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7年,张学良侄子来到沈阳大帅府参观,对售票员说:我就不买票了吧?

 烛下青史 2022-08-11 发布于云南

落叶要归根,月是故乡明。对于千里迢迢回到祖国大陆探亲寻祖的张闾实来说,亦是如此。2007年3月,张闾实来到辽宁省沈阳市著名景点张氏帅府的售票窗口前,对售票工作人员说:“我想进去看看,就不用买票了吧?”

售票员愣住凝思,心想,眼前这位是何人?为什么自称不用买票?经过张氏帅府工作人员的层层核实,原来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个人的确有不用买票的资格,他就是张作霖的孙子、张学良的侄子,张闾实。

回首往事

当工作人员向张闾实对张氏的过往进行打听和核验时,张闾实也没有丝毫隐瞒,流畅而准确地把他记忆中的往事道给旁人听。他的爷爷张作霖虽然是奉系军阀,但是依然对侵华势力嫉恶如仇,当年张作霖因不愿同日本人同流合污,遂遭到日本人的记恨。

有一天张作霖在乘坐一辆火车经过皇姑屯时,列车被日军早就事先布置好的炸弹炸毁,而张作霖也不幸牺牲。由于事发突然,张作霖离世前并为给家人留下任何遗言。

张作霖去世后,家中的重担就交给了张学良。张学良与张作霖一样,主张万众一心积极抗日,对于张学良来说,侵华日军的存在不仅是国仇,更是家恨。然而,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后遭到蒋介石的软禁,蒋介石将张学良押到台湾,不允许张学良随意活动。

张学良这一走,他的家眷也同样受到威胁。于是,张闾实的父亲张学浚也去了台湾。还没等张闾实在台湾落脚,蒋介石就得知此事,并派人把张学浚赶出台湾。张学浚见此情况,只能就近转移,把家里人带到了澳门。

从台湾到澳门,再从澳门到台湾

家境突遭变故,澳门对于张学浚来说和台湾一样陌生,无依无靠谁也不认得。为了生存下去,张学浚不得不在澳门找些工作。就当张学浚以为可以安稳的时候,有人却认出了张学浚,得知了他的身份。由于张学浚此前在军统部门工作过,所以他的身份极其敏感。

为了不连累家人,转移别人的注意力,张学浚再次携带一家老小搬家。这时候,蒋介石病逝的消息忽然传来,这可解决了张学浚的一大心事,他终于不用为下一个目的地绞尽脑汁了。张学浚果断带着家人赶到了台湾,并且在台湾找了一处工地做起了建工。

由于张学浚在建筑方面有所建树,他的事业越做越大。尽管经常有人非议他的成绩肯定靠张学良的名气,但他从不去计较,只是专心于自己的工作。

张闾实也在一天天中逐渐长大,慢慢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大陆和台湾达成九二共识以后,一股寻乡潮席卷台湾,很多人抱着对家乡的思念纷纷回到大陆寻亲。而张闾实也逐渐意识到,该回家看看了。

踏上回家路

2007年,张闾实随着台湾一商团来到大陆,根据长辈提供的线索,来到了沈阳,寻找记忆中的张氏帅府。经过探听询问,张闾实终于找到了这个让家里长辈日日思念的地方,张氏帅府。

但是这只是探亲寻根的第一站,张闾实还要到张氏墓园祭拜祖先。在工作人员的帮助和带领下,张闾实来到了辽宁省盘锦市,张家祖坟就在大洼县东凤镇之中。你可能会疑问,既然张氏帅府在沈阳,为何墓园在盘锦?

因为张闾实的爷爷张作霖十分敬畏祖先,并没有擅自挪动墓园,生前特意来到此地为墓园进行修缮。张闾实看到墓园惊呆了,张家祖坟竟然被修缮得如此干净整洁,门脸上的“张氏墓园”四个字,还是张学良亲笔写下的。

相信一定有许许多多和张闾实一样的人,当年因为战争等原因背井离乡,一直思念故土。现如今,祖国统一势不可挡,台湾人民回乡的路也越来越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