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鹤滨[曾任核工业部安全防护卫生局局长]

 Loading69 2022-08-11 发布于四川
王鹤滨
王鹤滨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曾任核工业部安全防护卫生局局长
王鹤滨,男,1924年4月5日出生,曾任核工业部安全防护卫生局局长,研究员、苏联医学副博士(同博士待遇),中国核学会荣誉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神剑文学艺术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1949年8月至1953年10月底,曾任毛泽东主席医生、秘书。出版多部著作,书画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
基本信息
出生日期
1924年4月5日
国籍
中国
性别
出生地
河北白洋淀安新县的刘李庄镇北冯村
籍贯
中国河北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二十年代的白洋淀水患频发。北冯村因地处白洋淀畔,经常遭水灾。
王鹤滨
出生不久就因为家乡闹水灾,父母带他逃荒了。
1932年开始就学。
1938年的7月14岁以第一名的成绩高小毕业,同时受时代大潮的影响,参加抗日工作。
工作经历
1939年在安新县抗日政府工作,在秘书室做书记员。
1941年于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医校学习。
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3年赴延安中国医科大学学习,被评模范学生。
1945年入医大附属医院为眼科医生,同年被调入军委卫生部,兼做中央门诊部眼科医生。北平解放后,任香山门诊部支部书记,业务副主任。
1949年8月因工作需要调入中南海,做毛泽东主席的保健医生和生活秘书。
1953年经过毛泽东同意,杨尚昆派他赴苏联攻读研究生,后成一代名医,平生为人十分俭朴,低调,乐于助人。
2008年任毛体书法研究协会的名誉主席。
其他作品
王鹤滨主要作品
2010年3月份出版的《毛泽东的饮食与保健之生活饮食篇
《毛泽东的饮食与保健之生活保健篇》
入红墙 守护伟人健康
1924年4月5日,王鹤滨出生在河北白洋淀安新县的刘李庄镇北冯村。七七事变后,14岁的王鹤滨以第一名的成绩高小毕业,同时受时代大潮的影响,参加抗日工作。
1941年,深爱医术的王鹤滨于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医校学习,第二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赴延安中国医科大学学习。1945年入医大附属医院为眼科医生,同年被调入军委卫生部,兼做中央门诊部眼科医生。北平解放后,任香山门诊部支部书记、业务副主任。
忆起初见主席的画面,王鹤滨眼中闪出敬仰的光芒:“我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是在1946年的初夏,那时我还在军委卫生部工作,当时我接到的任务是为毛主席检查眼睛。我和卫生部的副部长傅连暲一起赶往毛主席的住地王家坪。我们到的时候,毛主席正伏案办公,当时主席并不认识我,傅连暲走到毛主席身前说这是王医生,今天来要给您检查一下眼睛。毛主席同意了检查,检查结果,主席有些轻微近视。我问主席用不用配眼镜时,主席和蔼地回答说,看东西不碍事,就不要配眼镜了。”
1949年8月下旬,开国大典即将来临,全国各族人民欢欣鼓舞,各界人士的代表云集北京,毛主席已经搬进中南海居住。王鹤滨因工作需要调入了中南海,展开了他人生最传奇精彩的画卷:“那天,中央办公厅行政处的负责人罗道让找到我,郑重地对我说,上级决定派我到中南海去做毛主席的保健医生。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一下子有些胆怯起来,毛主席的健康是全国人民的财富,做毛主席的保健医生是一项巨大的任务,首先要考虑的是我自己能否有这样的水平来承担。罗道让对我说,在毛主席身边是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只要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工作,就一定会把这个重大的任务完成好的。”
王鹤滨刚进中南海的时候,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机构尚未建全,医务人员也没有配备齐全,王鹤滨不但要负担毛主席的保健工作,还要兼管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保健医生的职务,同时还要为机关工作人员看病。
在为这几位党的领袖服务的过程中,王鹤滨留下了许多有意思而难忘的记忆:“第一次给朱德注射胰岛素,是在他的办公室,朱老总正在批阅文件,看见我拿着注射器进来,就说,你是哪个?我不打针……这时,朱德夫人康克清走进办公室,说这是新来的王医生,技术蛮好的,打针不痛,朱老总听了就不再多问,把右臂的衣袖卷了起来,也不说什么,又低头看他的文件了。我做完了注射,针头已经拔出一阵子了,朱德还没有放下衣袖,眼睛依然盯着案上的文件,嘴里还问道打完了吗?我说打完了,朱老总说果然不痛。”再后来熟悉了,王鹤滨渐渐感到朱德待人的温厚。
书记之一的刘少奇,给王鹤滨的印象是神色和蔼,但很少说话。王鹤滨和他接触过几次,却没有说过几句话。然而有一事,却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那是1950年,中央办公厅行政处处长伍云甫调离中南海,去任中国人民救济总署的秘书长:“当时我们为伍云甫饯行。席间在座的人都很高兴,我本来不会喝酒的,也乘兴喝了一小盅白酒。这时,刘少奇的卫士长石国瑞突然来了,说刘少奇有些不舒服,请我赶快去看一下。我到了少奇同志的身边以后,一直低着头,也不敢多说话,怕酒气从口中出来,我想纵然一直低着头,刘少奇大概还是会看出我喝了酒的神态,带着酒气出诊,是很不应该的。虽说刘少奇没有批评我,但从那以后,我在中南海工作期间,再也没喝过一口白酒。”
王鹤滨第一次为周恩来看病,是刚进中南海不久。“周总理经常流少量鼻血,他也没有更有效的办法,就用盐水棉棒擦洗的方法,来减轻这种折磨。经过检查,我发现周恩来鼻中膈左侧的黏膜上,有麦粒大小的浅表性溃疡面。我把检查到的情况,向周恩来、傅连璋、金茂岳讲了,周恩来问如何治疗呢,我说可以用硝酸银轻轻地腐蚀一下,以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周恩来听后,带着微笑表态说那好啊,就试试看吧,可金茂岳当即表示反对,傅连璋没有表态。这等于是把治疗方法否定了。”许多年后,王鹤滨回想此事时说:“如果那时我就达到后来具备的业务水平,一剂中药便可以把这点小病治好,就不会提出让两位医学前辈担心的方法了,也可免除周恩来总理一生受此小病拖累了。”
社会活动
任职经历
先后担任过公安部九局检验主任、核工业部安防卫生局局长、苏州医学院常务副院长等职。
主要成就
苏联医学博士,研究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王鹤滨作品《虎》 的政府特殊津贴,为中华核学会理事,毛泽东主席的保健医生、秘书(中央办公厅任命),先后担任过公安部九局检验主任、核工业部安防卫生局局长、苏州医学院常务副院长等职。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受寒性肌——神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等专著9部,王老后来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的分析整理,独创了一套在临床上对某些特殊病症行之有效的中西医合璧的治疗方法——横纹肌疗法。现王老为太医馆特诊科学科带头人,带领特诊科其他专家为冠心病高血压、前列腺病等创立了治愈率较高的“三位一体”全新治疗理念,为多数患者解决了病患。王老擅长治疗各种非特异性肌肉--神经综合征,如:冠心病、青光眼、结核、痤疮、口咽鼻干燥症、眩晕、婴幼儿水泻等病症的治疗,效果突出。
王鹤滨生于1924年,毛泽东主席的保健医生兼生活秘书,同时兼任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的保健医生及中南海门诊部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王鹤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9部。此外,王鹤滨还著有《紫云轩的主人——我所接触的毛泽东》、《毛泽东的保健生活与养生之道》等作品。[1]
参考资料
[1]
王鹤滨讲座[引用日期2019-02-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