜在影响的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的分类决定了器具的管理方法不同。例如,如果关键计量器具出现计量超差后,需要启动偏差对其超差影响进行评估。另外两类计量器具出现计量超差则一般不需要进行评估,直接更换即可。

常规计量管理谁负责:

计量管理工作一般有两种模式,QA、或工程部。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但各部门的兼职计量员建议设置。一个公司至少得有上千种计量器具,需要各部门的兼职计量员来完成计量器具的使用和校验之间的协调等工作。关于小容量玻璃仪器的计量,有的企业是与其它计量器具一样来管理,有的企业是由QC部门单独来管理。哪一种都无可厚非,只要管理的好。如果由QC来做,一定要像其它计量器具一样建立完善的流程,切不可自己管自己导致流程不完善或是执行不到位

校准工作谁负责:

除了《计量法》第九条中规定的特定的计量器具需送至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外,其它计量器具都没有规定由谁来执行校准工作。企业可以根据人员的配备情况、费用预算等决定送外校还是内部人员自己校验。

外校除了法定计量机构外,还可以由第三方计量机构来完成。通常法定计量机构都经过了CNAS认证,因此不必进行供应商审计。而第三方计量机构需要质量部门完成供应商审计并经过批准。同时,在执行校准工作时,关键计量器具未经书面批准不得进行调整或维修内部人员自己做也涉及很多问题,如场地、人员资质、标准器具的校验、标准物质的采购等。

但是不管由谁来执行校准工作,最后计量结果的判断应由专职计量管理人员根据已经由质量部门批准的计量参数和可接受标准(即前面说的计量器具的身份证上登记的参数和可接受标准)来做。

不可忽视计量管理的细节

计量信息变更:

如果计量器具分类、计量参数、可接受范围、使用范围等需要发生变化,需要启动变更管理程序,经质量部门批准后方可变更。


确定计量周期:

一般计量周期首次可根据国家计量规程中的建议或供应商建议来确定。如果连续三个计量周期内设备都不需要由任何的调整,则可以适当延长计量周期。新的计量周期一般不超过原计量周期的两倍。当计量器具发生了超差现象或是没到计量周期就发现有异常,一般发生了两次则需要考虑缩短计量周期。


异常情况处理:

当计量器具经过维修、调整或其它异常时,使用部门也可以申请进行计量。下次计量时间可根据计量周期重新计算。


计量器具退出:

当计量器具需要退出校验时,也应该像进入计量体系一样进行批准。对于关键计量器具,还应该完成退出前的校验。

总结:

(1)做好计量分类,是公司计量工作量多少、计量计划预算和成本控制的关键,强烈推荐在做的认真对待、还没开展的抓紧落实。
(2)做好计量管理,是质量调查分析的最基本前提。否则一切调查,真的就是劳民伤财、没有一点点意义。

饮用水和纯化水,清洗工作服哪家强?

欢度中秋佳节、笑谈质量八卦

从容应对极端拷问——QA必备技能

生产监督管理第22条---法规天天看(64)

关注流程和效率,文件管理能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